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1月5日,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的第54届联大第一委员会以54票赞成、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题为“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扩的决议,呼吁条约的缔约国全面和严格地遵守这一条约,不部署、不转让反导武器系统,这一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参加共同提案,美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5日,美国回防部长沃尔特·斯洛科姆宣称,如果美国最终不能说服俄罗斯同意修改原《反弹道导弹条约》,使美方能够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美政府将考虑退出该条约1972年美国与当时的苏联达成厂《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弹道…  相似文献   

2.
问:你对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第一委员会)通过"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决议案有何评论?答:11月1日,第55届联大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第一委员会)以78票赞成,3  相似文献   

3.
潘玉曼 《当代广西》2011,(14):41-41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中‘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的规定,陆造革同志得主任票1520张,韦永桥同志得副主任票1835张……以上5位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选票均超过半数。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为对付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导弹袭击的需要,美国将退出“冷战遗物”《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或ABM条约)。面对美国退约决定,国际舆论认为,美这一举动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阻碍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发展进程,并导致世界和平与安全环境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
俄美两国持续达7年之久的核裁军僵局在2000年4月终于被打破。俄罗斯国家杜马于4月14日召开的全体会议上以288票赞成、131票反对、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1)和俄美两国于1997年签署的关于将削减战略武器期限由2003年1月1日延期至2007年12月31目备忘录。4月21日,俄国家杜马以298票对84票的绝对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简称《核禁试条约》(CTB)。这是国际军备控制领域的重大举措。此举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艰辛的历程俄美核裁军走过了艰辛历程。长期以来,前苏联和美国…  相似文献   

6.
19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从而堵塞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的道路。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国内特殊复杂的居民情况,《凡尔赛条约》体现出来的大国独断专行引起美国国内进步人士的批评,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以及美国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国际条件尚不成熟,威尔逊总统僵化固执的立场等。  相似文献   

7.
△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来北京出席雅典奥运会总结会议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北京政府高度重视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将继续支持北京按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华盛顿时间11月3日美国大选揭晓后,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祝贺乔治·W·布什当选连任美国总统。据悉,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以274张选举人票战胜获得252张选举人票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从而成功连任,将成为美国第五十五届总统。△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哈米德·卡尔扎伊,祝贺他当选阿富汗总统。表示愿共同…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7,(3):68-68
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举行投票,789名选举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方式.就曾荫权、梁家杰两名合资格候选人进行投票。经过近3个小时的投票和点票,选举主任冯骅法官宣布.在772张有效票中,曾荫权获得649票.梁家杰得到123票,曾荫权以超过80%的高得票率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整个选举过程在香港特区选举管理委员会及候选人的监票代理人、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赢得全部538张选举人票中的364张,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历史上第44任总统。此次选举不仅创造了美国百年来少有的高  相似文献   

10.
●4月2日,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因过度劳累紧急住院治疗。 ●4月4日,15个欧盟国家和52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参加的首届欧非首脑会议在开罗闭幕。会议发表了《开罗声明》和《行动计划》。 ●4月5日,日本国会选举自民党新总裁森喜朗为日本内阁新首相。同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京为俄罗斯总统。 ●4月6日,巴基斯坦反恐怖法院以劫机和恐怖活动罪判处前总理谢里夫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11.
去年美国大选闹得沸沸扬扬,选战变成了法律诉讼战,这无疑将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打下深刻烙印。从11月7日选民投票,到12月13日联邦最高法院一锤定音,历时长达36天之后新总统才总算“出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最终战胜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当选为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的总统宝座的确来之不易,但要坐好这把交椅恐怕更是难上加难。在布什即将于1月20日正式走马上任之际,他的施政走向自然是美国国内外密切关注和议论的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2.
在以色列议会6月13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84岁高龄的政坛老将、副总理希蒙·佩雷斯作为唯一候选人,以86票的压倒性多数当选为以色列第9任总统。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为对付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导弹袭击的需要,美国将退出“冷战遗物”《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或ABM条约)。面对美国退约决定,国际舆论认为,美这一举动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阻碍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发展进程,并导致世界和平与安全环境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4,(6):44-44
印度尼西亚全国选举委员会10月4日在雅加达正式宣布印尼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民主党候选人苏西洛获得了6927万张支持票,民主斗争党候选人梅加瓦蒂获得了4499万张支持票。苏西洛当选印尼自1945年独立以来的第六任总统。  相似文献   

15.
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正式宣布美国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布什称,反导条约妨碍了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政府要保护自己的人民今后免遭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并说冷战早已过去,“今天我们要抛弃这一冷战的最后遗物”。美  相似文献   

16.
八面来风     
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较量,20世纪最后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在经过一场百年不遇的吵闹拼杀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上月13日表示承认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当选美国下届总统。这次的美国总统选举是1876年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新总统虽然赢得了选举人票,但在全国的选票中落后了30多万张。双方赢得的全国选票比例都是  相似文献   

17.
3月2日,首次访印的美国总统布什和印度总理辛格宣布,两国已经达成了核能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允许尚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印度共享其核技术,并正式承认印度核武国家的合法地位, 从而为印度打开了国际核俱乐部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正当阿富汗战争进入尾声,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军是否能最终抓住本·拉登之际,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美国又传出惊人消息: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的陪同下,来到白宫玫瑰园,向等候在那里的众多官员和新闻记者发表讲话。布什宣布:美国已正式通告俄罗斯,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布什称,该条约阻碍美国为可能的恐怖袭击而发展防御手段。消息传出,世界为之震惊。这不仅是美国自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一次退出一个重要的国际协定,而且意味着持续了近30年之久的禁止战略防御的国际机制从此崩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选——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8年的美国大选注定要“创造历史”。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8,(2):60-61
3月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梅德韦杰夫当选新一届总统。在3月2日开始的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中。梅德韦杰夫得票率超过70%。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位候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