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在第二期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时,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那就是尽管与1990年第一期调查时相比,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但其职业地位、经济收入、参政程度反而下降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0%的抽样数据表明,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上海25—49岁年龄段女性在业率下降24.8个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与"70后"相比,"80后"女性受教育程度和未婚未育率明显提高,就业率"城升乡降"、性别差距有所扩大。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婚育状况和职业中断对"80后"就业率具有显著影响,而具有新时代含义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和在厦滞留时间相关,与年龄、婚姻状况和在外打工年数无关。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单独进行分析,考察性别如何作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流动妇女工资收入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从而得出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是解决收入性别差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福建部分的资料,从被调查者的受教育年限、父母对其教育的重视程度及被调查者个人的主观意愿等几个方面来描述和比较福州和闽南两个地区女性的教育状况,借助现代社会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对解决两地女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一直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女人成为男人或家庭的附属品。据统计,50年前的旧中国90%的妇女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妇女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妇女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明显改善。调查表明,如今,我国15岁以上女性人均受教育水平6.5年,比1990年增加1年,快于同期男性增幅。女性文盲率下降大于男性,男女受教育水平的差异进一步缩小。1999年,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在校女生比  相似文献   

6.
陶涛 《妇女研究论丛》2012,(5):17-22,35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调查数据,仅以妇女家庭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重大决策权为切入点,系统地将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分为自身素质、娘家撑腰、母以子贵、外界冲击和文化差异五类,并作为自变量逐类加入,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以此考察和比较各类因素的影响大小和显著性程度。结论表明,一些以往单独研究中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存在显著相关的因素在加入了各个方面影响因素后变得不再显著,而在本文所考虑到的所有因素中,女性的收入状况和居住状况(是否与婆家同住)对农村女性家庭重大决策参与权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强烈,夫妻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和各地不同的文化也对农村女性家庭重大决策参与权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纵向考察了近20年来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动趋势及特点。结果发现,性别观念总体上趋于现代与平等,但在社会分工与文化规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等性别分工观念有向传统回归的趋势,而在子女姓氏及财产继承等文化规制方面则渐渐摆脱传统的桎梏。相比而言,城镇女性的性别观念更为现代,农村男性的性别观念更为保守;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越高,性别观念越现代;但是,性别观念并未随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调查数据,仅以妇女家庭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重大决策权为切入点,系统地将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分为自身素质、娘家撑腰、母以子贵、外界冲击和文化差异五类,并作为自变量逐类加入,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以此考察和比较各类因素的影响大小和显著性程度。结论表明,一些以往单独研究中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存在显著相关的因素在加入了各个方面影响因素后变得不再显著,而在本文所考虑到的所有因素中,女性的收入状况和居住状况(是否与婆家同住)对农村女性家庭重大决策参与权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强烈,夫妻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和各地不同的文化也对农村女性家庭重大决策参与权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性别平等问题一直为中国政府所关注,中国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也自1949年以来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然而,收入的性别不公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1989-2006年间两性收入的特征、变化轨迹及差异的决定因素。多层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收入相当于男性收入的70-80%左右。形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纯粹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时序数据,借助ELES模型分析了2002—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服务消费结构变动状况,并对各项服务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价格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消费增长虽然很快,但在整个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却不升反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已经形成以餐饮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主的消费结构;居民服务消费额地区不均衡状况非常突出;居住服务、教育、交通、通信的需求收入弹性增加,饮食、文化娱乐、医疗和家庭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呈现倒U型,在收入水平较低时,中国城镇居民对这四种服务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服务需求表现出饱和状态。为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本文在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消除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是提高妇女地位的必要保证。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如果不考虑城乡和地区因素,中国初等教育(小学和初中层次)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近乎消失,教育性别差异突出地体现在中高等教育层次。中等层次(普通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中持续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且这种差异的削减速率相对平缓。就高等教育而言,两性之间的差异在总体表现出快速削减的趋势,但在女性中,有较大比例者接受的是较低层次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城市部分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性别差异。从整体上看,中国男性城市居民从事的环境友好行为少于女性,但女性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主要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行为;就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而言,男女的参与比例都很低。  相似文献   

13.
性别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运用性别敏感指标评估环境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环境范畴理解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并从生活环境、社会安全环境、资金支持环境和环境参与四个方面,评估外部环境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以及男女两性对环境资源的占有、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以期能够客观地反映目前中国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及其地区差异,为制定合理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史学家挑战了传统史学,不仅使妇女进入了史册,而且使“性别”(Gender)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析范畴。但是,女性主义史学在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存在很多争议:在解释妇女在历史上缺席的原因时,如何区分性别偏见与时代局限;在把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时,应该如何认识妇女之间的差异;妇女史学在颠覆使命完成之后,如何处理妇女史与通史关系等。思考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妇女史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分析了民国时期女子大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性别议题:女子大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性别角色之争、独身问题以及对贤妻良母主义的回应,通过反合并斗争对女性独立决策管理权的坚持,等等。  相似文献   

17.
戊戌妇女运动一开始就对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即用"男女差异教育形成论"抨击"男智女愚天生论",因而成为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中西早期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只是详略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差距.这就说明至少中西早期妇女运动的水平不分轩轾,西方学术界笼统地认为中国妇女运动远比西方落后是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应用教育性别平衡指数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在逐渐缩小,但男性的受教育程度依然显著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差别越大。文章分析了不同教育阶段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性别不平衡问题,并对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教育性别平衡指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