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思政课态度的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较强,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当前思政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整合到"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原则、内容和方法,回顾积极心理学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后发现,宏观研究趋同化,理论研究泛化,认同研究同质化。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由面到点,细化研究内容;由论到证,强化实证研究;由引到建,建构自我体系。  相似文献   

3.
邹生才  苏丽英 《传承》2014,(7):112-113
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在以人文关怀为目的、重视个体性功能的发挥、注重幸福感的培养等方面有明显的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和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于少波 《传承》2013,(10):131-133
积极心理学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在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方面,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更新观念,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学校的育人工作;完善机制体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多渠道,多平台,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外部力量的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星严 《传承》2009,(22):86-87
本文研究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它更利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更好促进其成长,利于教育者和学生关系的改善,并强化了心理教育的作用,可将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整合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它更利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更好促进其成长,利于教育者和学生关系的改善,并强化了心理教育的作用,可将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整合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5,(4)
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把积极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积极率,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风貌。增加积极情绪和减少消极情绪是提升积极率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唐月芬 《传承》2010,(30):142-14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在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问题时,需要把握好下面三个问题:其一是对"角色"概念的深刻理解,其二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特点的认识,其三是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特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以消极与病态为研究重点的反思,其致力于对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积极面的研究。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研究、缘起与发展以及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李甜  牟艳娟 《传承》2015,(3):102-103
随着当代社会离婚率的持续增高,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从而使单亲家庭子女也越来越多,相对于健全完整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心理问题方面。因此,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将心理学理念引入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余佳莹 《人民论坛》2014,(7):160-16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以消极与病态为研究重点的反思,其致力于对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积极面的研究。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研究、缘起与发展以及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可为解决公安现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几点启示,即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学员主体地位,重视学员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培育以及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和社会的稳定。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整合了积极心理学、艺术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资源,以发展性艺术治疗介入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区别于一般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张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是一门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这一特征使其被广泛运用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并有效拓宽了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心理学专业多分布在师范院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下,心理学专业应发挥其优势,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师心理学专业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心理学专业多分布在师范院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下,心理学专业应发挥其优势,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师心理学专业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目标引领德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寻求构建五年制高职德育目标体系的契合点,通过树立德育目标体系建构的积极方向——"扬善"、注意德育目标体系纵向构建的层次性以及把握德育目标体系横向构建的全面性,可以指导五年制高职校的德育目标体系向更人性、合理的方向变革,进而为培养优秀的社会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新世纪现代心理学的新兴范式,关注人类的优点与潜力、幸福与快乐,以培育个体积极人格为终极目标。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价值平衡,挖掘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提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解释。开辟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中的实现路径,要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稳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情绪;要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品质;要培育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及其潜力予以关注。通过尊重、真诚、热情和共情等咨询技术使求助者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向的价值观和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会帮助学生全面、积极、深刻地认识自我,引领他们慢慢走向阳光、乐观、自强,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将研究视角转向人的美德、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在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上,要注重积极的心理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要;在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上,要优化教育环境,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