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36):I0001-I0001
2013年1-10月,大龙经济开发区完成生产总值31.42亿元,同比增长60.84%;完成工业总产值66.54亿元,同比增长92.36%;固定资产投资达56.83亿元,同比增长146.23%;财政总收入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25.00%;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31.00%;进出口总额达7569万美元,同比增长86.15%;招商引资项目44个,总签约资金21.50亿元,到位资金19.4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用电量9454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80%;劳动就业10995人,同比增长28.00%。  相似文献   

2.
今年1至8月,平坝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100.1%;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42.34%;全年工业总产值预计超过50亿元。截至9月底,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48亿元,比往年同期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3.
杨国胜  田宇 《当代贵州》2013,(28):56-56
2011年11月,铜仁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铜仁市设为碧江区.2012年是碧江区撤市设区的第一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76.69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28.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61.5%;财政总收入完成9.12亿元,同比增长35.1%,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13亿元,同比增长3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98%.纵看,各项指标都在增长;横看,某些指标与一些县(区)相比增幅居后.  相似文献   

4.
艾文金 《学习月刊》2009,(22):74-74
谷城县在坚持一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工业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在工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奋力推进全县工业上规模、上水平。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36.78%;实现利润1.74亿元,增长38.8%;实现税金2.09亿元。今年元至八月.在承接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4.5亿元.增长68.1%:实现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60.2%.工业效益指数达到200.0%.同比提高2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09,(8):43-44
2008年.在荆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工业立区”的理念.着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推动区域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79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财政总收入4.94亿元.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32.1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57亿元.同比增长48.93%;完成城镇以上工业投资23.97亿元.同比增长168.5%。  相似文献   

6.
预计2010年,贞丰全县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75%。工业增加值16亿元。比“十五”末增加32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7%,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1.62%。  相似文献   

7.
大显集团的前身大连显像管厂始建于1986年,是我国较早的黑白显像管、电子枪及零部件的定点生产企业。1992年,由于黑白显像管市场萎缩,大显利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而欠贷款却有1.2亿元。1999年,火显集团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6亿元,销售收入42.2亿元,利润2.05亿元,出口创汇2.3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3%、60%、47%和67%。  相似文献   

8.
针对县区工业总量较小,运行质量较低的状况,近年来,我们坚持“三为主”方针,大力实施“兴工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2001年我们邵阳市大祥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1.1%,工业总量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4.2%,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了52%。  相似文献   

9.
连续两年,万州工业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7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双双名列全市前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祁阳县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集中力量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工业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4.9亿元。增加值11.2亿元,分别增长42.8%、27.0%。工业增加值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张定超 《当代贵州》2009,(23):62-63
息烽县工业经济在曲折中逆势增长,2009年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8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20.36亿元的64%,同比增长32.8%,增速居贵阳市十个区市县之首。“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金融危机既是传统工业之危,又是生态工业之机。因此,要辩证把握危与机的关系,善于借机成事。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民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996亿元,同比增长28.8%;工业营业收入9609亿元,同比增长33.2%;工业上交税金232亿元,同比增长40.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40亿元,同比增长40.1%。辽宁省中小企业厅有关负责人认为,“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是骨干工业企业催生出来的,这样好的局面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4.
郭忠 《学习月刊》2009,(22):96-97
近年来,襄樊市襄阳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实干兴区、争进全省十强"的总目标,着力在招商引资、扩张总量上,在项目建设、产业培植上,在园区建设、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全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1至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3亿元,同比增长5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0.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92.9%。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1,(3):38-38
我区2010年生产总值预计达11620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419亿元、增长18.5%,这当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55亿元、增长t9%;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12.5%。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00亿元、增长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9亿元、增长19%。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5,(2):28-29
2004年,吴忠市以着力打造太阳山移民开发区、青铜峡新材料基地、牛首山镁产业工业园区三个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县域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7月底,全市GDP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增长17.3%,其中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9.6亿元,同比增长35.6%;财政收入完成2.9万元,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增长24.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54元,同比增长15.1%。  相似文献   

18.
杨杰 《唯实》2014,(8):18-20
2013年,泰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49亿元、利税1022亿元、利润605亿元,分别增长12.8%、18%、19.1%和16.2%。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8.5%,机电产业实现销售、利税、利润分别为2436亿元、293亿元、173亿元,船舶产业造船完工量527.7万载重吨、新承订单1365.8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153.2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省的43.5%、48.7%和39.5%。  相似文献   

19.
鄂州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保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有关政策措施,坚定信心,化危为机,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保持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元至11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135.81亿元.同比增长22.72%;元至11月份,实现销售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长9.88%;  相似文献   

20.
张金柱 《江淮》2012,(7):31-32
近年来,霍山县不断加快"三化"发展,为霍山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增长20.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超16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800元,增长近两成。2011年,霍山县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不动摇,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增长近五成,实现利税21.3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82个,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