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其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的核心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到经济领域,同时也是涉及到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事关全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黄刚 《理论研究》2013,(2):74-80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的取得是以科学理解"计划与市场"这对基本范畴为前提的,以此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曾培炎 《求是》2012,(11):10-14
今年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回顾总结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思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与现代产权制度;加快市场体系和市场体制建设,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创新高效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综合配套改革理论等诸多方面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2,(9):25-26
首先,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其次,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沈宝祥在8月6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和思维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传统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目前,这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或隐或现地存在。比如,把市场经济体制看成是外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展多样性中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发展的模式是多样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等五大特点。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力量。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水平,关注环境问题,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我国将为人类文明及其多样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法定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骏 《探索》2004,(6):112-116
"十一五"期间"是重庆巩固和发展过去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基本消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制约和影响,把基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到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是集中力量解决、消除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体制障碍,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以及对外开放的变化进行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在"十一五"期间,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市思想,以重庆现实为依据,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建设性、规范性、协调性、系统性、创新性为出发点,充分借鉴和吸纳成功经验和前期研究成果,从国企改革、所有制结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体系改革、人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重庆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1.
李森 《发展论坛》2003,(11):37-3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实质就是政府把那些本来属于市场的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权力”交还给市场,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深化市场化改革,关键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使政府在制度转型、体制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从一些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来,而集中履行其核心职能。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陈睿 《前线》2008,(7):40-40
2008年5月28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8”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与模式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系统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深入阐述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与未来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等重大问题。纪宝成、刘国光、吴树青、卫兴华、洪银兴、陈东琪、马晓河、贾小梁出席主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3.
闫方洁 《求实》2013,(8):68-71
"社会主义原罪说"曾一度盛行,它虽然片面但却客观指认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困境。通过反思苏东发展模式,不难发现,低层次的生产力与扭曲的公有制关系、过度集权的上层建筑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群众等三对矛盾,构成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障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找到了化解"三大困境"的途径,较为成功地超越了"原罪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获得的成绩和经验极大地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宝库。它从理论层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体的认知,从实践层面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重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蔡常青 《实践》2009,(2):15-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最具突破性、创造性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大价值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5.
《党的文献》2012,(4):23-36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国道路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选择”,讲我们党的成立和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中国道路的开端;“奠基”,讲毛泽东思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奠定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讲邓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讲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党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发展”,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通过这五个部分,希望把我们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发展关系讲清楚,把这条道路的内涵和实质讲清楚,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的道理讲清楚,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孔昕 《湘潮》2014,(10):10-13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进行的一场带有根本意义的体制革命。邓小平是这场革命的奠基人。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对计划与市场以及这两种经济体制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国情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系统辩证法的独特方式抓住和论述了影响全局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了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谐结合的对立统一论,为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建立中国新型体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力图开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观点,户籍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我国形成了以控制人口迁移为基本特征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管理制度,是由当时的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城乡分隔、管得过宽、限制太多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障碍,有必要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李美玲 《湘潮》2013,(9):29-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世界的东方开启了一条崭新的中国式发展道路。作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国繁荣富强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