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邦的人才管理历来为人所称颂,难能可贵的是,他不避讳手下的人比自己强。刘邦取得天下以后,一次问功臣、将相们:“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刘邦听完各人的回答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呢?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他丢掉了天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学会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深刻认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知道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  相似文献   

3.
市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上兵伐谋”,现代商战越来越趋向于知识经济方面的角斗,这不仅是经营者之间智力的角斗,更是企业全体员工与竞争对手之间智力的斗争,因此说,人才应成为每个企业家最关注的因素我国历史上的刘邦、刘备堪称“求贤若渴”、“仁义之君”的典范。汉高祖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晌,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后来的三国中,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占了天时…  相似文献   

4.
知人善任汉高祖杨亚伟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正式称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布衣”登上皇位的人,这之后,刘邦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生产,重建统一帝国,使秦始皇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里,笔者不想过多地对刘邦成就与巩固帝业的...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02年,刚称帝的刘邦设酒宴与群臣畅谈汉军取得胜利的原因。一些将领说,这是由于刘邦能及时将攻占的土地赏给功臣。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需,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  相似文献   

6.
岳庆平 《湖湘论坛》2010,23(5):76-82
项梁复立楚后是亡秦斗争中传统和时势交相作用的结果,但存亡继绝的老路妨碍了项氏的发展。怀王之约是怀王与项氏矛盾的集中表现,严重制约了项羽再造帝业,却为刘邦提供了机遇。项羽在负约分封、王九郡、都彭城、号西楚霸王的过程中处置失当,致使西楚在楚汉之争中形势日蹙。项羽最终身死国亡,承秦立汉成为了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认识事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的。随  相似文献   

8.
矢弓 《今日海南》2014,(5):15-15
<正>当今一定年龄的官员,大概都还记得当年批林批孔时曾走红中国的一首唐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饱读诗书的毛泽东让人查找出处,使得很多人都明白了焚书坑儒的故事,以为推翻秦始皇的刘邦项羽是不读书的。尔后中国曾好长一段时间,政界人士都以"大老粗"为荣,虽然当时人们批林常说的开场白是"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野心家,大阴谋家"。  相似文献   

9.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古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用“和”阐发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管子:“畜子以道,则民和”;老子:“知和说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旬子:“万物各得其和为生”;《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表达了世界万物万事都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在事物不同要素中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反相成。“和”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矛盾问题精髓理论新解李兰芬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掌握对矛盾个性认识,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实际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活的灵魂的把握。但同时,毛泽东也反复指出,矛盾个性、特殊性的理解不是片面孤立的,一定要将其与矛盾共性、普遍性的理...  相似文献   

11.
杜晓宇 《前沿》2007,(9):242-243
项羽分封是既不得不承认诸侯并起的局面,又不得不为剪灭群雄预做准备。刘邦通过分封诸侯王,先是达到了建立军事同盟以伐楚的目的,接着有目的地剪除异姓诸王,大封同姓诸王,完成了从王业到帝业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不少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个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搞后勤的能手。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有一天,在皇宫里大宴群臣时说:“各位大臣可以毫不隐讳地议论一下,我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得不到天下?”大臣们议论纷纷。不少大臣称赞刘邦体恤百姓,善于用人,赏罚严明,所以能得天下;项羽有勇无谋,嫉贤妒能,不善于用人,所以他不能得天下!汉高祖刘邦听后说:“你们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事情的另一方面。要说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找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响,我不如萧何;要…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内在根据。为什么矛盾能起这么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任何矛盾都具有两重性: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着的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双方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矛盾双方的地位就发生相互转化,主导方面和非主导方面互移其位置,于是旧矛盾解决了,让位于新矛盾,曲目矛盾决定的旧事物,也就被新事物所代替。这就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了更进一步认识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机制,我们还必须注意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认识事物的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同一事物,如果认识的方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亦是如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对此,大多数人的认识是明确的,然而也确有一些人的认识是糊涂的,或者是错误的。如有的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不如西方的资本主义,没  相似文献   

15.
素来传为美谈的汉高祖刘邦的约法三章,仿佛在一夕之间,就废除了秦朝的一切苛法,《史记》卷8《汉高祖本纪》叙沛公刘邦初入关时,召集父老宣布废除秦朝苛法(《汉书》卷1上《高祖本纪》同)说: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 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 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 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 去秦法。”而《汉书》卷23《刑法志》则略有不同,其言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秦未农民起义的战火葬送了暴虐的秦王朝,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项羽、刘邦都以其惊天动地的伟业传颂于今。然而,楚汉相争中,威震诸侯、名闻天下的项羽却以惨败告终,而屡战屡败的刘邦竟能一统宇内,兴建强汉。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正确的用人路线而造就的人才集团所起的作用。据史书记载,汉高祖五年,刘邦置酒庆功。他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故而"入大庙每事问",历来成大功立大业者,都有远大的目标。当年,汉高祖刘邦见秦始皇巡游,不免慨然立下"大丈夫当如是"的志向;楚霸王项羽更是壮志凌云,从小就立  相似文献   

18.
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的阶段性第一种意见认为,认识过程分为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这是长期以来一些文章和辩证唯物主义教材所持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是由于主体和客体这对矛盾在认识过程中前后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特殊性:感性阶段,表现了主体对个别客体、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将遇到“知足”与“不知足”这个人生课题。我认为,对人生中的“知足”与“不知足”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因为人生问题上“知足”并非都是消极因素,“不知足”也不一定就是积极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知足”与“不知足”作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会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这一章要明确矛盾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学会分析矛盾,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二、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本章共两节。学习第一节先是从静态上把握什么是矛盾,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联结。在学习同一性和斗争性时,要注意同一性和同一形式、斗争性和斗争形式的区别。进而从动态上把握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在分别了解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