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汉武大帝》曲折感人的剧情,将人们又一次带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历史的足迹,思考历史的走向。这一类历史剧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借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汉武大帝》曲折感人的剧情,将人们又一次带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历史的足迹,思考历史的走向。这一类历史剧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借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汉武大帝》曲折感人的剧情,将人们又一次带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历史的足迹,思考历史的走向。这一类历史剧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借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汉武大帝》曲折感人的剧情,将人们又一次带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历史的足迹,思考历史的走向。这一类历史剧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借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汉武大帝》曲折感人的剧情,将人们又一次带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历史的足迹,思考历史的走向。这一类历史剧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借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并不精通中国古代史的人,我一边翻着《史记》、《汉书》,一边兴致极高地注视着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演绎进程。尽管从报章上看到了一些观众从不同角度对剧中的某些细节提出的质疑,但我却绝不怀疑它在总体上的历史真实。 2100多年前的那一段历史,浓缩为58集的巨作,其创作甘苦和社会影响,自然不是我等俗辈能作什么评论的。然而作为一个极普通的电视观众,通过自己的感官视角,也不能不为这个栩栩如生的汉武大帝波澜壮阔的一生而感佩、而振奋,不能不为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先辈而骄傲、而自豪。  相似文献   

7.
晓时在3月19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从康雍乾三部曲到《汉武大帝》,再到《贞观长歌》,历史题材的大型电视剧受到了普遍追捧。这或许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认同,大众对于与当今世道相类似的时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就是一种盛世心态。我国是否已经到了盛世?诚然,当前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对于历史上的伟人,应该怎样评说?凭只言片语就乱发议论,不顾历史处境就“指点江山”,……这是近段时间央视《汉武大帝》热播后引发的网民大讨论中的诸多倾向。在一些人的笔下,“汉武帝”被“改造”化了,历史的尊严受到亵渎。只有全面地深入地客观公正地了解真相,从专业的角度来把握汉武帝的一生,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鉴于此,本刊特摘编一组专业人士的言论,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汉武帝的。  相似文献   

9.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哪? 出了个什么人领导我们得解放? 一首质朴清新的湖南民歌,在整整一代人的心中荡漾,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使中国天翻地覆、开辟新纪元的历史巨人毛泽东是从湖南省的韶山冲走出来的。湖南可谓是人杰地灵,尽领风骚。司马迁在著《史记》时就断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它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临的实际的经济问题与马克思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了,那么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就必然要面对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坚持什么?发展什么?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曾几何时,一部小说《林海雪原》、一出京剧《智取威虎山》,使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家喻户晓。参军不到两年,却屡建奇功。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去追溯那段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们在组织干部学习赵紫阳总理《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许多同志提出“什么是经济效益?”的问题,在讨论中大家认识不一。您能否帮助我们澄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至少从戊戌变法后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文化巨人鲁迅更是一辈子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意见竟被湮没了。我手头常用的《辞源》、《辞海》、《现代汉语大辞典》:三部工具书里,竟没有“国民性”的条目,似乎新中国一成立,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然而,“文化大革命”中国民性中劣根性的大发作,却昭示我们,谁要忽视国民性的改造问题,谁就要遭受历史的惩罚! 那么,在经过改革、开放20年以后,中国的国民性怎样了呢? 一 国民性是什么?简言之,即全体国民言行中所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八、关于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那么,这一段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史学界有三种意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中,着重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和批判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错误观点,深刻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出发点。下面,谈谈我们学习的一些体会。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分歧的一个根本点怎样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这些问题有截然不同的回答,而这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集中体现在出发点上。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观领域,唯心主义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  相似文献   

16.
邱海平 《前线》2014,(4):12-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新思路。那么,什么是混合所有制?《决定》中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具有什么新的涵义?中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是什么?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什么原则,从而使这一改革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也是陈望道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进而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00周年。然而,陈望道在《新青年》杂志上海编辑部的身份却成了一个问题。陈望道是否真的做过《新青年》杂志的主编?他在《新青年》编辑部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历史的真相是:陈望道既不是《新青年》主编,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而是一个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正>抗战期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对中国抗战的胜利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习近平同志在7月30日关于抗战史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让我们翻开敌后游击战的细节,用历史说话。滴水穿石的战略众所周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文阐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必须采取广泛的游击战争。但游击战争究竟是什么,要怎么打,就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法治理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联?中国当下的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已远胜于古代,我们学习、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意义何在?其实,学习各种历史不外乎是为了察古知今、鉴往知来,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也是如此。从《中国法制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荣获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几千年浩瀚的法制史中,第一个有趣且意义深远的变化当属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中,总有一些经久不变的标志和特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党的峥嵘岁月的历史深处,找寻共产党人那些经久不变的标志和特质,让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