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人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高度,也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把握的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培育生态文化以塑造全民生态价值观,从理念提升激发全社会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同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在国际社会的宣传阐释,积极弘扬人类共同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2.
褚思真 《求知》2023,(3):26-28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方向的重视与关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既包含了对当今世界已有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也包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省察,从理论、实践与路径三个层面进一步拓展了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生态正义为价值主旨,既以“和谐共生”作为“基本内核”规划了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安全关系的理想状态,又以“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合理内核”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生态利益关系的现实要求。“和谐共生”“公平普惠”相统一,不仅完整回应了何为生态正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吁求,而且蕴含着根本途径、根本保障、根本力量与根本方法等实践取向,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生态正义的实践之问。作为一种制度正义,“和谐共生”“公平普惠”之生态正义以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制度文明新形态为依托,全面超越了西方生态正义论抽象的思想言说,在生态特色维度彰显了与西方生态现代化的本质差别,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原则遵循。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通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任务,就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意蕴,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侯震 《学理论》2023,(5):5-7
中国式现代化经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完备的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向整个世界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以创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生产方式的主体变革;坚持自然史与人类实践史相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中国式现代化以生产方式正义作为内在价值根据,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面生产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要等不断彰显。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革新让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三个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普惠效应赋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赋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绿色效应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但在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数字垄断阻碍共享发展、数字鸿沟扩大城乡差距、数字幻觉诱发绿色盲区隐患等现实挑战。对此,应坚持以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为导向,营造自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良性的数字生态系统,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现代工业文明能够高效改变自然界,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中国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中国现代化是在不断探索中推进的。以快速自发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方式,使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代价。新时代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是我们的主动抉择和理论自觉,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施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世界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中国式”的现代化突破“西方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少数人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均衡共享的现代化新路径;以“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现代化超越“物质单向度”的现代化,提供了全面协调的现代化新路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超越“人与自然割裂”的现代化,提供了包容持续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和平、共赢”的现代化超越“殖民、掠夺”的现代化,提供了合作发展的现代化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成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又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李玉才 《学理论》2022,(9):12-15
经过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和发展优势。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与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现代化视野中,西方现代化模式建立在对科技进步与物质增长的显性高扬,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隐性遮蔽基础上。本质上,西方现代化的合法性叙事推崇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剥夺,其必然深陷生态困境之中。中国基本的生态国情、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都决定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理论依据上,基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汲取转化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面贯彻,我们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位置。在实践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依靠技术、制度与生态思维探索了一条内含生态正义的总体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指导,深刻领会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哲学意蕴,主要应基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形态演变和人类文明转型的辩证过程,深度诠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所蕴涵着的实践本体论基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所体现着的实践价值论特质和人类文明转型发展所彰显着的实践动力论机制。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才能在生态实践中完成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论述除了先天给定的人口规模巨大之外,其他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四大特征,可以通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中国自己的发展经验而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所主张的,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按照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特征的、即在每个时点上给定又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要素禀赋,以及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经济而实现。并且,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拥有的禀赋下,总有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每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有的,总是能找到它可以相对做得好的,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能够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追赶上发达国家,贡献于共享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受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影响,人们往往从对抗性的意义上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造成自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人们外在的对象,进而导致了自然与历史的分离。而马克思自然观则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在这种一体性关系中,整个自然界变成了人的无机身体,与人处于相互生成的过程中,从而历史就成为人的真正的自然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对于生命的有机性和创造性的理解,超越了近代机械自然观,发展了马克思自然观,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与乡村既是空间镶嵌且功能互补的"发展共同体",又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格局的"生命共同体"。当前,在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化的"并联式"现代化道路上,由城乡"非绿色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集中式生态病症,已成为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突出短板。绿色发展不仅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逻辑,也深刻蕴含着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共进逻辑。因此,在城乡融合时代,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型—绿色化"集成道路,对于协同实现城乡"绿色变革"、全面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刘希刚 《理论导刊》2023,(12):115-121
理解生态财富涵义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之开辟了一种哲学解读视角。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生态财富体现为自然界的物质性、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性、财富积累机制的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彰显了自然界的基础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地位、财富积累机制的驱动效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立足生态财富的三重涵义,实现生态财富增长是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键支撑和重大课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征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性规律,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力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刘中才 《求知》2023,(5):39-41
<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产出的极大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然而,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人类活动影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正面临多向度威胁。旅游作为生活之外的高层次自我现实需要,在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碳排放足迹增加等诸多显性矛盾。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视角辩证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其生态意识对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高校生态意识教育实效性不强、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缺乏、生态保护知行不一等现实问题,提出从高校导向性显性教育层面、日常化隐性教育层面两个维度探究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及养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