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哲学以来,经验问题始终是西方哲学家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但似乎没有哲学家反对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哲学中,经验问题被转换成了科学观察和科学理论的判定问题,因而谈论经验成为科学哲学的核心.但科学哲学中的经验问题同样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集中在经验究竟是主观的认识还是客观的事实描述以及经验的证实如何可能等问题上.围绕这些问题,西方哲学家在科学哲学领域内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罗会钧 《外交评论》2003,68(2):36-43
冷战结束后 ,围绕英美“特殊关系”问题产生了两个主要的争论 :一是冷战后英美两国应该放弃还是继续保持“特殊关系” ?二是这种“特殊关系”在冷战后是加强了还是淡化了 ?前一个争论主要发生在英国国内 ,尤以“疑欧派”与“拥欧派”之间的对立为代表。后一个争论 ,从英美关系的现状看 ,尽管两国在双边关系及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存在分歧 ,但由于两国继续保持并强化了战略伙伴关系 ,这种“特殊关系”在冷战后实际上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3.
政府是存在自利性的,但学界有争论。本文试图把经验判断上升为理性认知,给出政府自利性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学生“减负”的争论一直不断,尤其是今年1月“金华事件”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争论高峰。为此,江泽民总书记曾专门做出有关批示。那么,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减负”?应该减哪些“负”?怎样才能做到彻底“减负”?“减负”之后所留下的时间空闲和“功能”(“负”所具有的积极功能)空间又需要那些新的活动来替代?我们经常所讲的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在中学生中加以落实?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对此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现在我们还是来看看中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吧!  相似文献   

5.
行政性垄断的概念长期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何谓行政性垄断 ?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性质如何 ?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为人们争论不休。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 ,阐明个人观点 ,众说纷纭 ,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现存观点的研究 ,提出自己对行政性垄断的概念认识  相似文献   

6.
爱情教育是我国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空白,一直到2004年,上海在试行的初三语文新教材中设置了“爱情单元”,爱情教育在我国才算真正开始。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是否应该引入爱情教育,引入爱情教育后会产生或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等问题,引发很大的争论。评定争论双方价值对错,主要在于对争论的对象性问题进行反思。只有经过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对象性反思,才能对爱情教育进行公正的社会评价和理性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亲子鉴定?为什么需要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提起的主体及几种情形,亲子鉴定的社会意义.亲子鉴定的是与非.由此而引起的争论.亲子鉴定在司法实践中作为证据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信用的危机,婚姻家庭所面临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一、首钢钢铁业搬迁调整的背景和战略选择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1994年钢产量达到824万吨,列当年全国第一位,并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节奏,对电视作品来说,至关重要。研究和探讨电视作品的节奏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电视作品的节奏内涵和作用有哪些?如何能把握和处理电视作品的节奏?此文作为一家之说,参与争论,不失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是我国争论几十年的问题,如何总结历次改革的经验及不足,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符合交通规律、符合法制要求的路子,本文从继续深化改革、兴利除弊的角度提出了“一仆两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康德将判断区分为知觉判断和经验判断两类 ,并认为前者应该向后者转化。知觉判断有什么局限性 ?它如何向经验判断转化 ?通过这一转化 ,康德哲学的主体性特征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 ?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公民拥有普遍持枪权利的国家。拥有枪支,在美国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枪患的增多,挺枪派与禁枪派的争论亦是此起彼伏。"禁枪"、"控枪"、"限枪"对美国社会有何意义?有无实现的可能?笔者试图在法学语境下对美国禁枪问题的前景做出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实践中认识到西学之根本在于算学,于是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与顽固派在教学西学问题上的激烈争论。与此同时,通商口岸城市的教会学校开设英语课程、打算用英语教学西学,这一举措随即引起传教士就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对传播基督教教义的作用展开了全面的争论。比较这两次争论,相同的是争论的内容都是用什么媒介教学西学;呈现南北之争的趋势。不同的是争论持续的时间长短悬殊;争论动机不一;争论分别具有妥协性和非宗派性;争论的结果不同。前一争论对后一争论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在国内经济界从去年初争论到现在 ,不仅几乎所有的大牌经济学家关注此事 ,而且几乎成为所有国民都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国经济到底是否过热 ?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 ,论证了当前我国经济只是局部过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治理理论(Digital Governance Theory)发轫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衰微与数字时代治理的兴起之际,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国外对于数字治理理论的研究以英国学者帕却克·邓利维为主,系统概括公共管理在信息时代的各种变化以及数字治理理论的优势。国内学者对数字治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在译介以帕却克·邓利维为代表的学者文献,介绍数字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做出统计分析,按照时间脉络维度,每五年为一阶段,纵向归纳各阶段的核心概念及主要问题;按照空间维度横向梳理东西方关于数字治理理论的相关文献,反映出社会情景对数字治理理论的影响;介绍学者对数字治理理论的五种争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数字治理理论背后的逻辑是否一致?数字治理理论是否会造成政府角色冲突?数字治理理论对治理责任的归属是否明确?数字治理理论是否会加速部门间的冲突?数字治理理论是否算作一种新的理论范式等争论,这些争论推动着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为纪念十月革命七十周年,于1987年11月5日至12日在兰州市召开了“十月革命与当代世界”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中有争议的主要理论观点简介如下: 一、关于十月革命经验的历史意义 首先涉及到什么是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否都具有普遍意义?过去,  相似文献   

17.
自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其进行了许多探讨,既有理论性的支持,也有诸多经验方面的证伪。但关系研究始终未能摆脱两种对立的争论。事实上,研究关系尤其是中国的人际关系,很难离开对“信任”这一重要维度的考察,关系与信任是互相嵌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价值问题作为生态伦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对传统伦理学实现突破的切入点。自然界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内在价值?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则认为除人以外,动物、生命个体以及生态系统都应具有不依人而存在的内在价值。两者分界的依据是人是否是价值的唯一载体;两者分歧的原因是对内在价值理解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论单位累犯     
现行刑法典已明确规定了单位累犯制度和自然人犯罪制度。现今,单位累犯能否成立已成为刑法学界争论的热点。应根据国外有关立法经验及我国的司法实践,充分论证单位累犯成立的依据和在刑法典上增设单位累犯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道德何用之有?这个问题在人类伦理思想中争论有年了。但迄今为止,人们仍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求得观点的一致,而且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下,人们的观点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分歧。改革10年,我们经历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