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4月21日,备受关注的“罗马尼亚劳工案”在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52个农民工站满了法庭,当我作为主审法官宣读判决书时,我看到他们的神情由紧张变成了喜悦,似乎还夹杂着对过去一年所经历的苦涩回味。  相似文献   

2.
这一次,轮到偏居西南的阆中一夜成名. 2016年3月16日,全国两会闭幕.就在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对政府工作报告等决议和法律草案进行表决时,阆中市人民法院在对一起妨害公务案进行公开宣判.由于此处的“公开宣判”并非法庭内允许旁听的公开宣判,而是将被告人押上一个露天广场的主席台、面对芸芸旁观者的宣判,舆论顿时为之大哗.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榆树县人民法院,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宣判一起不准离婚的案件。宣判后一个多小时,原告人便跳楼自杀了。固然,自杀应由本人负责,但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应当吸取些什么教训呢?死者张东红,女,死时24岁,中共党员,一九七八年吉林师范大学毕业生,系  相似文献   

4.
王忠喜 《检察风云》2003,(23):44-45
2003年8月14日,沈阳浑南区新区法庭,威严肃穆,座无虚席。这里宣判了辽宁省第一起由消防承办的危险品爆炸案。被告是沈阳大地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马国昌及合伙生产负责人白音,他们严重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引发了恶性爆炸事故,触犯了刑律。法庭郑重宣判:被告人马国昌犯有危险品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被告人白音犯有危险品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对于这一宣判,马国昌、白音没有任何异议,一种负罪感使他们万分悔恨。尽管他们都十分后悔,但是,他们造成的灾难后果,却留下了永久的悲哀。午夜…  相似文献   

5.
我旁听过的庭审中,有一次是对死刑犯的宣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犯罪过程,而是他在法庭上和他母亲的一个眼神交流。那是五六年前了,在合肥中院,当时是对一个犯罪团伙进行公开宣判,这几个人犯下了故意杀人、伤害、抢劫等罪行,在之前的庭审中,经控辩双方质证等法定程序,法院已经作出过判决,其中主犯是死刑。主犯没有上诉,高院已复核裁定其死刑。现在中院进行公开宣判后,就会对主犯执行枪毙。几个罪犯被法警押着,鱼贯进入法庭。第一个便是主犯,他剃了个葫芦头,五大三粗的。他脸上的表情很奇怪,那就是没有表情…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时,有些同志意见有分歧。一种意见是:当庭宣判或者是定期宣判,从宣判之日(没送达判决和裁定书)第二天起就算是被告的上诉日期。再一种意见是:当庭宣判或定期宣判,被告没接到书面判决和裁定书之前不能定为上诉日期。我同意第二种意见。以上两种意见究竟哪一种正确,请答复。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21日下午3时,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对备受关注的“罗马尼亚劳工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几十个农民工黑压压地站满了法庭,当合议庭宣判“原告要求中企国际公司返还5万元、支付罗马尼亚雇主拖欠的工资,并给付停工期间的生活费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时,陈平(化名)等52人脸上的神情由紧张变成了喜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聚在一起,细细地将判决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这其中夹杂着的对过去一年所经历艰辛磨难的苦涩回味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相似文献   

8.
在酒家用餐时,突然发现一盘菜里有一根头发,立即要服务员去叫他们的经理来,一旁的朋友说,算了,小事一桩。朋友上街遭遇免费美容陷阱,被人半推半拉免费将半边脸洗得又白又嫩,等到想洗另一边时,商家开口了,要收费,而且费用不菲。朋友几番怒而欲告,却几番放弃,如此小事,何必大费周章?  相似文献   

9.
时评     
《中国律师》2012,(1):94-94
河北高院无罪判决书两年后才宣判2011年12月20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省高院于2009年11月12日终审判决3名灭门案被告人无罪。廊坊市中院在接到判决书后,延至2011年11月4日才宣判。3名被告人因此被多关押了两年,且未获任何解释。——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廊坊中院毫无理由地拖延宣判,使被告人多承受了两年牢狱之灾,这是何等残酷而又  相似文献   

