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2007,(11):38-38
提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
《军队党的生活》2008,(1):70-70
1、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在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5条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3、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报告,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4、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因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已经形成,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增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因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道路。增加"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因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去掉"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范畴,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已内在地包含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议用"绿色"来表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相似文献   

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将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高度凝练为"四个伟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练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进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的起关键保障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新发展,通过谋划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发展民主政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蓝图、新思想、新格局、新亮点、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在党的实践探索中历经了一系列的丰富和发展过程。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三步走"发展战略,到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安排,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在中国形成生动的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系统性和延展性,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能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艰辛和曲折性,对中国当今的实践探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伟 《前线》2017,(11):127-133
新发展理念及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重要内容。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包含的内涵和意义,怎样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什么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本文讨论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新时代"它标注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新坐标,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环境,担负着相比过去历史更为艰巨的新使命。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思考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迈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9):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最初可追溯到"中国特色",以后又依次经过"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系列慨念演变的逻辑必然,还是党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概念总结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祝黄河  邱向军 《求实》2013,(7):58-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立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都突出"发展"这一主基调,阐明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主要表现为:坚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途径;坚持不断发展的路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王宗礼 《党的建设》2007,(10):36-37
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新论断,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把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共产主义的原则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谁与谁共享,共享什么,怎样实现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健全了社会主义的要素,从而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并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在一致,因而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雷厚礼 《当代贵州》2005,(14):23-2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作出了具有各自时代特征的回答.胡锦涛同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8.
《党建文汇》2007,(11):18-19
党的十七大代表和专家们在学习讨论胡锦涛同志作的十七大报告时,总结提炼了许多新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在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仍处于民主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充分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根据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四个全面"高度凝练了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点任务,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新的提升,表明我们正在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发展新格局,全面实现升级版。中国发展进入升级版。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动力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