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个体的自觉能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昌 《湖湘论坛》2008,21(3):113-115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个体能自觉地在对象上表征自我的本质力量,个体的自觉能动性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其内容是意识性、自主性和实现性。  相似文献   

2.
如果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着手进行分类,那么道德教育可以分为社会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教育。过去,往往偏重社会道德教育而轻视或根本不谈自我道德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一自我道德教育是指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而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对自己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个体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影响下,在高度自觉的道德意识之基础上进行的。其具体过程是:个体正确认识到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些要求,于是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产生自我锻炼的动机,自觉地控制  相似文献   

3.
黄定华 《湖湘论坛》2009,22(3):126-128
分别从个体不自觉到崇尚自由、从崇尚自由到主体自觉、从主体自觉到人格多元化以及人格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心理的演化轨迹进行分析研究,对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静 《创造》2000,(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对职业女性历史沉淀的微观惰性基础以新的冲击。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它把职业女性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到了自觉的选择之中——实现主体意识的高扬以及提高自身素质。  一、高扬职业女性的主体意识  职业女性要想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自己,要想在当代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自觉发展的主观愿望,就需要发挥主体自觉能动性,主动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对旧的女性意识进行扬弃,克服女性的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等精神缺陷。培养独立人格,提高自强意识,不断在更深层次上挖掘自我,…  相似文献   

5.
彭美贵  顾玉平 《求索》2013,(10):100-102
马克思坚持从实践维度阐释现实个体及其人格的逻辑生成,把人格本质属性同人的根本特征联系起来,认为和谐人格是一种兼具实践性与情理性的人的存在方式与价值诉求。马克思进一步认为,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要真正实现个体人格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彻底摈弃异化劳动逻辑。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刻阐释了对和谐人格的总体哲学认识。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勤勉职守。“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可见,“中国梦”的实现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建构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无论是植根于民族灵魂深处的“国家之梦”,还是蕴涵于个体精神层面的“人民之梦”,皆应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建构的本真诉求。这不仅是个体和谐人格建构的重要目标,也是达成“中国梦”不可或缺之要务。  相似文献   

6.
冯丽娜 《前沿》2005,(8):109-110
道德人格作为个体自我人格的道德规定,是道德自我在现实中的理论表达。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主体自我发展的论述,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人格范型:依附型人格;物化型人格;自在自为的人格范型。三种范型依次递进,表达着道德层面的不断超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动用一切道德教化手段,贬抑低级人格,提升中常人格,树立起社会主义人格典范。  相似文献   

7.
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理想性和创造性三重本质,分别体现人的主体自觉、精神超越与能动性追求,与个体自我的自为、主体性价值密切相关。处于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中的自我,以道德存在为基本属性,以道德需要成就生命价值和体现精神自由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本然形上本体和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深刻体现道德与自我的内在关系。作为理解和成就道德价值的精神主体和人格实体,道德自我在道德本源价值上得以深刻确证。  相似文献   

8.
“以道观之”是对人生价值的观察 ,它既包含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个体自我价值 ,也包含社会批判意识、社会异端性格的个体社会价值。但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却包含了否定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和否定个人社会责任的深刻矛盾。庄子“以道观之”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世俗价值观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人格教育的有利资源。本文旨在从人伦情怀体验、人性生命意识、人格精神魅力及人生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领域把个体对自身活动和一切行为行动方式进行积极地、自觉地计划、监察、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定义为自我监控(参阅董奇等著《自我监控与智力》,199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自我监控既与个体的认知特点有关,也与个性特点有关,其核心特征是能动性、反馈性、调控性和迁移性。能动性是指个体自主地、独立地、自觉地、主动地设计安排自己的需要和行为目的并管理自己的行为,使主体的需要得以满足,目的得以实现的特征;反馈性是指个体随时高度注意自己的活动过程,并根据活动进展的最新信息改进、调整自己的需要、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女校学潮中学生的心理及其得以产生的日常情境与历史环境,试图探讨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对学潮学生的主观性倾向和"捍卫人格"的精神气质的影响。正是通过这些个体心理与宏观结构的关联,才能对学潮女学生的言论与行事有更为共情式的理解。学潮女学生经常提到对"人格""女子人格"的捍卫。"人格"作为一种话语,除了表达女学生面对外部环境、捍卫独立与自由的社会性意涵,还具有对于历史上传统女性缺乏"人格"的克服与超越;同时,捍卫人格的学潮实践在伸张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包含了对"女子人格"这一群体权利的维护。这四重内涵共同构成了此一时期女学生对于自我的整体性认识,对于理解近代新女性的自我与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存在状况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特征、能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关系,还能给自己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保持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举止等等,这一切都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始于个体出生十个月左右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然后,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了自我;再以后才逐步进入主观化自我阶段,产生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  相似文献   

13.
陈蜀威 《桂海论丛》2008,24(5):37-39
人作为“类生命”开放的、自由的、发展的、丰富的存在物,与作为“种”的动物具有根本区别。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始终贯彻的是如何从整体上提升“类生命”的质量,这和以往偏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标志着“类”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和学生人格缺失的内涵师源性心理伤害,指来自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伤害。作为一种持续的、平衡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它的标准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二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集体和社会;三是能正常调控自我情绪、学习和工作状态,具有能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无论师生双方是否察觉,由于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而导至学生以上三点发生消极改变的,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构成伤害。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它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现代人格心理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幼稚顽童逐渐走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他们在认知、生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将面对一个急骤发展变化的时期。他们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人格发展上还表现出诸多的发展不成熟性。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作出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定义,诸家解释不一。作者认为,中华民族是近现 代开始形成的一个带有总括性的民族和国家相统一的意识或概念。本文正是从讨论“中华民族”概 念的内涵入手,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政治民族实体已经形成,而作为一个自觉民族实体正处在 形成发展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还有赖于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作者通过讨论,强 调了国家主导意识在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方面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作为中国革命的一段艰难历程,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然而,南泥湾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代代相传。它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及特征精神,是无形的,但非虚幻。它既然是意识的反映,就必有其具体的内涵。南泥湾精神同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及自身的特征。那就是: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的实干精神,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归根到底是革命的自觉性,是革命觉悟的内在表现。在延安,…  相似文献   

18.
道德修养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修德以正身,修其身才能治其国。”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道德情操及其道德境界。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按照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笔者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9.
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可以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哲学的进步与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使然,这种对话存有一个个谜点:作为对话的主体,“我”与“你”究竟是谁?在同一时间和条件产生的两大哲学系统,在不同的思维路径上走过一百多年后的当代,其对话的方式和对象是否具有共同点?进行哲学的对话,厘清对话的方法方是根本。由此,哲学对话,要保持对话的“自我”主体性;要有对话的具体性;有自觉的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且赋予其更加丰富内涵的概念。作为对党员干部思想意识的基本要求,担当就意味着对应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即对自己权力责任的自觉意识,对理想信念的自觉意识,对党的宗旨的自觉意识和对职业要求的自觉意识,是这些自觉意识的内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