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史学意识与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早期神话的历史化铸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史官化特性。在史官化条件下,史学极其发达。随之而来的史学渗透在作家价值取向、诗学传统和通俗艺之中,为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发生准备了充足的主观与客观的双重条件。  相似文献   

2.
杨兴培 《北方法学》2013,7(5):150-160
制作好判词是中国古代为官执政司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判词发展,不但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朝代更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判词要进行规范评价、旁征博引,就有一个引经据典的叙事说理过程,从而使判词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不可违拗的说服力。古代判词的价值评价往往通过文情并茂的文学表现形式加以展现出来。对古代优秀判词加以批判地继承和转化,从而将今天的裁判文书写得更加完美,也会有利于今天的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法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法学体系内部各个分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也正日趋失调。应用法学逐渐受宠,理论法学渐遭冷落,尤其是法史学。要唤起人们的重视以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认识法史学的功能。本文把法史学的功能概括为:人文精神的教养功能、理论思维的训练功能、客观现实的干预功能,并进一步强调,法史学作为理论法学的一个分支。必须得到重视,否则,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10月15至16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律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辛亥百年与法制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论宋代中国古代法学的成熟及其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唐宋两朝尤其是宋代法学世界观、律学作品、判例法研究以及法医学成果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认为至少在法学发展方面, 宋代已经超过了唐代。中国古代的法律, 发展至唐代达到了最高水平, 而中国古代的法学, 发展至宋代方走上了历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梳理国内信息法学的研究方法入手,归纳现有的方法成果,并通过对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得出对信息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启示,从四方面探讨信息法学方法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2012,(5):191-192
<正>沉痛悼念我刊编委江伟教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奠基人之一、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公证律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杂志编委江伟同志,于2012年9月15日7时  相似文献   

8.
舒国滢 《法学》2012,(9):11-15
近年来,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本身是值得重视的现象。不过,随着法学方法论研究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有关"法学方法论"或"法律方法论"的译名之争,法学方法论研究对象与范围的厘定等等,均困扰着当下中国的法学研究者们。当然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这门学问在中国的推展是有价值的。然而,笔者的注意力并未放在上述问题之讨论上,笔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转型期经历了种种法律变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和人们的无所适从也十分明显.本文以历史法学派的方法论为基点,论述传统文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2月15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简称"双百"活动)组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双百"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双百"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胡忠出席会议。陈冀平主持会议并讲话。胡忠介绍了2011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学在概念分析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中国性质、中国品格和中国逻辑。也正是这样的概念属性,决定了中国法学在当代或者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困境仍然是一种现代主义困境。因此,重申并更新现代主义内涵仍然是中国法学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中国社会法论坛———完善社会法治,构建和谐社会”于2006年6月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学所以及部分高校等机构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和谐社会与社会法的理论创新”、“劳动法的完善与劳动合同法制定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立法完善”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环境法”等议题展开讨论。这也是法学所成立社会法研究室以来首次召开的大规模学术研讨会。一和谐社会与社会法的理论创新社会法是我国近年来在完善市…  相似文献   

13.
彭春凝 《河北法学》2005,23(4):112-115
在回顾以凯尔森为首创的纯粹法学的基础上,主要论及其成为行政法的方法论渊源,从五个方面延伸:一、经验的实质的方法;二、准立法者;三、法位阶说;四、法化;五、法律关系等,进而提出纯粹法学在方法论上对未来行政法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古代鬼故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传播经历了文史结合以及文史分离的过程,其传播特点是传播者以史官、文学家居多。在宋代以前,这些鬼故事直接显示当时的现实;宋代及以后,知识分子的理性思想成长较快,开始借鬼故事来折射社会生活,批判现实,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显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的起源与印刷术的应用紧密相关。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并在宋代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相近的印刷作品的特许权保护,但中国的著作权制度却晚于西方国家几百年。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传统的思想文化和权利意识,是中国印刷专有权观念没有发育成为现代著作权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近现代著作权思想和制度是在西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论断,本文从中国法制历史的实际出发,结合儒、法两家关于德治与法治的学说,介绍了以德化民的历史功用;同时,阐述了管仲以法治国的提出和法家法治学说的发展历程,指出法治工具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局限性。本文还着重介绍德法互补、共治的发展进程,以周初明德慎罚为德法共治的发端,以两汉德主刑辅为德法共治的发展阶段,以唐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德法共治的定型阶段,借以说明德法共治的阶段性和一贯性,进而论证德法互补、共治是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规律,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强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裁判医学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并在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以湘雅医学院裁判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为主线,阐述了裁判医学的演进,包括科学理论基础、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探求裁判医学在湘雅医学院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近现代法医学的缩影,并为中国法医学发展提供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9.
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刑法学中的被害人概念应当与犯罪学中有所区别。在犯罪论中,被害人对犯罪论体系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在刑罚论中,被害人因素对刑罚功能的发挥、刑罚目的的确立、刑罚的具体裁量也有极大影响。应当在刑法学领域加强对被害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