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日本近代的变革发展, 并非一味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技术, 而是将日本已有的传统文化核心和当时世界各国先进的制度、技术吸纳融合, 将“兼得”思想运用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兼得意识”影响了近代日本道路的每一步发展, 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而积极的作用, 成就了日本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东北近代知识分子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形成并发展的。自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日本一步步成为侵占东北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自然成为东北知识分子关注的对象,同时东北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与日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代中日关系对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变化都有着巨大影响,在对日关系方面,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动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考察东北近代知识分子对日本认识的形成与变迁,从中既可获得可资借鉴的历史教训,同时也可获得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5.
伪满洲国建立初期,报纸的文学副刊作为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园地,反映出了东北文学的基本样貌。伪满初期东北文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揭露黑暗现实、唤起青年奋起反抗为主题的进步文学,二是迫于日伪统治集团高压政策的以通俗写作为主的附庸文学。二者以不同的思想和艺术,共同形成了不乏进取而又稍显杂乱的文学局面,不仅使沉寂冷清的东北文坛呈现出一段短暂的"繁荣",而且由此缓缓拉开了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大幕。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学是20世纪日本文坛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态,因此日本学界对其理论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论争不断。本文从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产生的源流出发,在梳理日本大众文学源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大众文学与日本的“近代”、“文学”等概念确立的内在关联。日本近代社会促成了大众文学的发生,而大众文学也起到了塑造日本国民精神与素质的重要作用;日本文学的近代性孕育于大众文学,而大众文学也承载了日本近代文学独特的生命力。至少在源流上,在日本是不存在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之分的,二者的对峙图式只是其发生的一种建构而已。 相似文献
7.
8.
试论英国在缅甸的早期殖民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85年底英国最终吞并缅甸后,在宗教方面,采取了所谓的“中文化”不干涉政策;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和“金字塔型”的行政体系;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单一制”的经济掠夺模式;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世俗化”的殖民文化政策,笔者认为英国殖民者对缅甸采取的各项殖民政策导致了缅甸社会的畸形发展,这也是导致缅甸独立后社会发展及其缓慢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散文尤其是他的后期散文, 明显地受到了英国随笔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所身践力行的“ 美文” 理念、在闲适中真诚地与读者交流的“ 谈话”风格, 以及幽默睿智的叙事品格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更是现代足球的摇篮。足球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英国文化中渗透着浓厚的足球元素。潜移默化的足球文化与大众深厚的足球情结,使足球成为一项炙手可热的产业。因此,英国足球也从俱乐部的业余性娱乐活动逐渐走向了由俱乐部经营的职业化运动。毋庸置疑,正是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规范化的市场运营才使之成功地实现了高端产业化,英格兰文化也因足球而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大众文学是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确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近代大众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大正末年到昭和十年(1935),作家多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实质是通过文学的方式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大日本帝国的历史的再发现;第二时期,昭和十年至1945年战败,作家大多表达了作为大日本帝国国民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体现了日本知识阶层的国民化,这一时期的《宫本武藏》更被认为是日本国民自我的确认之作。然而,从战时的《宫本武藏》到2010年时代小说《天地明察》的畅销,我们仍能透视出内在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保险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的这一行业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在WTO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各国从1996年底开始实施保险市场的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面对这种形势,东南亚各国对本国的保险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东南亚保险业改革的经验在许多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老挝古代文学的三大特征,即:外来文化特征、地区和民族特征以及宫廷政治特征,认为老挝古代文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对老挝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纳税人居民与非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税制模式、征税对象、费用扣除、税率的比较等方面对中国与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优点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东伊斯兰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埃及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成为西亚北非地区最早着手现代化的国家,亦是该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埃及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埃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轨迹,总结其现代化进程所面临诸多挫折困难的原因、教训和启示,有利于我们认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多元化和公民化等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为中东地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方面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日文学虽然同属东方文化圈,而且日本文学从古至今深受中国文学影响,表面看上去十分相似、相近,但是,两国的文学观念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直接表?在“三言二拍”与“好色物”的文学作品里,同时也影响了两国作家的经历与命运。 相似文献
17.
悲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描绘人们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描绘美好正确的东西受到摧残、失败或者毁灭。它强烈地激起人们悲哀、愤怒的情感,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20世纪80年代,悲剧意识开始重返越南文学创作舞台,为文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由于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生活变得丰富、复杂、紧张起来。正是现实生活中充满悲剧色彩的典型矛盾与冲突打开了作家们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菲律宾文学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中国有选择性地翻译、简介菲律宾文学名家名作;中期是菲律宾华文报刊与中国的报刊共同关注"菲华文学";后期是对菲律宾文学特别是菲华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菲律宾文学的总体性介绍;对菲华文学的宏观论述;对菲华文学与中国文文学学关系之探究等。随着时间的迁移,研究逐步细化,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研究整体上重"华文"文学而轻"非华文"文学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以新白话文表现泰国社会生活和华侨华人心路历程的泰华新文学萌芽,迄今为止已发展演变了80余年。本文尝试以新的史料和历史评述,对泰华新文学的嬗变做出符合文学事实的分期,发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断裂与沿续,以此作为探讨其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特殊性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目前在国内作为热门学科发展得非常快。然而,由于该学科是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上各自发展,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统合与交流,致使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十分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与方法问题。以日本文学研究在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中日比较文学之未来———方法论为议进行阐述,可以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