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笑笑  应韬 《法制博览》2014,(1):196+195
证据是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恰当裁量刑罚的基础,是保证案件质量的"生命线"。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是指案件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共同犯罪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根据证据推断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唯一。证据是办案的基础,定罪的前提,是完成刑事诉讼任务的保证。比如强奸案件,由于其本身的私隐性等特点,决定了此类案件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呈现证据单一、客观证据少、书证少、直接证据少,相反的间接证据多、言词证据多等状态,故对与强奸罪的证据如何认定以及标准等问题就更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开禄  高敏 《法制博览》2023,(12):145-14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呈高发态势,在此类型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会计资料勘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运用中尚面临证据认定不准确,证据查找不充分等困境。通过财会路径和业务循环的路径,应用线索筛选法、三查三找法以及核对法可有效对案发公司的业务证据、案件涉及的账册和大数据证据取证和找出犯罪疑点,为案件的分析研判提供独特证明价值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谋虚伪行为情形下,伪装行为无效,隐藏行为的效力要根据真实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来认定.在"名为买卖实为借贷"案件中,应认定买卖关系无效,表述为"《买卖合同》显示的买卖关系无效".担保人知道通谋虚伪的,应对隐藏行为负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4.
赵健雅 《法制博览》2015,(6):118-120
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的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常常仅有借款人写给出借人的借据。因此在现代民事诉讼中,该借条的效力直接决定该借款合同关系的存在与否。而对于此借条的举证责任应由谁来承担仍然是司法实践中一直争议的问题,法律条文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该法律要件事实必须由当事人哪一方加以主张并予以证明。那么法院在审理中对当事人之间借条的真伪应如何认定?如何对有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做出裁判?在实践中,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中也常常以当事人所写的借条作为裁判的依据,对借条的认证以及认证的正确与否必将关系到公正裁判的问题。下面以此案件为例,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就其中涉及到的借条真伪的举证责任问题展开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年龄的认定是界定其法律责任范围、正确实施定罪处罚的先决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骨龄鉴定作为年龄判定的重要手段,在被告人年龄证据存疑时,通常可打破僵局,充分发挥其科学证据的司法效用。本文立足于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骨龄鉴定法律适用与现状,强调骨龄鉴定意见审查的现实意义,并重点分析了骨龄鉴定意见的审查要点和司法应用,旨在引导人们转变理念,进一步推动骨龄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深层次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艳 《法制博览》2015,(6):220-221
证据能力是证据制度的核心,也是判断证据材料能否作为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在诉讼过程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证据能力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考察大陆法系的证据能力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英美法系的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罗马法时期,因果关系已被提出,但直至19世纪末由于法国法中过错推定责任的发展,才使其重要性逐渐显露。经济活动剧增,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以及工业灾害等使得因果关系日趋复杂。单一的因果对应关系已成为少数,复数形式的因果关系成为主流,因而追索起来异常棘手。[1]因果关系是指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它的成立是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一个要件。由于是个事实问题,所以需要在诉讼中通过证据加以证明。而证明标准是指法官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时所需要证据的程度。[2]  相似文献   

8.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明确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工伤的认定部门,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应由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制定的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对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进行等级鉴定,共分为10级。  相似文献   

9.
骨龄鉴定是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确认嫌疑人真实年龄的科学实证活动。本文从骨龄鉴定的法律溯源探讨骨龄鉴定意见证据地位的确立,并结合2014年至2016年上海地区青少年骨龄鉴定现状与标准现状进行解析,提出骨龄鉴定意见审查与判断的方法,并根据目前骨龄鉴定存在的弊端提出加强骨龄鉴定意见证据效力的路径,以便对司法工作人员将骨龄鉴定意见科学正确地运用到诉讼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区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标准,是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系。间接证据指的是不能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形式。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运用规则,本文主要对间接证据的特征及其独特的运用规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