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的设立,开创了由国际法庭审判国内战争罪犯的先例。尽管该法庭的设立已十年有余,并且已经审判了一批罪犯,但是,时至今日,该法庭的合法性仍受到质疑和批评。本文对通过国际刑事法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依据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认为违反国际法是追究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的依据;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设立前南国际法庭的法理根据进行探讨,并认为国际组织暗含权力是联合国安理会设立前南国际法庭的法理根据,设立这样的法庭作为安理会的一项执行措施乃是源自于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而具有的暗含权力。  相似文献   

2.
论酷刑案件与美国国际人权司法林欣1992年《美国国际法杂志》第2期和美国《国际律师》杂志第2期都介绍了美国法学家肯尼思·兰德尔写的《联邦法院与国际人权范例》一书。该书赞扬美国联邦法院对一起外国人在外国实施的酷刑案件行使管辖权,是美国国际人权司法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法律的滞后直接影响着审判工作。虽然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些处理意见,但在适用中多有不便,也给案件审判工作从另一角度加大了难度。所以,我很希望一部有利于审判工作的《婚姻法》尽快出台。 对新《婚姻法》,我也有几点期望。 1.希望改个名字  相似文献   

4.
王新 《河北法学》2011,29(4):16-22
危害人类罪是针对平民人口进行的广泛或有系统的暴力罪行,侵犯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严重地破坏人类的和平和安全。早在19世纪末,一些规范战争的国际公约已具有惩治危害人类罪的萌芽内容。作为独立的罪名,危害人类罪首次是在《纽伦堡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得以规定,并开启了关于危害人类罪的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在此后的《前南国际法庭规约》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规约》中,均将危害人类罪列为一种独立的国际犯罪,而且规定的内容更为具体和有所发展。在综合先前的国际性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之基础上,《罗马规约》以专门条款继续拓展关于危害人类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具体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概念及其区别,并根据1945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1946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91年《前南国际法庭规约》以及2002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关于战争罪的规定,探讨了战争法规和惯例是否适用国际性武装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会慧 《法制与社会》2010,(19):131-131
东京审判作为国际特设刑事法庭,是国际刑事审判的早期模式,这一针对二战战犯而设立的国际法庭,抚慰了人们那段痛苦的记忆。本文从国际组织角度,由其设立到审判过程,围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的内容,旨在从回顾中梳理出它在国际刑事审判发展脉络中的贡献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文(令)号]法释〔2006〕6号[公布日期]2006·8·14[类别]社会法·劳动[施行日期]2006·10·1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罗伯特·库特与德国的汉斯-伯思特·谢弗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所罗门之结:法律能为战胜贫困做什么?》.看到这个书名,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律师,能为改变世界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难以回答,却很有意义,因为不管律师行业如何改革和发展,总无法回避一个问题——我们的意义何在?我们能否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9.
前南法庭:1991年,南斯拉夫发生了剧烈动荡。在国家解体过程中,武装冲突先在斯洛文尼亚爆发,继而在克罗地亚,最后在波黑全面展开。战火使成千上万平民流离失所,雪上加霜的是,冲突各方都曾无视国际人道主义法,实行种族清洗,任意杀害无辜平民、捣毁房屋庙宇,进行恐怖主义袭击,扣留人质。为了制止这些罪行,并将这些犯罪的责任人绳之以法,联合国决定设立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以审判前南斯拉夫境内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罪犯。顺利当选前南刑庭法官的选举,如同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一样,要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选举中分别获得多数票才能当选…  相似文献   

10.
总类卷首语·开篇寄语本刊编辑部(1.1关于今后人民法院的工作任务任建新(5.1 言论社论·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1.3杜论·全面开展审判工作为加快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2 .2社论·坚持开展“打假”斗争 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转(4.2社论·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10.2对房产案件证据的适用扣车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华冬梅张英绍.强化“十个方面’.工作搞好民事审判咋 宋纯新行政诉讼中撤诉的几个问题痢l)祠多齐奋闭妥井才干徐编浦注昆肖如n刁、尚黑 罗明举(4.9 田四舫(4 .11卜理 王悠生(4.13 去几才一巴生巴I月,」进一步彭 强宏刃月…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91,(3)
《法学》1990年第10期发表的《审判委员会决定的案件裁判书应由审判委员署名》一文,认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裁判书应由参加讨论决定的审判委员会各委员署名。笔者持不同意见。首先,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它不直接审判案件,只对经合议庭审理的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进行讨论或作出决定。其次,《刑事诉讼法》第107条规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即合议庭必须服从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当然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就是合议庭的意见。第三,合议庭组成人员在裁判文书上署名并不代表  相似文献   

