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21,(27)
正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眼中,敦煌莫高窟是一个有着无尽资源的宝库,他希望这些敦煌守望者的"保护、研究、弘扬",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敦煌、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敦煌研究院坐落在莫高窟东面的戈壁滩上。37年前,20岁的赵声良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莫高窟,那年正赶上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0,(6)
正河西走廊最西侧的茫茫戈壁中,有一片绿洲,名曰敦煌。这里是连接东西方的"咽喉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千百年来,东西商贾、南北僧众,"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书写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敦煌故事"。"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在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27)
正只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说走就走",经历各异,性格、爱好与年龄层次亦各不相同的人竟能共同"履约"40多天——以"员工视角"直面敦煌,在世界文化遗产里上课、学艺。这些"敦煌文化守望者",究竟经历了什么?又体味到了什么?莫高窟的九层楼,总高43米,窟檐九层,是一座形式特殊的高大窟檐,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4.
敦煌和敦煌学在世界上极盛其名,是因为有莫高窟艺术宝库,有辉煌壮丽的无数壁画、雕塑和文书经卷的存在。当然,我们也无法忘记艺术宝藏发现者和众多学问家的名字。而在这些人中间,有4个名字无疑是最为响亮的,他们就是:叶昌炽、李丁陇、张大干和常书鸿。他们都是敦煌艺术的朝觐者和崇拜者,又都是敦煌文化的保护者。  相似文献   

5.
晏华 《统一论坛》2004,(2):58-59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元和元年(公元366年)至今有1600 余年历史,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穆永强  ;张水菊 《前沿》2014,(13):80-84
敦煌莫高窟法律保护体系的确立与完善历经70年之久。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敦煌莫高窟保护机构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等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国内法规,坚持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原则,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27)
正"不要以为是我们回去传播敦煌,都是我们借它的光。我们要懂得反哺,要学会回馈。"詹啸总在强调这一点,每一位守望者在结营的时候和莫高窟的缘分并没有结束,恰恰相反,"守望者"真正的开始是在守望生活之后。在莫高窟期间,每天中午,詹啸都会穿过中寺,去上寺吃饭,那是很多老一辈的莫高窟人习惯走的路线。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27)
正"事实上,莫高窟的出现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尘封已久的莫高窟的再现,使人们惊叹于在大漠深处竟然有如此精湛的艺术,正是它,使人们对敦煌无限神往。每到晚上,敦煌夜市就成为这座城市最喧嚣、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行走其间,游人如织,一个个摊位上的特色旅游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家家餐馆门前的伙计热情地介绍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西北美食。  相似文献   

9.
<正>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西方文化汇聚的中心。相信大家在参观莫高窟时,已经从那些饱含历史沧桑的壁画上领略到千百年前"华戎所交,一大都会"的盛况。今天,人民日报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将诞生于此,诞生在这历史悠久、文化交融的历史古城,也诞生在这走向希望、走向复兴的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从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时起,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保护好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成为一切爱好文化艺术有识之士的心愿。于右任、张大千、常书鸿等人,就是近代热诚献身于敦煌艺术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我们所熟知的人。然而最近,我从友人处得知,早于上述几人走进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并宣传敦煌艺术,并四处奔走、上下求索呼吁保护敦煌艺术的,还有一位热血义士,他就是中国著名长卷画大师、诨号“野人、奇人”的李丁陇。  相似文献   

11.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部,自汉武帝建四郡、据二关到现在已绵亘两千多年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除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壁画之外,敦煌还因鸣沙山、月牙泉而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12.
有“世界艺术画廊”之称的敦煌莫高窟自其开窟之后,就一直受到风沙的侵扰。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风沙已经对敦煌莫高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我们惊叹于一座千古不灭的莫高窟时,我们是否想到那茫茫沙海会不会成为这座艺术宝库的梦魇?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6)
<正>7月25日至28日,20位曾经参加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代表来到敦煌重走丝绸之路,这是该会主办的"二十年再相聚——两岸青年交流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青年眺望七彩变幻的丹霞地貌,爬行浩瀚沙漠的鸣沙山,驻足千年文明的莫高窟,穿越古代"国门"阳关和玉门关,亲身领略了丝绸之路的无穷魅力。两岸青年决心:弘扬和保护敦煌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龙脉相传.青春中华"全国台联2018年全国台联第十五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甘肃分营活动于7月15日至19日在甘肃兰州、酒泉、敦煌、张掖四市举行。此次夏令营有来自台湾清华大学、慈济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12所大学20名师生参加。活动中,营员们先后实地参观走访了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嘉峪关城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7)
正"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给敦煌的流沙和千佛洞方圆百里上匆匆消逝的光影,在一种貌似荒寒的人生景致中等待一个又一个莫高窟的春天。"对于人生轨迹与莫高窟相交的年轻人,初心也许并不是要成就一个"伟大的壮举",而只是一次人生抉择。  相似文献   

16.
正近40年来,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莫高窟,由抢救性保护过渡至预防性保护"转危为安"。由敦煌研究院主导研发的中国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实现了对出土文物的零距离保护;"数字敦煌"项目推动高冷的千年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游客承载量设置保障了文物和游客的双重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同朋友相约来到敦煌。五月的北方已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通往莫高窟的路却仍显出特有的苍凉之美,漫漫黄沙无边无际。灿烂的敦煌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28)
正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在绵延1000多米的崖面上,分布着大大小小735个洞窟,保存了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这里就是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画廊的莫高窟。1900年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70000余件古代文献重见天日,引发了世界性的显学——敦煌学。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到今天,敦煌莫高窟记录了1600多年间不曾间断的丝路历史,  相似文献   

19.
若干年前,曾去过敦煌莫高窟,戈壁中被风蚀尘掩的石窟早已辉煌不再,只留下黄土残壁撼人心魄,令人心酸。那年,朋友邀请我们去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云冈石窟,没动身之前,心里一直疑虑,云冈石窟莫非也是那样?从山西大同向西16公里,便到了武周山麓,终于邂逅了这东西绵延1公里的石窟。  相似文献   

20.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石窟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