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塑令"让人欢喜让人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今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实施"限塑令",即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3.
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实施满一年了。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要求从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4.
塑料袋,沉重的环保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8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塑料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塑料袋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塑料袋拎起了人类沉重的环保话题。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从此,消费者习以为常的免费购物塑料袋将开始有偿使用。那么,在限塑活动开展之后,"限塑令"的实施情况如何?社会各群体的反应怎样?法学视野下限塑所体现的权力行为与市场自由的关系又是如何?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
任江  张雪红 《法治纵横》2013,(13):18-23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个通知被大家称为“限塑令”、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7.
杨芳 《江淮法治》2008,(6):20-20
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午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国家做出这种规定,不是想和消费者过不去,而是因为塑料品的降解需要200多年,污染一旦造成,非常难于治理。我国作为全世界生产、使用塑料制品最多的国家,塑料污染的重复累加,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灾难,尤其废旧的农业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等,将污染土壤、水源,形成严重的公害。因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对于消除白色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也正因此,上述通知出台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国家做出这种规定,不是想和消费者过不去,而是因为塑料品的降解需要200多年,污染一旦造成,非常难于治理。我国作为全世界生产、使用塑料制品最多的国家,塑料污染的重复累加,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灾难,尤其废旧的农业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等,将污染土壤、水源,形成严重的公害。因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对于消除白色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也正因此,上述通知出台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实施满一年了。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要求从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一年来,“限塑令”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超市,大多数消费者已养成自带购物袋的习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自去年6月1日商务部发布“限塑令”以来,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11.
国华 《法人》2011,(5):15-15
日前,《云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规定(草案)》对外公布,该规定禁止云南省内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鼓励商家、消费者使用布袋等环保购物袋。如果得以通过,它有望成为全国首个"禁塑令"。  相似文献   

12.
法律资讯     
6月1日起全国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  相似文献   

13.
限塑法令立意甚好,但在法律上却存在着重大问题:第一,限塑令广泛涉及厂家、商家和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对如此重大的社会公共事务,国务院办公厅不应当具有对外发文管制的主体资格;第二,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不能作为商务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制定《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的立法依据;第三,《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是否有权设定罚款亦存在疑问。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其中第二项关于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引发不少质疑。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面临着与民法的公平原则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协调;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时,也要考虑其政策目标和可能存在的未预期后果;企业在环保方面应当有所作为,实践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其中第二项关于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引发不少质疑。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面临着与民法的公平原则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协调;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时,也要考虑其政策目标和可能存在的未预期后果;企业在环保方面应当有所作为,实践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丁瑞 《政府法制》2008,(13):59-59
为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山西省万荣县工商局采取三项措施严格执行“限塑令”。  相似文献   

17.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08,(4):5-5
新版交强险惠及驾驶员;公共维修基金按造价交;土地登记人员将持证上岗;视音频网站必须国资控股;免费塑料购物袋将叫停……  相似文献   

18.
广受诟病的出租车行业垄断,在杭州出现破冰.2015年9月14日,杭州市出台的《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出现了"实行经营权无偿使用"、"清理规范经营关系"、"鼓励互联网与出租车业融合发展"等让人眼睛一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笔者认为,解禁不等于结束,不能一解了之。恰恰相反,意味开始,意味对解禁后主要面临的原料难控、对身体有害、回收难及公众担忧"白色污染"重现等难题,构建法律和制度解决之道的开始。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缘何引起民众强烈关注和质疑,要从当年禁止的背景和原因说起。一次性发泡餐具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废弃的塑料垃圾给铁路沿线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铁道部于1991年开始研究治理铁路沿线"白色污染"的对策,并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在铁路站车使用发泡餐具。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  相似文献   

20.
"当场击毙"既可以指警察使用致命武力的行为,也可以指警察使用武力导致的死亡后果."当场击毙"涉及到公民生命权的切实保护.我国"当场击毙"在立法方面存在着法律属性不明,规范层次太低和程序法规范不足等问题,在实践中也存在滥用现象,特别是受害方很难通过司法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当场击毙"行为在实体法上可以界定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者是执行上级命令的行为,把"当场击毙"的立法规范上升为法律层次,规定使用武力应当遵循"合理必需"的标准,对适用情形应严加限制;对使用过程实行程序控制,特别是应规定因实施"当场击毙"行为而产生的纠纷可以进行司法审查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