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求知》2023,(5):62-64
<正>强化“四个导向”推动调查研究走向深入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善于从价值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四个维度共同发力,深入实际察实情,系统梳理获真知,科学决策收实效,力戒“调研秀”“问题秀”“成果秀”,促进调查研究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一是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相似文献   

2.
周银珍 《求知》2023,(7):21-24
<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的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所在。没有人民至上就没有民心,就没有“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中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新的执政理念,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明确的动力源泉、鲜活的实践要求、确切的奋斗目标和永恒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3.
上官酒瑞  王洁 《求知》2023,(2):25-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以人民为中心”与“发展思想”两个关键词构成,前者即“人民至上观”,是党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后者聚焦于“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其基本意涵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适应新的使命任务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民至上”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首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坚守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至上论”,对唯物史观作出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就“人民至上论”的理论基础而言,以“人民至上”取代“资本至上”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守正创新,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以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源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其理论内涵来看,“人民至上论”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来自人民”的具体化定向、“为了人民”的现代化追求和“造福人民”的民生福祉导向。在价值旨归上,“人民至上论”始终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立足人民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第一个坚持”,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人民立场的赓续与传承上的。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造福人民、必须牢牢植根人民。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6.
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陈云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他主张人民群众利益至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和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研究和宣传陈云的执政为民思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依据政策转变和时代命题,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回顾相关学术成果可见,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定位、意义、内涵、目标和路径等方面,阐明了党和国家关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框架,回答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构建,回应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变革需求的时代挑战。与此同时,在本土理论构建和经验建制方面存在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路径有待整合、理论深度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学界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指导思想、话语体系、历史文化、国际经验、现实问题、前瞻视角六个方面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强 《理论导刊》2000,(11):34-35
自戊戌变法开始启动的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群体至上”、“权力至上”和“胜者至上”等传统观念的制约作用尤为突出。   一、“群体至上”等观念的实质   “群体至上”是以群体为本位,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从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从“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等古训,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新格言,都打上了“群体至上”的烙印。“群体至上”是在小农经济、血缘宗法制度和封建专制政治的合…  相似文献   

9.
<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坚守疾病防治第一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打退病魔,他们用大爱和责任守护人民健康,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深刻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就在你我身边——中国医师。  相似文献   

10.
抵御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呈现历经风雨却始终充满活力的面貌。基于历史性、整体性视角,从组织理论的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敢于斗争的风险自觉”“高效权威组织领导”“灵敏应变的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党成功防范各个时期重大灾害风险实践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展望防范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前景,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1.
晁辛宁  王健 《学理论》2023,(4):75-7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关键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践行“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即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统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指引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改革勇闯“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先进政治文明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强调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内在契合性,为新时代破解中国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社会治理的始终,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和完善“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价值观的人民性刘重阳,许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价值观的主体问题,也是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即谁是价值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的问题。纵观邓小平伟大的一生,“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利益至上”,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问题,这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革命”的逻辑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清晰呈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脉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继续书写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刘宗劲 《求知》2022,(5):30-32
<正>2021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谈到“两个确立”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时,重点讲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和强烈使命担当”。作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意识到践行人民至上和群众路线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的有效联结点在于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人民情怀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7.
柯健 《求知》2009,(7):8-11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劳动保障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精神实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四个自信”是一个整体,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逻辑和价值逻辑。只有把“四个自信”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的总体性视域中,才能正确把握“四个自信”的逻辑理路及其核心要义。“四个自信”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基础之上的实践自觉,其真谛与要义在于推动和引领当代中国实践,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社会主义文明的范畴,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坐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在严格的意义上,“四个自信”就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的自信: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中国理论是中国人民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制度是用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朱贞 《理论导刊》2023,(1):16-21+42
人民性是“国之大者”的本质属性。“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形成,是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情感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是以人为本。从价值依据、工作指引、评判标尺、动力源泉等向度考量,人心向背论、人民幸福论、人民满意论与人民力量论揭示了“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多维内涵,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要义是人民至上。从实践指向看,践行“国之大者”,最紧要的是“为民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为民造福的政治立场,练就为民谋利的过硬本领,理顺为民尽责的辩证关系,强化“我将无我”的精神境界,努力锤炼担当之责、增强担当之能、拓宽担当之法、筑牢担当之基。  相似文献   

20.
毛全华 《求知》2022,(3):44-45
<正>开展社会公众应急救护培训是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天津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群众性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列入20项民心工程,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共完成培训33000人。但面对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形势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守护的现实需求,无论是公众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率、社会救护员的培训取证率,还是应急救护设备的配备率等还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