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6年前的夏天,我曾收到由中央军委张爱萍治丧办公室寄给我的有关将军逝世的讣告。张将军的讣告很特别,是一张可折叠的书页,共4页。正面第一页是一帧张爱萍上将晚年照片;背面末页是影印的将军生前手迹:“门对青山一老榕,风霜雨雪尤葱笼。岁月如流沧桑变,顶天立地傲苍穹!”这是张将军1992年秋天书写的。第二页上无内容,第三页上印着一方“张爱萍”的朱文印,但另夹着一张素笺,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13,(5):19-19
岁月如河,静静流淌。多少记忆、多少青春随着岁月流逝,但永远萦绕心头的,总有雷锋那张年轻的面庞,灿烂的笑容——一个微笑,如此永恒:一张笑脸,永如明灯。  相似文献   

3.
艾迪 《党课》2011,(15):105-107
一所中学召开家长会,结束的时候,校方发给每一位家长一页纸,家长们原以为是孩子的成绩表或者是注意事项什么的,没想到却是一张“环保提示”: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思想与著作研究》,是我的学生杨洪章和他领导的滨州学院李大钊研究所几个年轻教师合写的。他们为什么要研究李大钊,这跟我还有点关系。1988年,杨洪章到我这里做访问学者。对李大钊进行过初步研究。后来,他还继续研究.时常参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由于他逐渐担负了行政领导工作,不可能有更多时间从事研究。为了培养青年人。他与有兴趣、有志向的教师一起.在滨州学院内建立起李大钊研究所。虽然该研究所2005年底才成立。但由于大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元朝书法界有“南赵北康”之说,即浙江吴兴的赵孟兆页与康里国人康里子山。康里国在今咸海北岸,属南俄草原,当时为元朝所统治,康里子山曾在那里学习汉文书法后又考入内地做官。据元人张灿、陶宗仪等人所记,当时人称“南赵北康”为“二公才名盖当世,片楮纸传播如王圭璋”。这两个人学习书法十分刻苦、终老不停笔。赵孟兆页一日临碑可达一万字,而康里子山可临碑三万字,而且未尝以力倦而辍笔。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为象形文字,又有真、草、隶、篆各体。久居中原的汉族人学书法尚需多年努力,更何况是南俄罗斯的康里人。正是汉文…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张均兵方增泉沈传宝“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沉重的一页。“文化大革命”史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开始于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文化大革命”史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在1996年——“文化大...  相似文献   

7.
走进大港油田采油一厂二队队部,文化走廊里一张张反映员工工作生活的照片引入注目。其中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卜,一名年轻的女工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扒拉着算盘。照片上的人叫马月娣,是计量站上的采油女工。提起这张照片,不光马月娣本人,就连周围的同事也为之自豪:1982年采油厂开展了“百行百业创一流”活动,马月娣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认真的态度,荣获了“百万项数据无差错”行业能手荣誉称号。当时采油厂为能手们留下了珍贵的纪念——给每位能手拍了一张工作照。  相似文献   

8.
博古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时还不到25岁,很年轻,长征的时候博古也就是二十八九岁的样子。这样一位年轻的领导者,当然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思虑还不够周全。到了遵义会议的时候.就有一个更换领导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发展观对于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化、提升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地位以及在实践中增强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自科学发展观命题正式提出以来,其科学性问题引起了学界部分学人的关注.他们从规律性要求、客观性基础、思想内涵、价值理性及综合性视角等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从总体上看,这一研究还很不全面、具体和深入,缺乏系统论述和深度研究的专门成果,后续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郭金凤 《前线》2010,(10):I0090-I0091
他个头不高,一双大眼睛里透着坚毅与执著。 他年龄不大,是北京援建什祁企业中最年轻的前线指挥。 他就是北京住总集团什邡援建前线指挥张中亭,2010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从近代历史地理学的产生、发展到现在,其在研究方法、学科理论方面已经日臻成熟,其与历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对历史学的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史学界研究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关系的论著不算少见,而研究历史地理学与中共历史学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少见.本文就历史地理学产生的渊源、背景,研究方法以及与中共历史学研究的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天边传来轰鸣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驾驭歼-15战机出现在预定空域。航空塔台内,一双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无尽的思念     
时间如光似电.不知不觉又到了8月份、当我顺手撕去7月份最后一页日历时,一张去年8月13日的旧日历蓦然映入我的眼帘。上面一行字更是赫然写道:“这天是柏林叔叔的忌日,悼念!悼念!!悼念!!!”。显然,这是儿子放的。什么时间放的?儿子告诉我,新台历买来的第一天,他就将这页日历夹到里面去了。  相似文献   

14.
<正>1958年,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命名其为“八一型”计算机,并风趣地为它起了个小名“有了”,寓意中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的伟大变化。2002年,当通用高性能CPU芯片“龙芯1号”流片成功时,它的意义不亚于“有了”的产生。从这一刻起,我国的计算机有了“中国芯”,我国的计算机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翻开这一页的,正是当时年轻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如今的二十大代表胡伟武。  相似文献   

15.
拒贿     
夜深了,房管局局长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开了门,一张年轻的笑脸出现在局长夫人面前:“大姐您好,我是房管局的宣传干事小张,局长在家吗?我来看看他!”说着,扬了扬手里拎着的两条大鲤鱼。  相似文献   

16.
河南南阳市政协一名年轻的副处级干部于三年前请缨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官”。三年来,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毅力干出了名堂,得到百姓的称赞。他就是南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宛城区黄台岗镇张典村党支部书记李强。  相似文献   

17.
兄弟     
2003年9月1日,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张鸿涛将弟弟张鸿雁送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如果说这一天是他们兄弟关系的一页全新封面,那么掀开封面,里面埋藏的却是令人心碎却又让人庆幸的故事.故事还得从四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8.
把握今天     
时间如白驹过隙,昨天的日历被我们一页一页地撕去,抬眼望窗外下落的夕阳。我们在告别昨天的同时,迎接的是新的一天。逝去了的昨天,已成为我们生命里一张黑白的旧照片。粗略一看,朦朦胧胧,细细想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3,(5):59-59
据3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潘建伟是中国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方面的年轻专家,颇有建树。他讲了两个小故事":这是我在国外碰到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奥地利山区度假,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搞量子物理研究工作,她居然非常有兴趣,还说读过我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1948年4月1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张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主持召开会议的照片。照片上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中央,与蒋介石仅两人之隔的一张小条桌上,一位女速记员正埋头记录着蒋介石的讲话。这位年轻的女速记员,就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中央的红色情报员、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沈安娜。近日,笔者有幸见到沈安朔15的女儿,聆听她讲述母亲的“潜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