10.
请客     
有一天,我的表弟与中学时相好的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我的镇上。表弟也是我的同学,他一看到我就说,今天他们来“打土豪”了。我大笑不止,我知道他们说的“打土豪”,无非就是要我请他们“摄一顿”。都是老同学了,几十里外来看我,请他们吃餐饭当然是再应该不过的事了。地点选在“王侯酒楼”,上了十来个菜,喝了4瓶“沪州老窖”、一箱啤酒。酒足饭饱之后,我到服务台结账,我拿出一沓票子,叫服务员算一下。店老板过来对我说;“不忙,不忙,吴镇长,先记着,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我说:“我这是私人请客,还是结了账好。”店老板看我…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2日,装修工高长宝同 其他四名工友来到深圳市福田区某大厦 向老板讨要工钱时,被老板及手下一帮 人暴打一顿,打人者一边打一边说"看 你们还要不要钱,再要就打死你们!"在 眼睛被打伤、鼻子流血不止、全身多处伤 痕的情况下,老板还强迫他们下跪长达 一个多小时!他们万万没想到,辛辛苦苦 工作了一年所换来的却是如此结局。由 于长期没有领到工钱,他们连住院治疗 的钱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暴利,温柔的一刀上海,三位台湾商人忙碌一天后上街逛夜景,路遇四名娇滴滴的青春玉女,一番莺声燕语、粉臂拉扯后,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一家名叫“香樟苑”的酒家。四名女子一边与台湾客商唱歌聊天、耳鬓厮磨,一边不断让服务员送来一种叫“蛋蜜汁”的饮料,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喝掉了24杯。等到佳人离怀,心满意足的台湾客前去结帐时,却一下子软了腿,老板竟  相似文献   

13.
巧设陷井     
1981年11月21日早晨8点30分,成都火车北站国营旅馆的服务员清扫房间时发现,一位旅客蒙头裹被,熟睡未醒。服务员感到有些蹊跷,她记得自己20日上午整理卧具时这位旅客就是这副睡态,而现在时隔一天,竟纹丝未动,便轻轻上前掀开被子查看。“啊!这是具死尸!”服务员立即向公安局报警,二十分钟后,公安人员赶到了现  相似文献   

14.
如今,随着心理咨询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2005年,远在英国的谢菲尔德市,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子刘淑洁就将她的心理医生告上了法庭。2005年12月,在刘淑洁回国探亲期间,笔者听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初到异国他乡,我的心理出了问题我的第一位男友叫鲁峰,是我在国内一所大学当助教时认识的。这时我刚从这所大学毕业两年,他在这里读欧美文学专业研究生。在热恋中,我们最亲密的接触也就是拉拉手、搂搂肩。然而,当我俩谈婚论嫁时,鲁峰却痛苦地向我坦陈:他患有先天无睾症!望着鲁峰,我心乱如麻:一边是对优秀男友的爱恋,另一边是…  相似文献   

15.
《方圆》2021,(8):6-6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6.
超市惊现“炸弹”风波 2007年10月15日13时40分许,安徽合肥市市中心的一大型超市购物人群熙熙攘攘。这时,该超市一楼大厅总服务台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当值班服务员拿起电话时,传来一个男子低沉的声音:“我已经在你们超市放置了炸弹,限你们两个小时内汇2万元到我的银行卡上,否则我就引爆炸弹!”随后,对方挂断了电话……一听有炸弹,服务员顿时紧张起来,脑袋“嗡”地一声,待缓过神放下电话后,她匆忙跑向经理室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17.
河南镇平县原政协副主席吴天喜涉嫌强奸、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二审开庭,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南阳内乡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吴天喜的辩护律师赵运恒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申请为吴天喜进行精神鉴定。法庭认为吴天喜思维正常,谈吐得体,现已驳回。法庭宣布择日宣判。(据4月26目《广州日报》报道)我觉得,法庭的这一驳回是值得称颂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9月17日上午,江西省首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在南昌铁路运输法院第二审判庭开庭审理。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名年过六旬的矮小老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审理,审判长当庭宣判:"……被告人曲大勤(化名)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听完审判长的宣判,被告人曲大勤一脸悔恨地表示"不准备上诉"。他本是一位应在家中颐养天年的老人,为何要编造虚假恐怖信息?他编造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虚假恐怖信息?炒股亏本 导致心理失衡 今年62岁的曲大勤是江西省吉安市一名个体油漆工,别看他其貌不扬,但他有一门刷油漆的好手艺,日子过得顺风顺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近期判处死刑犯时,有的罪犯在一,二审宣判后企图行凶,由于察觉及时,未能得逞。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六月六日以流氓、强奸罪判处阎晓翔死刑后,阎企图行凶杀人。他向同号犯人毛虎臣说:“我越想越不值,我不能这么白白地死了,我得在临死之前,也弄死一个。只要高院驳回我的上诉,铁镣子那边有个丁字形铁棍一撬就开,我就用铁镣子砸死一个。”还说:“这回共产党判我死刑,我就判他死  相似文献   

20.
当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以犯贪污罪和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犯罪嫌疑人林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时,林源在法庭上脸色灰暗。宣判后记者采访他时,他沉重地说:“从28岁开始当县长,我在领导岗们下干了20年,没想到我一生清廉,却被一个情字毁了前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