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产与育人     
据报载,英国近年来出现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多依靠自己努力成为百万富翁的企业家表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子孙后代.他们认为,父母如果溺爱孩子,孩子们只会享受,这可能是一生中做得最糟糕的事,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0):84-86
孩子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但思考与行事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后,很自然地就能在他们的人生中发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规则的手段,强化孩子思考与行事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王琳 《新湘评论》2010,(18):55-55
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生活百叶窗     
孩子希望父母——父母在家里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许多孩子说,他们很想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父母在家里应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使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到晚在外忙什么。如可能,父母可偶尔带孩子去单位,让他们感受一下工作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4,(8):54-54
桂阳县正和中心校退休教师李建义:我们家的家道家风就是"以实际行动做榜样"。上世纪80年代初,我爱人去世,四个子女尚未成年,除了照顾孩子,还要赡养爱人这边的父母,生活非常艰难。但我教育孩子要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手机费得自己“挣”在英国父母的观念里,让孩子们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远比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家长的给予来得重要。所以,家长一般都会将家庭的经济状况告知孩子,父母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也会取决于家庭状况,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零花钱会多些,家境差的就会少些。但不管是多是  相似文献   

8.
《党风与廉政》2000,(11):22-24
这是一个原本幸福圆满的家庭,只是为了“更幸福、更圆满”,他动了贪念,结果导致家庭破碎,三人入狱。林国悌之子林如海在狱中向天下父母发出呼吁:“我不想推脱自己的罪责,只想诚心诚意奉劝那些身居官职的父母,如果你们真心爱你们的子女,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千万不要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子女牟取非法利益。那样,不但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整个家庭,还会毁了儿女的一生 !”   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原局长兼党组书记林国悌,因受贿 487万元,被人民法院二审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妻赵幼娟与丈…  相似文献   

9.
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成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了解他们平时服用哪些药物早在父母生病以前,你就不妨将两位老人每天吃的药品名称、用法以及所属医疗单位的名称和电话号码都清楚地记录下来。身为子女,我们必须了解父母的键康需要,无论是他们使用的助听器是否需要换电池,或者他们对什么类型的药物过敏。只有做到这一点。当父母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帮得上忙。  相似文献   

11.
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成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每年秋季大学新学年开始,美国父母通常会送儿女上学。无论住在本州外州,美国父母们一定会把自己家最大的车开来,有些父母还会租一辆专门用于搬家的货运卡车。美国人信奉一辈人管一辈人的事,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职责,当然也包括送儿女上学。这些年还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同来的,他们认为送孙辈上学那是儿女的事,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  相似文献   

13.
在澳大利亚的许多公共场所。家长们对子女经常要做这个动作:将右手食指放在嘴上“嘘……”,这时,哪怕最好动的孩子,也会立刻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4.
《正气》1997,(9)
美国富豪不留遗产给后人美国钢铁工业巨头安德鲁·卡内基曾经明确地说过:“为子女留下巨额财富的父母通常会抑制子女发挥自己的才能。”卡内基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美国的超级富豪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有不少人其一生都恪守着“艰苦朴素”的人生信条。以美国...  相似文献   

15.
以柔克刚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又说:守柔曰强。这些教诲都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今天,我们做父母的怎样教诲孩子呢?我们常对子女说:孩子,你们要勇敢地前进!对不对呢?对呀。老子一看就笑了,他笑你不是高明的父母: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3,(2):48
父母的"嗦"、"多事"其实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作为子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以下是网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对父母说的9句话: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嗦;2.有事吗,没事我挂了(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4.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相似文献   

17.
要赚钱,一定要会算账。身体健康就是赚钱,现在的医药费太贵了,你就是赚了十万八万的,可能一场病就倾家荡产!教好子女就是赚钱,儿女好,穷家可变富,反之富家必然变穷。人都是要老的,教好子女是父母的中长期投资。有人丢下孩子不管到城里去赚钱,就算赚了大钱,孩子吸毒了或者孩子进  相似文献   

18.
陈珺 《江淮》2012,(9):43-44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是子女成年后离开家乡打拼,而家中的父母时时刻刻担心着自己的儿女在外地是否安好。而现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现象,父母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留在家里的反而是年幼的子女,他们一般被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被人称为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却不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理应成为整个社会关注解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在一次领奖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没有为我做什么.感谢他们没有让我继承他们的事业。”这番惊人之语,却给所有父母颇多启示。 我们中国的父母都有为孩子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20.
有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中美教育有很大差异:中国父母、老师注重孩子成绩最差的一科。而美国父母、老师注重的是孩子最擅长的科目。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去挖掘孩子的强项,不是让孩子由着性子发展,而不是去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