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于志学的名字与冰雪山水画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因为他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传统雪景画法的基础上首创了"冰雪山水画"、"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以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等冰雪画法,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手法,带给世人一个晶莹透明的冰雪世界。  相似文献   

2.
钟巧灵 《求索》2014,(3):178-181
从宋代题山水画诗来看,山水画形制发展到宋代,已是各体皆具,式样纷呈。从载体来说,有纸画,有绢画,亦有壁画。从用途来看,除了审美欣赏的立轴、横卷、扇面、册页以外,山水画亦常与实用工艺相联系,如屏风、团扇、抹胸、灯片、窗纱……。从宋代题山水画诗题咏的画作形制,我们可以管窥当时山水画的发展概貌。由此可见,题画诗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画学史料。  相似文献   

3.
久亮十分努力,在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方面勤于琢磨,艺术处理上讲究出新。  相似文献   

4.
倪建春 《人民公安》2022,(16):56-57
<正>山水画章法,关键是要取势,取势是总要。取势之法,先要抓住重点,通幅四平八稳,则不见气势。破平之法,是在险绝,势从不平中而来。章法与构图千变万化,每因局部而牵动大局,决定在一个势上。一张山水画中处理好开合、主次、虚实、疏密、动静诸多关系之后,山水才会呈现出气势来。在想画的景物中,要提炼出哪些是重点表现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少画或不画的,取舍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分藏于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将于今年6月在中国台湾合璧展出。这幅山水画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这幅中国山水画中的名作,又因火焚残缺、"生离死别"而具有传奇色彩。温家宝总理曾就这幅目前一段在浙江一段在台湾的画卷,饱含深情地说,"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6.
李炯毅     
《台声》2016,(14)
正创作理念李炯毅师从欧豪年先生研习画学有年,朝夕随侍左右,虚怀问学,砥砺绘事,承继百年岭南遗韵,对这一学术脉络有深隽之体悟。就山水而言,亦理路通达,自成体系。在山水领域的成就,也是吸纳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洋画、日本画之精华,参悟化用而来。李炯毅的山水画创作,能在秉持岭南学术根基之上,广泛汲取北方山水画之传统精髓,探求自我新格。负笈北行,  相似文献   

7.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本质,从理论上阐明了画家在创作中如何获得自由,将传统画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峰。  相似文献   

8.
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享誉海内外。而一生孜孜以求黄宾虹精神到了寸步不离的痴迷程度的,当推近百岁高龄的浙江奉化人王康乐画师。黄宾虹的山水画,开宗立派。他综“五笔七墨”之法,创“黑密厚重”之貌,晚年墨法、水法大有创举,在墨法上可与石涛颉颃,在水法上前无古人。宾老精通考古、金石、书艺、印学、诗文、鉴赏,还熟稔美术教育和编篡出版,涉猎宽广,博大精深。黄宾虹画是大学者之画,崇品藻法自然、深哲理、重笔墨、主内涵,他是力主“气在笔力,韵在墨彩”的。从外观上看,宾虹山水笔纵横,墨淋漓,点掷随意,似不难学,故学者众,惜往往徒袭…  相似文献   

9.
巫溪寻梦     
<正>画……未来的巫溪是一张画,挂在巫溪县规划馆的墙上——那是县委书记郑向东的得意之作。为此,他访民情探民风查民意,足迹撒遍巫溪千家万户。郑向东站在这幅巨作前,他说,我的笔再拙,也要把巫溪画好。每个基层领导都应该费心费力费智慧,把自己的那幅山水画好。  相似文献   

10.
赵振华 《今日浙江》2010,(17):52-53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画满了湖光山色;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承载了上千年的文化;杭州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她用科技创新一次次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出现正是科技改变生活生动体现。如今,无论是喧嚣的街头,还是静寂的巷尾,无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抑或是美丽的西子湖畔,公共自行车已完全融人了这座古老而又秀美的城市,一抹艳红,为杭州这幅山水画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张琦 《两岸关系》2024,(2):68-71
<正>张兰石,1980年生于哈尔滨,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学术秘书、青年艺术中心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北大荒画院副院长,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张兰石的作品技法上结合了西方油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画界有一种用水墨画冰雪之景的独特绘画方式,被称为“冰雪山水画”,其创始人──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于志学因此而颇具名声。二十多年前,本刊一位资深记者采访了于志学,为他正在初创过程中的这一画种起名为“冰雪山水画”。今天,这个画派已经聚集了众多的艺人和爱好者,在画界有了相当地位,同时在中国水墨画的创新过程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水墨画的基本材料是墨、 水和宣纸。它利用不同的笔法和浓淡各异的墨色来表现物体,传达画者内在的意韵。这样一种画法,特别独到而精…  相似文献   

