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岷峰 《群众》2023,(2):19-20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将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并通过科技创新这一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小微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之一,数量众多,创新动能强,市场反映灵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数字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的升级版,是新时期实现小微科创企业目标、解决资金困难的有效路径。数字科技金融融合了数字技术与科技金融。  相似文献   

2.
周源 《北京观察》2023,(4):38-39
<正>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人才及团队培养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江英华 《今日浙江》2012,(15):18-19
我省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杭州市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有了更方便的途径。日前杭州市推出了“平台使用消费券”,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利用科技平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4.
张宁 《群众》2022,(4):29-30
<正>作为全国百强县前三甲、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张家港市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全国首创“企业创新积分制”,采用指标量化的办法对企业创新行为按类打分,将积分结果与政策兑现、荣誉表彰、人才房补贴、金融支持等挂钩,有效破解科技创新“评价难”“申报难”“兑现难”等现实困境。目前,企业创新积分制已在全国5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试点推广。以“量化”方式建立企业创新评价体系,以“集约”方式推动科技支撑政策集成,以“数字”方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科学技术已然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创新的浪潮中,我们要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沈阳未来发展的旗手,是沈阳企业不断进步的推手,是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城市的抓手。为此我们应该以多措并举,来提升创新主体活跃度;以资金、政策的倾斜,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以加强财政投入来保障和支持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一、财政政策(一)综合政策1."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等省级科技计划专项,支持非公有制科技型企业发展。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采取无偿资助、发放科技创新券和后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甘发[2018]12号)2."安排省级专项资金,对能够有效组织国内、省内货物通过兰新铁路亚欧路桥运输出  相似文献   

7.
正一、制定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帮助企业抗疫情、强创新、促生产中的科技创新支撑推动作用,我局制定了《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强科技帮扶企业的若干举措》,对当前科创平台(企业)有序复工提出指导和服务意见,并从支持企业顺利复产、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指导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和优化科研管理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科技帮扶企业15条具体措施,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提振创新发展信心。  相似文献   

8.
凌峰 《群众》2023,(6):20-21
<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需要金融的助推支持。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自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支持科技创新被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9.
李军 《群众》2022,(3):43-44
<正>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稳定壮大实体经济。江苏拥有超过300万户的中小微企业、超过90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江苏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要稳住这个基本盘,必须发挥好金融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统一战线》2011,(11):70-70
今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委统战部实施“三色”工程,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开展“红色理论”教育工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注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二、开展“绿色发展”支持工程。积极为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贡献,把节能降耗、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发展”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赣府厅字〔2022〕118号2022年12月1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关于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此件主动公开)关于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省战略,推进全面建设创新江西,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快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切实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题,促进创新创业加速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章娅 《乡音》2014,(2):26-28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高瑞华委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深化我省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三点建议:一、真正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聚集;加强以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推行"政银担""政银保""政保贷""税贷通"政策,以银政合作、银保合作、企业互保、银税互动等方式,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省内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
张乐夫 《群众》2012,(3):14-15
科技创新企业是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企业,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以来,我省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脱颖而出,蓬勃发展。目前,全省科技创新企业数量近3万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3万亿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晋政办发〔2023〕9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部署,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科创团队及企业入驻支持政策措施》《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措施》《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产业落地支持政策措施》《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措施》《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公共服务支持政策措施》等5个配套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
林菁 《北京观察》2020,(8):32-33
以科技创新引领金融创新,用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努力建设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路径。北京市历来高度重视创业投资的发展,采取了财政资金引导、实施风险补贴、加强资本对接等一系列措施,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壮大,引导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中具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属性的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金融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和推动力.各级各部门应把科技金融创新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完善政策性担保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JNCR-2014-0010015济政发[2014]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济南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12月10日济南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经济融合,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制定本政策。一、支持企业科技创新1.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经市政府主管部门推荐,新获批国家级重  相似文献   

19.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09,(14):18-19
近几年来,我省围绕“标本兼治、保稳促凋”的总目标,以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发展驱动力,共建创新载体,全力打造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工业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通过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整合,我省已创建了6个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2个行业创新平台和5个区域创新平台,科技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0月10日)沪府发[2017]7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更好地服务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发展,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现就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