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畜禽吃进生长在发霉饲料中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肝损害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该病最初于1960年开始报道,当时在英国有十万只火鸡雏发生死亡,由于病因不明称之为“火鸡X病”。后经多方面的研究证明,它是由于饲喂霉变花生饼粉所致,并从霉变花生饼粉中检出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 ex Fries),及其有毒代谢产物——黄曲  相似文献   

2.
安图县某个体养鹿场的1只成年公鹿于1992年5月11日突然表现精神萎蘼,饮食欲下降,叫声嘶哑,持续腹泻,粪便稀薄呈浅绿色,卧地不起,不愿活动等症状,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笔者进行了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脏器的细菌学检查,并对所用主饲料(玉米)进行了毒素分析动物试验。 (一)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 对可疑有毒玉米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制定的方法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分析,结果表明含量在5ppm以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猪的黄曲霉毒素(AFT)中毒病流行严重,猪摄取含黄曲霉毒素B_1(AFB_1)8000ppb的花生饼,即可中毒死亡。经实验证明:猪黄瞟病是AFT中毒所致。为探求猪的AFB_1的 安全剂量,特进行了本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方案 刚断奶杂交猪27头,先经一个月常规喂饲、去势、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然后称重编号随机分9组,每组3头。实验日粮配制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水泥引起火鸡粉尘性肺炎国内未见报道,作者于1989年9月在德惠县某火鸡场发现火鸡的水泥粉尘性肺炎,并引起病鸡的死亡。粉尘性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呼吸机能障碍,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肺、气管和骨骼。经调查研究证明,该鸡场火鸡的粉尘性肺炎与鸡舍所处的环境有关,电子显微镜探针扫锚分析,肺内粉尘颗粒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相同。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2月 ,新乡市某动物园饲养的火鸡不断发生死亡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新城疫病毒混合感染 ,经治疗全部治愈。1 发病情况该动物园共饲养成年、青年火鸡 15 6只 ,均在室外散养 ,2 0 0 1年 2月前后天气忽暖忽冷 ,饲养的火鸡开始出现发病与死亡 ,至来诊时已死亡 17只。据调查 ,近 2个多月该园火鸡群未注射新城疫疫苗。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双翅下垂 ,不愿走动 ,似昏睡状态 ,有的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 ,迅速消瘦 ;病火鸡粪便稀薄 ,呈灰白色或黄色 ,有的混有血液 ;部分病火鸡鸡冠…  相似文献   

6.
我区产玉米较多,每年都有不少的玉米因保管不善等原因,发生霉变,污染上黄曲霉,如1983年从隆安等县收集的100多份玉米样本、检测后发现都含有黄曲霉毒素B_1,有的竟高达5000~10000ppb,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基层兽医站监测饲料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方法很有必要。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简称食品法)比较完善,但作为基层使用尚嫌费时和复杂。Toth等提出用氯仿直接提取测定黄曲霉毒素是可行的。我我们通过试验,采用氯仿定容提取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取滤液点板层析。只需4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Asper-gllus flavus)属于真菌的一种,它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危害畜禽,造成大批死亡。 昆明市羊先坡种鸡场由于使用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自1977年夏季开始,小鸡与中鸡(2~4月龄)时断时续地发生本病,1978年5~6月份,发病达到高峰,至10月份为止,共计死亡2346只,其中2~4月龄小鸡1270只,4~8月龄中鸡449只,8月龄以上大鸡627只。  相似文献   

8.
1980年夏收后,广西某农场因饲料玉米污染了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以下简称AFT),致使大批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造成经济损失约16万元。 (一)流行病学调查 该农场共有102个猪场,其中31个猪场5707头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占全农场牲猪存栏数的38%,因中毒死亡799头,占发病头数的14%。 首先发生中毒死猪的是巴朋和巴参猪场。共饲养育肥猪252头,母猪22头,仔猪56头,于7月中旬开始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约占日粮40%的当年收获的玉米,每头每天食玉米0.65公斤。进食10天左右,发现有的  相似文献   

9.
火鸡组织滴虫病 (黑头病 )是严重威胁火鸡养殖业的一种寄生虫病。 1994年 ,仅对河北省、天津市两地区的 2 3个火鸡养殖场 5 0余万只火鸡组织滴虫病进行调查 ,平均死亡率达 1.5 2 %。在我国随着火鸡养殖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低估 ,多数火鸡养殖场对火鸡整个饲养周期的火鸡组织滴虫病都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该病在不同饲养条件的火鸡养殖场暴发流行 ,给火鸡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1 临床特征调查发现 ,火鸡组织滴虫病在河北省、天津市两地的火鸡养殖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多发生于阴雨潮湿的季节 ;3 16周龄火鸡易感 ,711周龄…  相似文献   