13.
黄廷海先生是近十年來以独創流墨山水画著稱海內外画壇的山水畫家和美術理論家。他勇於打破大陸山水畫大一統的時尚之風及有關理論為中外画壇所矚目。特別是他的流墨山水画,独樹一幟,一掃陳腐舊習,開拓出嶄新的現代風範,被視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中年山水畫家之一。一九八三年,當黃廷海將自己苦研五年之久的一批山水畫新作,命名為“流墨山水画”,並首次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時,引起了画壇的轰動。許多觀众駐足在他的作品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欣赏     
中国画欣赏禹松德中国画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作为特殊一族延续着,直到唐宋时期中国画才进入成熟阶段。一千年来中国画在不断发展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鱼都已形成明显地民族特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画极力为政治服务。在题材和内...  相似文献   

15.
走近张健伟     
认识张健伟,是从他的画开始的。他的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都挺出色,我偏爱他的山水画。张健伟的山水画,有的风格凝重苍劲,粗犷质朴,构图广袤幽远,山石凝重,气势豪迈奔放;有的用笔稚拙,立意恬静秀雅,青堂瓦舍,山水映衬,意境清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14)
<正>拓展和提升山水画的思想性和精神品格,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研究和借鉴,重温经典、创造出具有时代审美特征和审美意义的新的山水画图式,是艺术创造的发展规律使然,是历史的、智慧的选择。全面认识和了解传统,掌握传统哲学的本质,深谙传统文化精髓,这是提升山水画精神品格和思想性的前提,是必要的心理准备。儒、道、释思想是传统绘画发展所依恃的三大基石。南朝颜光禄"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说的是绘画不仅是一种技艺,应该由技而近乎"道"。"道"的状态是自然,是解衣般礴。  相似文献   

17.
山水诗滥觞于魏晋。究其因有二:一是怀才不遇的文人仕子为归避战乱或官场轻轧,或惨遭毒害等无情现状。二是东汉以降,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老、庄玄学泛化,道家无为之思正好与逃避现实的文人相合,好水游山,性情在山水间得以放纵,回归真我。自此山水诗成为我国诗文化的一种,且被文人所迷恋,心之慕之,进而诗之咏之绘之,于是山水画从人物画之中独立,并开启了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画,其也最终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山水诗画寄托着文人雅士的高尚志向,也表达着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态度,也正因为这种追求自我的精神与灵魂,才使得中国的山水诗与山水画历千年之久而不衰。  相似文献   

18.
凭栏远眺     
<正>可游、可居、可赏,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人文传统,也是我们当代山水画家的审美追求。远山近水,绿树人家。每逢节假日或公休时,与家人或三两好友,结伴而行,去城外,到郊区,山野之中,享受那半日的清闲宁静,呼吸大自然中泥土的气息,发一会儿呆,与阳光、和风、青山、绿水亲密接触……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彼此依靠的命运共同体。依山傍水而居,生活恬静而美好,"鸟鸣山更幽,啴噪林愈静",如清代画家恽寿平所指出的"古人用心在无墨处",《凭栏远眺》这幅画的可贵之处在于画外之意,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和追求。画中既有造自然之物象的静观,也  相似文献   

19.
木刻起步,执着国画,华拓成为当今画坛当之无愧的山水画大家。成名之后,华拓勤于思考,努力创作,亦从未停止过对青绿山水画的探索,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泼彩与填彩相结合、泼墨与艳彩相融合的技法。华拓的青绿山水画淋漓尽致、生动自然地表现了现实生活,自成一派,风格独特,对传统青绿山水的技法创新做出了贡献和突破。 初窥绘画堂奥 生长在贫穷农村,幼时从无机会接触绘画,华拓看上去似乎与艺术无缘。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他10多岁时,一个毛头小子轻轻敲开了老革命家力群先生的大门。回忆当年的情景,华拓仍历历在目,“当时我10来岁一个农村娃去力群老师那儿贸然拜访,也没学过画画、木刻,现在想想都觉得挺唐突。”但是,力群看过华拓的简笔画后,一句“你画得蛮有味道”话大大激励了他,让他鼓足勇气。力群还介绍他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业余版画研究班学习,从此便引领华拓开始走上正道。  相似文献   

20.
将《贾又福山水画教学体系》与南朝宗炳《画山水序》这两篇相隔约一千六百年的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著作放在一起进行学习、比较、探讨,可以发现,二者具有许多有意义的连接触点、承传关系、创新思维,也有着不与人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让人体会到某种有关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审美意趣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