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政治革命相比,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是一个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在内的,更加广义和多维的范畴。在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体系中,现实的人是其理论的起点,社会理论构成了其理论本质,而唯物史观的建立才意味着其理论的真正完成。  相似文献   

2.
进入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他的第三次政治经济学研究(第一次是1844年前后的《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次是1845—1849年期间的《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特别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全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建构的新阶段,这也是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的开启时期。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文献第二版(以下简称MEGA2)所显示的最新资料来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作之前,马克思还经历过一个重要的直接占有原始资料的研究过程,这就是全面研究传统政治经济学的《1850—1853年伦敦笔记》(以下简称《伦敦笔记》)。在对这个庞大的理论资料群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到后来马克思科学思想的实验思路和直接原发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马克思国家理论话语权的崛起正是基于对马克思国家社会性问题的追问。在当代国际化的理论场域中,努力提升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应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放于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并合理归置文本与现实的关系,竭力拓展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研究视野,借鉴学术资源,转变话语风格,创新话语内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关注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国际语境,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理论。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马克思国家理论话语权的崛起正是基于对马克思国家社会性问题的追问。在当代国际化的理论场域中,努力提升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需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放于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并合理归置文本与现实的关系,竭力拓展研究视野、借鉴学术资源,乃至转变话语风格和创新话语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文化观的观照下,一方面从文化自信的物质源泉、思想源泉和价值源泉三个主要方面认清文化自信的原因生成,从而在理论层面寻找到文化自信的源头和底气,另一方面立足解决文化自信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出路,"人民主体"观念的现代性诠释,全球化视野的国际性展望三个关键点的把握,从而在实践层面给予文化自信行动指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反思、批判欧洲文明的基础上建构的理论。马克思认为自由是指社会生产实践中自我意识所表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状态,人类自由的理想状态应是人与自然、人的形式与本质相统一的状态。马克思对自由的科学认识,既是对欧洲文明史上自由观进行的回应,又进一步发展了欧洲自由观,促进了欧洲政治文明。同时,马克思对自由的科学认识,与中华文明观念中的世俗化基因不谋而合。马克思的自由观超越了中西方文明传统中"二元对立式"的自由观,为人类自由指明了方向,即人类自由将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条件下所有人全面发展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显著精神标识。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往往能够在历经艰辛的探索之后浴火重生,逐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并使其深深植根于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从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与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中勃兴。这三种文化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彰显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厘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交往理论萌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其形成和发展几乎贯穿于马克思毕生的研究成果中,并经过恩格斯的补充。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大体分八个方面。揭示了交往的内涵、交往与人类社会存在厦其发展关系等问题。这一理论具有概括性和实战性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项松林  李虹 《唯实》2005,1(7):7-10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辩证法思想在发展的向度、动力机制、目标及其发展方略上都突破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启迪人们在社会转型中努力完善社会交往系统,防止主体间交往关系的蜕变,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系统的协调演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是认识、分析、研究、科学总结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球化问题最为有力的理论工具。因此,重视并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和弘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谋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重要视角,在对世界历史的当代特征把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得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根本上在于世界历史动力机制的转换,即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逻辑向当代新兴国家和民族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逻辑转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是基于民族利益与人类利益相统一的科学立场对近代以来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进行影响和改造,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历史必然性相统一在当代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及其每一个体对既有文化形态、文化成就、文化作用及其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自豪情感和坚定信念。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在文化上的积极精神状态,是一个具有多重性的多种维度构成的有机整体。从文化的地位和功能来看,文化自信是基础性、系统性和持久性的统一;从文化本质的维度审视,文化自信是主体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文化自信的时空视角观察,文化自信是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这实质上是一个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成立的前提、依据、基础等的本体问题。而这种追问不应仅仅从文化学的限域内来闭环阐释,而应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即依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从决定、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何以自信的经济、政治、历史时空等方面来予以深度挖掘和有效建构,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中,还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体现在革命进程中对革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这一文化自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其价值意义在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今天是不容忽视的,依然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引领.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厚的革命文化、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应该勇于承担起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为全球治理贡献出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本文主要从"西方治理"到"全球治理"转变的原因,中国在参与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全球经济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几个领域展开的活动以及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文明的自信     
<正>没有一个族群不是人才辈出,没有一个政治共同体不渴望繁荣昌盛,没有一个国家不追求国泰民安。亚洲经历了几干年的风霜雨雪、世事变幻,有过战争、有过苦难,有过繁华、有过萧条,有过黑暗、有过光明,有过被殖民的历史,也有过感动天地的抗争……亚洲人民同世界人民一同从蛮荒中走来,一路求索,一路奋斗,共同书写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那里,“现代性”实际指称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代表的现代性。马克思立足其唯物史观,结合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分析,阐发了他的现代性思想。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作为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现代性,除了表现在理性和主体性精神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层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社会存在层面即人的主体性丧失的现实状况,也即人的“异化”、“物的依赖性”的现实状况,其深层本质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资本的逻辑。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恰好溢出了现代性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校班集体形成与发展规律,在班集体建设中引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师生群体间突出主体间性教育,建立以交流、对话、沟通、理解为特征的人际交互关系实践,建立交往式班集体沟通模式,进一步提升班集体建设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个体性发展与独立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