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3,(35)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的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规划水平,绿色发展城镇化;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0)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巨大,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和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分析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系统哲学的理论原理分析解决在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在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方面做出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3.
沈瑾 《团结》2010,(6):19-2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对未来城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的核心观点是希望利用城乡统筹来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目的是将农村的资源要素留在农村而不是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4.
俞淼 《理论导刊》2023,(2):58-64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优势互补、互促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两者深度融合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破解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难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加快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现实需要。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优质要素的带动,以解决乡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土地利用率不高以及资金缺乏等难题;新型城镇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乡村振兴释放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资本红利的坚实支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需要以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城乡“统筹联动式”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城乡“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城乡“协同高质量”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城乡“包容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积极稳妥地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L市市情,综合分析其发展概况,指出L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等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根据L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对策。如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动力机制;创新管理制度,优化整合配置;增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动性;多措并举,维护群众利益等,以此来促进L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从而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2)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规模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特色小镇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抓手,山东省在将自身由经济、人口和文化的"大省"向"强省"过渡的过程中,更应当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契机,通过坚持政策规划引领、突出政策重点、不断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优化政策环境来加强山东省特色小镇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不合理加之深厚的城乡二元结构历史根源使得我国城乡公民权利长期呈现出畸形的发展状态。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化阻碍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因此,分别对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化的形成渊源和具体表现进行了阐述,提出通过完善农村法律规范、循序渐进的土地改革、有限度的人口城镇化、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和城乡公民自身建设等途径来实现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  相似文献   

8.
纵观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城乡二元格局要走向城乡一体化,必须依托城镇化这一重要载体和手段,才能最终打破藩篱,成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转变之中。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程度直接相关联,城镇化主导将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供重要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有望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归纳现有城镇化的基本原理,提出用发展"飞地型城镇化"的方式解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过低的问题,以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基于一些中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的特殊自然资源禀赋,发展飞地城镇是切实可行的,且有成功的先例。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走出一条有别于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能源来承接地区产业转移,强化城乡二元结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对于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中西部贫困"三农"问题都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贾凯 《理论导刊》2014,(3):10-13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城镇化也存在"冒进式发展"现象、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科学等问题。其中,"城镇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比较突出,出现了城乡二元交叉管理、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度低、社会治安顽疾难治理、违章建筑难以清理、环境卫生状况欠佳、民生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解决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难题,应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公众参与治理机构、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此必须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要在就业、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使之成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支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的内在逻辑如何?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重要的问题。通过对2001年至2011年全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模型分析发现,由于城乡收入存在差距而向城市大量聚集的人口会导致城市土地扩张,人口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驱动力拉动政府的投资偏向于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要素更为集中的城市,进一步形成城市土地的扩张。为缓解二者的矛盾,我国城乡地区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自主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城乡互动的新局面,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的研究一直伴随着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对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发展中国家,城乡矛盾等问题尤为突出.我国西部地区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周边还存在广大的农村区域,其城乡关系具有特殊性.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城镇化过程,对于分析城乡互动关系在经济结构、空间增长、社会文化构成等方面的反映,研究其中心城区与周边村镇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津波 《理论导刊》2004,(12):38-40
在现实的国情下,城镇化建设成为缓解我国城乡就业的一个缓冲带。其途径在于完善市场机制,注重制度环境建设,把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小城镇发展与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三者加以整合,形成开放式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6,(9)
正【提案背景】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推进行动,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为人服务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大工业与大农业并举、大城市与大农村共存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显著,推进城镇化既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二者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我国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支撑不强,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政府应该在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城镇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带动战略,为城镇化发展构筑支撑体系;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推动城镇化和产业协调发展;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应该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农业的现代化构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动力;推动增强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城镇化发展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市管县体制已经难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从实践的结果看,只有那些工业化程度高、市辖县数量较少的地区实现了市县协调发展。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实现城市支持农村的目标。因此,加快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的行政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既是实施"省直管县"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面临着诸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