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21,(26)
正中年人失业后再就业问题是长期存在的。为了帮助"双高人群"、普工、妇女、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中年人重新就业,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进行创新实践。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后,就步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坎:上有老、下有小,还面临着工作的各种危机。为了养家糊口,中年人不得不如履薄冰、日夜辛勤地工作着。即便如此,他们仍面临着被企业辞退的风险。不论是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群"还是缺乏一技之长的普工,再就业的路上都有各自的艰辛。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26)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不少企业招工设置"35岁门槛",让中年人就业压力倍增。针对中年人再就业问题,国家和政府开展再就业培训为民生兜底,鼓励中年人再就业,再出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部分企业转产、倒闭,老行业的消失或技术更新使一批中年人"技术失效";另一方面,企业招聘35岁以上的岗位只占全部岗位的20%,要求有技术的占70%,这就造成了中年人再就业非常难。开展中年人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他与时间竞速,在职场上叱诧风云。却在中风后,面临公司无情地撤掉他的职位,且得在十分钟内打包走人,他是怎么重新找到人生的位置?他不只复健成功,修复了语言能力与记忆能力,也修补了与女儿的关系。他是谁?如今看到路上的法国雪铁龙汽车,便联想到这位统领员工多达23万名的企业前总裁克里斯蒂安·斯泰夫。这正是他的故事,找到与时间平和共处的方式,他将故事写成书《勇气:标志雪铁龙总裁从顶峰坠落的归零人生》,也被拍摄为风趣幽默的励志电影《尖峰人生暂停一下》(A man in a hurry)。片中的管家、  相似文献   

5.
上海55万纺织大军,曾有过为国家创下税利800多亿的辉煌业绩,成为中国纺织的半璧江山。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上海纺织行业减员到12万5千多人,大批的职工下岗转岗。一开始,她们也为自己因失岗而婉惜过、痛苦过,甚至为之落泪过。但她们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只要自强不息,就能在再就业的新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在社会的各方面热情关怀下,数十万纺织下岗女工经过自我的奋斗拼搏,开拓出一片亮丽的天地,不少人当了干部、入了党,也有的人评上市劳模、再就业明星……  相似文献   

6.
前两天,在一个会上遇到了一个高个子、戴眼镜的中年人,旁边的人告诉我,他就是引发了“人生的路是不是越走越窄”的讨论的“潘晓”之一。我突然发现好像时光倒流了20多年,流回到那场关于人生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7.
欧阳林夕 《创造》2006,(7):46-47
至2006年6月,入驻东川再就业特区的企业已经提供就业岗位4881个,招用工3424人。预计到年底,全区将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促进5000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将再下降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前两年,河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钱诗金,在北京的路边"卖话"曾轰动一时。大群大学生每人出10元听了他两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真招"、"把人当赢看"。而"事业是天,把天做大"一句被20多家企业买走。如今企业难干,老板们"有病乱投医",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智慧也是好的,好在花钱不多。再加上现在离婚的、被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市场机制的转换,企业改革,结构调整,一部分工人下岗、失业。这些下岗、失业职工大多是1998年底到1999年初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下岗失业职工在服务中心里最多享受三年失业保险金。2002年,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高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这一社会问题早有准备,加大了再就业的力度,力争今年新增就业80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但再就业高峰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一些部门的高度重视。再就业形势,让人欢喜让人忧。  相似文献   

10.
《乡音》2012,(3):54
万全县政协委员闫建军,连续十多年担任万全县苏家桥村村委会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多年来,闫建军把"做村民的贴心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工作难度大、面临问题多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通过自己的辛劳奔波,他招商引资200多万元,为村里引进了砖厂等项目,壮大了集体经济。他带头经营燕麦加工企业,带动全村共建起燕麦加工企业30多家,年产销3万多吨,安置村民1000多人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如今,以燕麦为主的粮食加工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取得了长  相似文献   