10.
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健康的危害及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已知产毒真菌约100种,真菌毒素150多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作者复习了有关文献,主要围绕黄曲霉毒素及其危害性作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而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我们使用国产新药特效抗滴灵对患黑头病的11000只火鸡雏、500只成年火鸡及8700多只蛋鸡进行试验治疗,获得显著效果,并与痢特灵、尼他砷进行了疗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鸡的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对各种品系的鸡均有易感性,但对2~4月龄的火鸡易感性最强。本文报道了一起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酒泉地区农科所1986年5月13日白兰州黄河养殖场购进1月龄美国尼古拉火鸡70只,在运输途中发病死亡5只,至6月21日共死亡49只,死亡率为70%,病鸡均表现食欲不振,喜睡怕冷,羽毛松乱无光,双翅下垂,头上皮肤暗兰紫色,拉黄白色水样粪便。病初体温41.5℃左右,中后期则下降到39.5℃~38℃,体温在39.5℃以下的多数死亡。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T),对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都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但国内讫今尚未见到肉鸽发生AFT中毒的报告,最近,我们遇到一起由于饲喂霉变玉米而致幼龄肉鸽发病死亡的病例,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 甘肃省酒泉市动物园同圈饲养成年孔雀16只和火鸡8只,1999年2月24日其中1只母孔雀发病,用青霉素治疗无效于当天晚上死亡;随后3只孔雀与4只火鸡发病,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排绿色蛋清样稀粪,用增效磺胺和琥珀酸治疗无效,10d内全部相继死亡。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孔雀、火鸡各1只,病尸全身发绀,胸部皮下树枝状出血;嗉囊充满带酸臭味的液体和气体;腺胃乳头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小肠、直肠有纤维素性坏死;泄殖腔充满绿白色稀粪,粘膜弥漫性出血;大脑、小脑有点状出血。实验诊断 无菌取肝、脾、…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在6个火鸡场、8个专业户发现疑似火鸡组织滴虫病的病例,引起大批死亡,成为危害当地火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保证火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发病较严重的T、Y两个场的火鸡进行了较系统的诊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流行病学 1985年7月T场从广西购入6月龄青铜火鸡36只,由于管理不善,无青绿饲料,加之阴雨连绵,相继发病16只,病重的5只,死亡2只。同年12月3日Y场首次从河北香河购入61只4月龄的青年火鸡(其中贝蒂纳火鸡10只、尼古拉火鸡51只),回场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3%结晶石炭酸溶液治愈患破伤风病的一匹马和四只羊。 病马为七岁奥尔洛夫公马。检查时未发现伤口,碰敲声、明亮的光照、马的嘶叫声、触诊和其他刺激都能使病马除嚼肌以外的所有骨骼肌产生痉挛性收缩性反应。病马站立一两天后突然跌倒,四肢呈强直状,而头颈部则向脊背后仰,不能自主地站立。  相似文献   

17.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可使禽类盲肠和肝机能紊乱的一种原虫病 ,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异刺线虫和蚯蚓。鸡、火鸡、乌骨鸡、孔雀、鹧鸪、珍珠鸡、环颈雉等均有被感染而发病的报道或文献记载 ,而丹顶鹤的组织滴虫病还很少见。江苏省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 1对丹顶鹤发生以排黄色粪便为特征的疾病 ,经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经治疗 1只痊愈 ,只死亡。1 发病经过及临诊症状盐城自然保护区珍禽驯养场饲养于 0 1笼舍内的 1对丹顶鹤先后发病 ,先是 1只雄鹤发病 ,初期症状为食量减少 ,精神不振 ,排黄色粪便 ,6d后另 1只雌丹顶鹤也表…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与症状 某养鸡专业户共购养雏鸡450只,3日龄,突有4只发生腿软、站立不起,2天后死亡。到8~10日龄时发病达到高峰,陆续出现同样症状的小鸡达120余只。当地兽医按缺钙症,施补过维生素D_2及钙、磷等矿物质,均无效果。前后共死亡132只,占总鸡数的29.3%。 患鸡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共济失调,病初肢体软弱无力,行走不稳,摇摆不定,最后大部分患雏都呈侧卧式瘫痪。患雏病初均有一定的食、饮欲,但由于运动共济失调、不能行走(瘫痪)),最终因饥饿、衰竭或被其它鸡只践踏而  相似文献   

19.
该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在羊额窦内引起的昆虫蚴病。笔者在1985年9月遇—9月龄的绵羯羊患病。患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体温39.4℃,脉搏100次/分,呼吸21次/分,可视粘膜淡红,有分泌物,运动失调,头弯向一侧旋转或发生痉挛、麻痹,听、视力降低,后肢举步困难,有时站立不稳,跌倒而死亡。 剖检 血液稀薄,色淡红,全身淋巴结肿胀,呈紫红色,切面多汁。蛛网膜、大脑沟出血。左角根部的额下有18毫米长的羊狂蝇幼虫一条,并有黄白色脓汁形成包囊。大脑叶有高梁粒大的溃疡灶。取淋巴结及颅  相似文献   

20.
脑膜瘤(Meningioma)在家畜比较少见。1983年2月,在我院兽医院曾遇1例因疝痛死亡的病马,经病理学检查,发现该马患有脑膜瘤。 (一)临床症状 病马12岁,骟,黑色。右眼失明以及站立时向右侧倾斜。死前一个多月时开始流涎。患畜精神沉郁,四肢站立不稳,步行蹒跚,磨牙空嚼,脉象沉而无力,口色青黄,舌质较软,心音及大、小肠蠕动音均较弱。经治疗,精神、食欲有所恢复,后因疝痛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