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海大学成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革命干部的一座洪炉。她在民主革命时期存在的时间虽不足五年,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我国民主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上都留下了灿烂的一页。邓中夏在上海大学担任校务长的两年期间,为了上海大学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坚持多措并举,实现了学校工作的规范有序;凸显学科特色,活跃学术氛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领学校走向卓越;带头扶贫济困,帮助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使上海大学由一所"貌不惊人"的弄堂大学迅速发展为知名的"红色学府"。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上海大学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素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之称。陈独秀对这所革命大学,倾注过心血与关心;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上海大学也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1922年,一所新型的大学在沪滨崛起。由国共两党共同举办,共产党人为主主持的上海大学,是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前所未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园地,反帝爱国运动的堡垒。许多优秀人才在此脱颖而出,在浦江潮中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话剧。收拾烂摊子1922年春时,在上海闸北青岛路(后称青云路)的弄堂里,有一所私立的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简称东南高师),仅有学生led多人,校舍与设备均极简陋,是典型的弄堂学校。这个不起眼的大学,一时间竟引起轩然大波。那是开学不久,校长竟携全校学生的学膳费,溜到日本去了。学生愤而向法院提…  相似文献   

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4):63-F0003
1922年10月23日,国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成立。1922-1927年的上海大学,作为南方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培养我党及中国革命人才的高等学府,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革命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改革开放后成立的上海大学,继承二十年代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办学传统,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18):51-51
龙大道,名康庄,字坦之,侗族,1901年出生在贵州省锦屏县茅坪镇茅坪村。1919年,就读于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6月参加了武汉地区爱国学生运动。1922年冬,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聆听李大钊等人讲学,接受马列主义革命理论。1923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决心找到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改名为大道。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3日是李硕勋烈士的百年诞辰纪念日。李硕勋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1921年他与阳翰笙等人共同发起建立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时,他已经“初步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信念”①。他从入团的那天开始,就以坚定的信念——永远跟党走,投入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事业中去。跟党走,大熔炉内学真理1922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军阀政府通缉后,李硕勋离开了四川,年底到北京弘达学院读书。1924年春,又从北京来上海,考入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是国共合作、共产党人为主主持的新型大学,主持学校日常行政工作的是…  相似文献   

7.
3、青年的导师共青团领袖1924年8月,任弼时从苏联回到上海。开始,任弼时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到上海大学任教。上海大学当时是在我党具体指导下的一所革命大学,有教师40多人,其中有许多知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知识分子,如瞿秋白、张太雷、李达、蔡和森、萧楚女、恽代英、沈雁冰、郑振铎、田汉、周建人、彭述之等,任弼时是其中最年轻的教师,年仅20岁。在上海大学期间,任弼时在中国共产党早期负责人瞿秋白任系主任的社会学系教基础俄语。当时,由于向往俄国的进步青年多,他们学习俄语的热情很高,刚从俄国回国的任弼时很快就成了进步青年的良师益…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短长     
游宇明 《廉政瞭望》2005,(10):53-53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科学家,今年已经92岁,依然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他最初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的组成部分)当校长。调令是邓小平亲自签发的, 邓小平专门写了一句话:“这个人的任用不受年龄限制。”上海市有关领导对他的要求是:“不能辞职”。  相似文献   

9.
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迫害,被撤销了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等所有职务。这年冬天,他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调回上海,“接受审查,听候处理”。他虽身处逆境,依然对党无限忠诚。一年后,组织上派他担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互济总会是党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来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一个革命的群众组织,需要与多方面打交道。而邓中夏曾担任过上海大学校务长,领导过上海工人运动,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同敌人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缉拿的对象。邓中夏出面领导互…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有6个弟妹,他的大弟、三弟和五弟即瞿云白、瞿景白、瞿坚白,都在他的直接引导下参加了革命,但他们的命运是不同的。瞿云白被捕变节瞿云白出生于1902年。在五四运动和瞿秋白的影响下,他和弟弟瞿景白都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在上海大学加入了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汀雷》杂志是二十年代大革命中,由福建汀州籍旅粤的进步青年学生,最早创办和最先引先进思想、时代精神到闽西的革命刊物。一九二五年冬,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原广东大学)政治经济系念书。一天,在广州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工作的朋友谢秉琼兴冲冲跑来找我。他是福建武平人,一九二四年我在上海大学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在国共合作背景下成立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与上海大学有着深切的历史因缘。本文钩沉在诸多革命活动中二者的积极互动,特别着重探讨了黄仁事件、五卅运动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上海大学的相互政治激荡。  相似文献   

13.
杨之华与瞿秋白都是我党早期领导者,两人相敬如宾,互爱互助,成为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杨之华,浙江肖山县人,1900年出生于一个趋于衰落的地主家庭,小名小华、杏花,别名文君、文尹、杜宁,很小就接触革命思想,树立了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1920年,杨之华由父亲作主与自小订亲的沈玄庐之子沈剑龙结婚。由于思想基础不同,婚后两人经常争吵,分歧日剧。1923年夏,杨之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这里接触了许多进步思想,认识了不少良师益友,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系主任瞿秋白。两个人的革命情缘由此开始。杨之华与瞿秋白初…  相似文献   

14.
综合 《党建文汇》2008,(3):18-18
1926年8月13日出生于古巴东方省比兰镇。他1950年毕业于哈瓦那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率领一批革命青年举行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武装起义,攻打古巴东部城市圣地亚哥的蒙一告达兵营。失败被捕后,他在法庭上发表了著名的自我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23日是上海大学成立90周年纪念日。1922—1927年间,上海大学由国共两党合作创立,在中共党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继承和宣传上海大学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与上海早期党组织和党的历史研究,由上海大学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协办、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和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承办的“上海大学与近代中国”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0日在上海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纵览》2005,(10):46-51
一 康生原名张宗可,又叫张叔平,还有个名字叫张绍(少)卿,是山东诸城县(现山东胶南县)人.1924年,他进入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化名赵容、赵云,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五卅运动时,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罢工委员会的工作,在运动中比较积极.不久,任上海总工会干事.1926年,组织上任命他为上海大学特别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主管上海大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瞿秋白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高层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年仅36岁。在瞿秋白36年的短暂人生中有颇多传奇,1923年夏,他到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并成为上海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出众的授课才能"征服"了在上海大学读书的一位土家族女生的芳心,随后,二人开始了一段短暂、传奇的婚恋。她与校长的精彩辩论慑服了同学丁玲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5日是王稼祥诞生90周年纪念日。王稼祥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中.同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三次在上海:第一次,1925年8月—10月在上海大学附中;第二次1930年3月从莫斯科回到上海,次年3月上旬离开上海;第三次,1937年3月从陕北到上海,同年6月离开。他能够发展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的历史上作出诸多重要的贡献,是同他三次在上海受党的培育、锻炼、考验和掩护是分不开的。王稼祥是在五卅运动后,于1925年8月来到上海,转入上海大学附中部高中三年级学习的王稼祥是安徽泾…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先后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上海大学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办也有着大力的支持,一批上大师生南下广州,参与校务管理,担任政治教官,或者入学深造。北伐后,叶挺独立团率先克复武昌,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在北伐军政治部政治训练班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通常所说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武汉分校在全国招生、校务管理、政治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与上海大学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缩影。经过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淬炼的一批进步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20.
陈明又名陈少微、陈明之,福建龙岩白土乡人.1904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陈明任书记。1928年12月,党中央通知保送陈明与周肃清一同前往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深造,这是陈明一段鲜为人知的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