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强国背景下需要建立起有关社会主义教育者(人民教育家)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从精神的生成与本体意涵为源头,分析教育家精神的根源,并观照教育的本质与行业特征,辨明教育与精神之间的本体关联与内在关系,从二者的规律着手阐明教育家精神的合理性来源与合法性依据。在认识这一教育家精神起源的前提下,明确教育家精神具有“学识扎实、学养厚重”“情怀深厚、修养大我”“灵魂高贵、涵养美德”“无私奉献、成就他人”四个方面的内在要求。据此提出教育家精神培养要沉入基层一线,在丰富的感性劳动实践中培育教师共情能力;重视全能教师,在专业与学科的理性探索中培育教师共创能力;塑造集体人格,在人到人类的精神境界跃升中培育教师共生能力。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尊重,表现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和宇宙关怀,其中渗透了一种能近取譬、将心比心的精神境界,就是消除物我、内外界限的和谐之美的一种审美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合为一体,从而体验到人的生命的真正价值,建立内外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的实现,需要在“乐”的境界中达到,实现有机体的动态平衡和自我发展与超越,把自己培养成具备和谐人格的现代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即在互相联系的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程度上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相属的认同意识和相应的实体单位。社区环境不仅仅是指街道、里弄或乡村,而是一定区域内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区域环境。因此要创建文明的社区环境,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必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密切配合,结成统一的教育整体。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以培养出教育者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4.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提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我国现有一千多万教师,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大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医务人员要搞好自身的医德修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修养方法。而社会主义的医务人员要在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实践中努力做到“慎独”,陶冶高尚的医德情操,就是一种加强医德修养的好方法。 “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特有的范畴。伦理学上所说的“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的条件下,能自觉地坚持道德信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共产党员良好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教师的劳动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因此,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学术上要有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人格上要有感召力。教师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它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不仅要正确塑造自己,而且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一代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下个世纪教育发展的战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  相似文献   

9.
(一 )共产党人要廉洁自律 ,堂堂正正做人怎样堂堂正正做人 ?就是要有自尊之心、廉耻之念、正义之气、自胜之力、“慎独”之德。1.要有自尊心。关键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做人起码是诚实善良 ,这是人格底线 ;而忠于职守 ,乐善好施就是中格 ;毫不利已 ,专门利人就是高格。一个人如果趋炎附势 ,吹吹拍拍 ,这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营私舞弊 ,损公肥私 ,这就玷污了自己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贪赃枉法 ,腐化堕落 ,这就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为人重人格 ,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就是要“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人格 ,这…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和改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吴木邓小平同志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设计,本着三个方向,两手抓、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上,总是反复强调培养“四有”新人,要讲国格、讲人格,要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要继承和发扬民族...  相似文献   

11.
高尚的“人品官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思想品质,是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人品官德”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既指一个干部的人格品行又指一个干部为官之德。实际上干部的人格品行表现在从政上就是官德。作为青年干部,其“人品官德”应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高的标准。把加强“人品官德”修养的基点定在提高自身素质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上,切实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才能确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才能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  相似文献   

12.
华夏民族在自己的独特生活实践中 ,通过观天察地 ,体物悟道 ,逐步构筑起“仁智合一”、“以德为本”的独特人格发展模式 ,从而与西方传统表现出迥然相异的风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的重构。文化的核心是人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应始终把现代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把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告诫我们:“要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政治课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转向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发展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政治课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调研能力、辩论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之目的。笔者仅就政治课教学中关于素质教育方式提出几点没见。一、善用“任…  相似文献   

14.
<正> 培养“四有”新人。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当前,就是要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使学生在学校两年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学有所得,健康成长,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有  相似文献   

15.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要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公民意识“就是国家主人翁感,就是对于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种觉醒的心理状态。”有的人认为:公民意识是“法律上的自主人格。”也有人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的法定地位的一种感觉、认识和态度。”还有  相似文献   

16.
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一个阶段,为此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理想在塑造现代人格的过程中,具有内在机制功能。共同理想在个体现代人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客观条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人格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其他教育因素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个性修养,树立崇高的威信,塑造良好的教师角色,在和谐的师生交往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多味文摘     
江泽民指出: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江泽民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而高度的精神文明,就包括高尚而充实的精神境界,包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9.
王颖 《工会论坛》2009,15(1):17-19
孔子的文艺观丰富而深刻,对于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具有超越性的普世价值。在当代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学会以艺术的方式给自己的心灵以调整、平衡和抚慰,进而平衡好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关系,从而保持自我身心的平衡和谐发展,进而达到成功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教师要做社会主义精神丈明的宣传者和建设者,为此,要坚守教育阵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奋斗终生;要教好书,育好人,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要积极参加社会上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