12.
黄武双 《法学杂志》2007,28(6):54-56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商标所有人起诉出版社侵犯商标专用权,或工商局以书名侵犯商标专用权为由而对出版社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这些案件的争议焦点都集中在对书名的定性、书名与商标的关系认定上.本文借助近年来出现的几个典型案件,对书名的本质属性及其与商标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对出版社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法院审判此类案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73个日夜与3344万元,法官以自己的 体能极限,为案件划上了句号 1993年9月20日上午,在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三楼会议室,我采访了在“10·17”特大贪污案审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邦海、副院长王前生,“10·17”案审判长张建良、审判员刁黎颖、李忠义等同志。  相似文献   

14.
《荒野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是杰克·伦敦文学创作早期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故事之一,写于奥克兰,1903年1月出版。这部书出版后,读者反应热烈,再版了几百次,译成五十多种文字,成了一部世界文学的优秀作品,也大大提高了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在这部书里,杰克·伦敦把狗类比作人类,把人类比作狗类,通过狗的经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他们对压迫和剥削的反抗,对美好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部书也可说是杰克·伦敦青少年时代苦难生活的写照。美国文学评论家阿伯拉罕·罗斯伯  相似文献   

15.
月本刊专访 明德慎罚公正优先 —访联合国前南国际刑庭刘大群法官本刊记者(9.2) 释疑解惑,寻求民商事裁判思路的统一 —本刊记者就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相关司法解释 访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刘贵祥李国慧(12.2)口大法官论坛 论现代化法院审判工作机制的构建周溯(11.4)口新法新释 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之比较 —兼谈反倾销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孔祥俊(l一2.6) 《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适用 曹士兵(1一2.14) 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之发韧 —解析《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 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贾纬(…  相似文献   

16.
朱文奇 《法学研究》2004,26(2):132-133
国际刑法是一个相对国际法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新的一门学科。1993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27号决议,决定设立一个特设国际法庭(即“前南国际刑事法庭”)来审理前南斯拉夫境内所发生的这些罪行。安理会又于1994年1 1月通过第995号决议成立了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这两个特设  相似文献   

17.
个人已经成为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主体——从二战以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到当代的前南审判和卢旺达审判,我们都可以得出上述结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更是将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加以详细化。这是因为国际法上的犯罪通常需要个人,至少是政府权威人士和军队的指挥者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98年9月到设在坦桑尼亚阿鲁沙的联合国卢旺达国际法庭任职的,该法庭是为了审判那些在1994年在卢旺达境内发生的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的责任者而设立的。那场人为的灾难使80万人在短短的100天内命丧黄泉。我去的时候,法庭刚刚宣布自1948年《灭绝种族罪公约》签订50周年后的有关灭绝种族罪的第一个国际判决。由于法庭才起步不久,只有20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一部分在卢旺达调查案件。后来,法庭发展到900人左右,工作人员来自大约90个国家。周围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大国的同事当然不稀奇,但能有机会与来自特利尼达和多巴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各国司法机构都为了提高审判效率,节约有限的资金与投入而在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国内也有不少法院在高科技与审判工作的结合方面做了尝试,如网上立案、电子证据的使用等等。这些无疑都会大大促进审判效率的提高。但是如何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电子高科技与法院审判管理之间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最近,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以下简称"前南国际刑庭")开始采用高科技电子法庭的审判方式审理案件。为此,记者采访了去年在联合国大会举行的前南国际刑庭法官选举中以高票连任的刘大群法官(以下简称刘法官)。请他介绍了前南国际刑庭电子法庭系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我在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译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一书时,觉得有些地方很费解。于是参看了俄译本,并在有关同志的邦助下,对照了德文版,觉得中译本有几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