11.
对于自己为西部开发无私奉献的一切,温世仁只有淡淡的一句话:"从参与早期台湾的开发,到90年代沿海开发,再到如今参与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我已经非常满意。我觉得人生能够不断参与祖国这些欣欣向荣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生命来说,很有价值。"面对外界的赞誉,他说:"我们为国家做点事,跟那些把青春献给了大西部的人比起来,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我愿意将我的全部乃至生命奉献给祖国的西部……"  相似文献   

12.
张明富 《人大论坛》2010,(1):F0002-F0002
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农村,是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富人生选择的无悔之路。20年前.他走出大山,勤奋拼搏摆脱贫困得到发展。如今.拥有千万资产的他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大量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总结取得的经验.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领乡亲集体创富,为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26)
正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社会经济形势变化时,不少中年人因此处于尴尬境况,有的要面临失业再就业的压力。通过了解,中年人再就业的最大压力不在于找不到工作,而在于找不到相对体面的合意工作,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阿超(化名)今年42岁,是一个外卖小哥,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经营多年的餐馆倒闭,无奈之下只好临时送起外卖。"送外卖门槛低,而且相对自由,  相似文献   

14.
《一个情报贩子“再就业”的历程》中的周肖,从1988年用“资料”换美金开始,到2001年再次走进铁窗,此期间三次犯间谍罪,折射出他的畸型人生。通过此案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长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有到无;人的阅历总是从简到繁、从浅到深,再从“厚”到“薄”。长治市水务局副局长郭长江对生命的感悟,对阅历的珍藏,承载了他对人生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面对着每年全国数百万大学生毕业即待业的现实,如今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未来将从事什么职业?理想职业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同时又面临人生第一个分水岭的初中生来说,也到了该讨论讨论的时候。近日,按照广东省教育厅要求,今年秋季开学,全省将开始“初中生人生规划指引”专题教育试点,人生规划教育首次走入初中课堂。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于市场,抓好宏观调控。再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一)再就业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①城镇每年要新增劳动力80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巨大。②部分企业尚未纳人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下岗职工到这些企业就业或自谋职业存在后顾之忧。③一些用工单位不愿意招收下岗职工,或在招工标准上对下岗职工要求苛刻,或在待遇方面不能一视同仁,甚或存在借机欺诈行为。(二)下岗职工的分布过于集中,增加了地区的安置难度。①以地域划分,老工业基地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下岗职工较多。②按行业…  相似文献   

18.
在云梦县隔蒲潭镇,只要一说起隔蒲潭中学,人们都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讲述该校由当年面临撤并到如今成为花园式窗口学校的一段辉煌历程,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隔蒲潭镇人大代表、隔蒲中学校长喻金林。在隔蒲中学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笔者采访了这位质朴的中年人。“听说当年该校准备撤并?”一见面,笔者就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为眼前气派、标准的教学楼,规划合理、生机盎然的校园,让人怎么也无法与它当年的撤并命运挂上钩。喻金林一笑:“往事  相似文献   

19.
在河北,魏德义连同他创办的企业——保定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83年他自愿放弃组织安置,用仅有的4700元复员费去创业,这一人生之路的抉择令人惊异。 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的速度,引人注目。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故事,早已成为古城的美谈。 如今他一手创建的企业,已由10年前两间民房、七八个人的小摊摊,发展成以生产自动气压给水设备、轻型汽车独立前桥总成和轻型汽车为代表的三大类产品的企业集团。 11年来,魏德义获得的各级荣誉称号上百个——这标志着他对企业对社会付出的心血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年近花甲的吴俊根.从事建筑业3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泥工到建筑公司经理,再到萍乡市人大代表、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一路辛勤一路歌。一路汗水一路情。如今.他的公司拥有资产上千万元。员工达400多人.年建筑安装量达1000余万元.年创利税上百万元.公司还荣获国家“三级”建筑企业称号.被省乡镇企业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