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22):55-55
选好先进典型。典型经验是具有代表性的经验,也有“标本”、“表率”、和“楷模”等涵义。选典型,就选那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得好、对全局工作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典型,切忌虚假典型。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来,昌乐县委在选树、宣传典型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先后选树、宣传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后,县委宣传、组织部门对红河镇清泉村党支部书记吴经三带领清泉村党支部一班人开展党员联户帮扶活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行民主管理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事迹进行了深入调查,把他作为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典型,采写了长篇通讯,摄制了电视专题片,在“七一”前后,集中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保德县委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把党建“855工程”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抓手,紧抓不放,卓有成效。一、八大机制强两建近年来,我县以“三个文明”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行八大机制,不断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了农村“双强”书记的选拔培养机制。通过实施“双培”工程来培育“双强”书记,即:不拘一格选人才,把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直接培养成村支部书记;通过请回来集中培训、走出去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把现任村支书培育成“五个新”…  相似文献   

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需要楷模。长江大学在对大学生典型的宣传中注重建立两个机制,即典型的发现机制和典型的推广机制。通过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对先进典型的发掘和培育;创新方式,增强典型的亲和力、感染力;准确定性,把握突发新闻中典型宣传的主动权;推广典型,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联动;弘扬精神,不断强化典型引路的效果等做法,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十七局集团公司是国家一级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其前身是铁道兵第七师。近些年来,集团公司坚持选树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企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先进典型的高尚品质、奋斗精神,不断激励公司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使企业全面发展,实力显著增强。集团公司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连续15年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公司党委认为,在先进典型身上,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沧电好人”选树标准,健全“好人”培育机制,大力弘扬“好人”文化,持续擦亮“沧电好人”企业品牌,为助力沧州“好人之城”建设、服务社会民生做贡献。明确评选标准拓展“好人”精神内涵,以个人品德为基础,突出“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创新创效、道德修养、社会贡献”五个方面,聚焦“践行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建功、引领社会风尚”三项表现,明确“沧电好人”评选标准。  相似文献   

7.
“典型引领”与“底线约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两种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和工作方法。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当前都呈现出“典型引领”多、“底线约束”少的状况。要想真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高校既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要重视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约束机制建设,二者不能偏废。只有抓好两端,带动中间,才能最终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落实胡总书记的要求,迫切需要有千千万万个代表时代方向和精神的正面典型来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树、总结、宣传先进典型上有所作为,发挥先进典型的启迪、教育、感召和激励效应。在新的形势下抓好典型建设应当做到六个必须:  相似文献   

9.
通过先进典型的培育和示范,引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是我国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各条战线选树的先进典型,已然成为改革开放的"推进器""信号灯"和"辐射源",为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动引领。但是,这一时期的先进典型培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新时期先进典型培育提供了重要镜鉴:要选树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对改革开放的正能量,切实保障并维护好先进典型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申传兴被丹东市老干部局树立为三型(奉献型、学习型、为民型)离休干部,成了全市老干部的标兵。他所在的标牌小区已由脏、乱、差的落后小区建设成为全市安全文明小区典型,我由此思索一个问题:“他以什么为纽带,用个人的先进带出了集体的先进?”我找出的答案是:他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创建出一套群策群力的基层民主机制,他本人就在这种机制的运行中发挥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突出作用。具体点说,他在小区的建设中创建了丹东市的三个“第一”,设计建立了党内党外的三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石玉良  赵国宇 《党史博采》2009,(10):51-51,53
典型事例一,一位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对支部书记说:“我是群众选的,你是党员选的,以后你就管好那几十个党员,村里的事情我来管,你就别问了!”  相似文献   

12.
各地传真     
嵩县创先争优四策并举抓典型 为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嵩县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典型:一是标树典型。县委坚持每周组织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并深入相关单位指导活动开展,发现、培育、总结、提炼先进典型。二是宣传典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郑煤集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三贴近”原则,在职工中选树了一批职工群众看得见、信得过的先进典型。先后推出了“感动中国百佳矿工”冯会军、“河南省第二届十大敬老楷模”陈相娟、荣登七月份“中国好人(孝老爱亲)榜”的张红霞等市级以上先进典型120多人,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郑煤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李雪 《实践》2008,(6):45-46
为不断探索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积极构建“融人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新机制,中国兵器北方重工集团在党组织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实现“三个融合”、创建“四个机制”、发挥“五个作用”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当前,哈尔滨市村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治理方面存在“政治引领能力弱化,治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制度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升”“激励保障体系不完善,治理内生动力亟待增强”“后备党员人才匮乏,治理干部储备亟待增加”等问题。创新优化“选培育”机制,提高治理素质能力;健全制度化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机制,激发治理内生动力;建立后备干部“选训”机制,增加乡村治理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公司西宁车务段在创建“党组织安全屏障工程”中,开展了“练硬功强素质筑安全屏障,创诚信展作为作技术能手”活动,并在创建目标上求深化,将“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强化机制创新意识、强化安全关键点卡控、抓好先进典型选树推广”的工作思路,贯穿在创  相似文献   

17.
先进典型鲜活地体现价值观,是生动的学习教材。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以选树学习先进典型为着力点,突出先进典型故事性,由职工身边的人讲述职工身边的事,以故事教育职工、感召职工、带动职工,示范引领带动,不断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感染力,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公司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18)
正先进模范和典型是企业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的优秀代表,是企业文化的形象化。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养,发挥好先进典型和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器和催化剂,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重要载体。一、典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重大回顾历史,我国的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创业史、英雄史。在为祖国不断输送能源的同时,于不同时期选树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时代楷模,为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典型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影响力正在不断弱化。其现实原因主要在于先进典型在价值观上认同度不高;先进典型的宣传不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先进典型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市场化、政治化、娱乐化解读;先进典型的激励措施普遍缺乏等。只有我们能客观看待这些不利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树立先进典型重视时代性;宣传先进典型重视示范性;学习先进典型重视现实性;保障先进典型重视持久性,才能使新时期先进典型影响力得到保持和弘扬,使典型的力量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廉政瞭望》2012,(16):10-10
党报提“三公”公开后的四点期待 截至7月24日,已有98个中央部门公开了去年决算和“三公”经费情况。《人民日报》刊文称,人们对“三公”公开有更多期待:“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标准不明,导致一些部门花钱超支;统计没有统一口径,公众无从监督;期待进一步明晰概念、明确标准。部门之间数额相差大,期待建立互动机制,回应疑惑。规范是公开的目的,期待建立针对具体人的约束问责机制,公布典型案例。地方接待任务繁重,期待其如实公开,加以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