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与行政部门配合,完善赔偿金支付机制"邵阳市今年财政预算市级行政机关及公检法司的国家赔偿款共60万元,而仅以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张必能等三件案件赔偿费用就达60余万元,邵阳市财政以国家赔偿费用预算不足为由,一直未向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金。"——2013年3月5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向该省财政厅发出一份司法建说义书,直指当地图家赔偿费用支付中存  相似文献   

2.
修改国家赔偿法应做到“与时俱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应与时俱进,应扩大赔偿范围,提高赔偿的标准,建立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金支付机关分离的制度,并解决国家赔偿确认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兑现了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承诺;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侵犯,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然而,环顾现实,赔偿案件之少,赔偿数额之低,获赔之艰难,已经让不少人对这部法律失去了信心。《国家赔偿法》立法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妨碍了国家赔偿制度功能的发挥。本文拟对国家赔偿范围过窄,赔偿程序和赔偿机制不合理,以及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存在漏洞等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浅谈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4章不仅规定了国家赔偿方式,而且还规定了国家赔偿标准。从三年来的行政审判实践中或是在赔偿义务机关主动赔偿案件中发现,在以金钱为主要赔偿方式的标准计算...  相似文献   

5.
可以说,没有哪一部法律比国家赔偿法更让老百姓受到感动的了。同时,也没有哪一部法律让检察机关在执行中更加感到困惑的了。自1995年《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截至1999年,5年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了刑事赔偿案件5159件,立案审查了2983件,决定赔偿965件,支付赔偿金2669万元。2000年受理案件1697件,支付赔偿金1200余万元,相当于前5年总额的一半。从数字上看,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加强,公民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在提高,执法机关落实国家赔偿法的自觉性也在进一步提高。但与此同时,最终…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赔偿费用,是指赔偿义务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当向赔偿请求人支付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赔偿法已颁布实施多年,由于目前的刑事赔 偿程序和机构设置不合理,致使这一法律形同虚设,既不能有效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也不能切实执行对有过失的责任人员的追偿制度。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赔偿委员会,专门受理刑事赔偿案件,负责刑事赔偿案件的确认和决定赔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赔偿法第二十六条关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中规定的上年度,应为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时的上年度;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决定维持原赔偿决定的,按作出原赔偿决定时的上年度执行。”该条解释给人民法院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提供了法律适用依据。但笔者认为,这条解…  相似文献   

9.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旧有的确认程序,对符合受理、立案条件的案件可直接进入赔偿程序,赔偿请求渠道趋于畅通,极大的方便了赔偿请求人申请赔偿,有效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但司法实践中,国家赔偿案件在程序上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侦查机关的一些执法漏洞和执法瑕疵得不到及时纠正,赔偿审批程序耗时较长,精神损害赔偿缺乏可适标准,国家赔偿作为受害人的一项权利不为多数人所知等等,以上因素都限制了国家赔偿法的适用与有效实施。本文的重点集中于国家赔偿案件的启动程序——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在特殊情况下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对刑事违法行为应该有确认权李道清人民法院能否直接确认侦查、检察及监狱管理机关有《国家赔偿法》第十五、十六条中规定的应予赔偿的法定情形(为方便论述,以下将这些法定情形称为刑事违法行为),是实施《国家赔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认为,人民法院赔...  相似文献   

11.
试论确认违法与司法赔偿的程序不宜分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法对司法赔偿程序作出分设的规定。《国家赔偿法》第20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确认有本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被要求的机关不予确认的,赔偿请求人有权申诉。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  相似文献   

12.
论国家赔偿中的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建明 《法制与社会》2010,(20):120-121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共27条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通过完善国家赔偿程序和国家赔偿范围,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完善赔偿费用支付机制等规定,畅通了赔偿救济渠道,加强了公民的人权保障。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国家赔偿法》首次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法律地位。同时,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姚军 《法制与社会》2013,(16):50-51
我国现行新修订《国家赔偿法》中的行刑事赔偿制度赔偿范围较窄,精神损害赔偿金覆盖范围较低,刑事国家赔偿制度存在的缺陷,不利于对国家赔偿案件中受害人的保护应不断完善刑事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司法业务文选》2011,(14):51+49
问:取消确认程序是国家赔偿法本次修改的一大亮点,本司法解释针对此项修改作了哪些规定答:针对国家赔偿法的此项修改,本司法解释首先删除了《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程序的暂行规定》中有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审理行政赔偿案件的若干问题作以下规定:一、受实范围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1-一问.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山f政职责的行为。第二条赔偿请求人对行政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决定不予赔偿,或者对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三条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赔偿法》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赔偿法同时还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在工作实践中,由于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提出赔偿请求的在国家刑事赔偿案件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审查因不起诉决定提请的国家赔偿案件中,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判》2014,(10):53-53
9月4日,全国法院因家赔偿工作座谈会在吉林长春召开(洋见封三)。会议回顾总结了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正实施以来全国法院国家赔偿工作情况。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执法办案有新成绩。2010年至2013年,人民法院共受理国家赔偿案件7910件,审结7564件,决定赔偿1468件,决定蜡偿金额23618万余元。2013年与2010年相比,受理案件增长41.99%,审结案件增长44.12%,决定赔偿金额增长132.07%。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完善行政赔偿诉讼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的种种问题,集中地反映在立法的阙漏上。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法院10年间共受理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案件以及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依法审理的国家赔偿案件15867件,审结15315件,其中决定赔偿的案件5442件,占全部受理案件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赔偿案件在全部案件中的比例非常之低,同时也透露出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一些人大代表和学者认为,现行行政  相似文献   

19.
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赔偿范围 第一节 行政赔偿 第二节 查验赔偿第三章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第四章 赔偿程序 第一节 行政赔偿程序 第二节 查验赔偿程序第五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第六章 赔偿费用第七章 责任追究与追偿 第一节 责任追究 第二节 追偿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 法取得行政赔偿的权利,促进海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各级海关依法、正确、及时处理行政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海关办理行政赔偿案件,包  相似文献   

20.
杨寅 《法学评论》2013,(1):107-112
2010年12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开始实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行政赔偿制度就有原则性规定,1982年《宪法》恢复了这样的规定。1989年《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赔偿制度作了法律落实,是该制度的开端。1994年,《国家赔偿法》正式制定出台,但在其后的实施中暴露出法律规定和实际效果方面的一系列不足。2010年,对《国家赔偿法》作出了修改,包括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程序、举证规则、赔偿标准、赔偿金获取、赔偿请求时效等方面。2011年,为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了《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对国家赔偿费用的预算、申请、支付等作了具体规定。行政赔偿制度的新近发展显示了我国行政法治和人权事业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