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刺创的检验中,常需对致伤工具的特点作出分析,如有无刃部,单刃或是双刃,我们在尸检中发现单刃刺器的刺创常出现变异的复杂形态,本文报告3例,并对如何排除干扰,正确推断刺器特征试作分析。案例资料例1 男,32岁。尸检发现背部一处刺创,创角呈双侧钝角,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中一个创角呈“W”形,是两个小锐角融合形成。结合衣物刺破口,并检验肌层,肺脏刺创均为创角一钝一锐,确定为单刃刺器致伤,破案后证实推断正确。(照片1)  例2 女,41岁。尸体上检见多处刺创,仅其中一处创角呈双侧锐角。仔细核对衣服上对应刺破口为一角钝一角锐,相应软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380例刺杀案中823个创口的分类统计分析,结合动物实验,研究了单刃、双刃、三棱、四棱四种刺器造成变异型刺创的形成机制。并对刺创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不同厚度的单刃刺器在肋软骨上形成的刺创口进行了肉眼和实体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发现肋软骨上的刺创口与皮肤和骨质上的刺创口有着明显的不同。观察结果表明,创口的宽度不能反映刺器的厚度。一定厚度的单刃刺器所致的肋软骨上的创口肉眼及镜下无明显的钝角特征。据此,对在肋软骨上刺器所致刺创的凶器种类的推断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刺器按有无刃部可分为有刃和无刃两类。有刃刺器按刃的多少又可分为单刃、双刃和多刃3种。单刃刺器背部形态有平、圆之分(可合称为普通单刃刺器),另外还有一种背呈锯齿状的单刃刺器,它的形态介于普通单刃与双刃刺器之间,可称之为刺锯器,其刺破纺织物形成的破口可称之为刺锯口。刺锯器与普通单、双刃刺器刺破纺织物形成的破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表现。笔者通过办案收集的资料来阐明刺锯器的构造、刺锯口的形态特点及其形成机理,并与普通单、双刃刺器及三棱刮刀相鉴别,为此类工具的推定提供依据。1刺锯器的构造刺锯器由尖、刃、…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程某,男,33岁,左胸部被刺伤死亡。据卷宗原鉴定书记载,程某左胸部创口呈梭(双弧)形,长2.4cm,宽1.2cm,深10cm,推断该伤为刃宽2.4cm左右的单刃刺器所形成。嫌疑人提供成伤物为宽3.0cm的单刃刺器。由于刀宽明显大于刺创口长度,辩护人提出该伤不是嫌疑人所为,要求重新鉴定程某左胸部创口是否该刺器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法医实践中,单刃刺器形成短于刃宽的创口常引起争议,笔者试分析1案例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刺伤是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最常见的机械性损伤之一,多见于他刺,也见于自刺,根据刺伤的形态、部位等特点推定致伤物、致伤方式是法医学尸检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一般说来,依据刺伤的形态特征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由于致伤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性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常使我们在分析一些疑难案件时发生偏差和失误.作者试结合有关案例对刺伤案件定性中的疑难之处作一剖析,供同道参考.l案例例1史某男,25岁.某日晚酗酒后在一饭店内与他人斗殴,因左大腿中段内侧一单刃刺创致股动、静脉断裂,大出血死亡.初步调查:O)刺器在150米外的河…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二起单刃刺器宽度明显大于刺创口的案例的鉴定情况及其模拟实验结果向同道作一介绍,并浅析其形成的原因.1 案例资料案例1 1999年6月,黄某(男,22岁)持猎枪与他人斗殴,胸部被刺死亡.8小时后尸检,尸长176cm,左胸乳头外侧5.5cm处,一纵行类纺锤形创口,长2.7cm、哆开1.5cm,合拢长3cm,创角上钝、下尖,创缘整齐,创道经二、三肋之间进入胸腔,呈前向右后方向贯通左肺上叶,创道全长约16cm.右胸乳头内上方4cm处,一性状同前之创口,长3.3cm、哆开1.4cm,合拢长3.5cm.创道经二、三肋之间由前向后贯通右肺上叶,达右胸后壁,全长约  相似文献   

9.
200例变异型刺创形成机制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凶杀案件中刺杀案件比例较高。在法医工作中对凶杀案件 ,特别是刺杀案件绝大多数能够对刺杀的凶器种类和形态进行认定 ,为侦察破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由于刺器的种类繁多 ,各种不同类型的凶器可造成不同特点的损伤 ,同一刺器在不同情况下或人体不同部位上可造成不同形态的损伤 ,不同形态的刺器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造成相似的创口。笔者对200例刺创案件的损伤和凶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并通过动物实验 ,对不同形态的变异型刺创进行了探讨。1资料分析在200例刺杀案件中 ,受害人213人 ,其中男性174人 ,占81.69 % ,…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双刃刺器刺创口推断刺器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根据皮肤创口推断刺器宽度的问题。实验在自愿捐献的12具男性尸体的胸部,用不同宽度和厚度的双刃匕首致创221个。应用法医学、解剖学及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技术对创口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与刺器宽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刺器厚度与创口长度无明显相关,刺器宽度与创口长相关,创口回缩程度与创口方向及刺器宽度相关。并建立了两个最优回归方程,提出了一个根据皮肤双刃利器创口推断刺器宽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