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由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决定收入分配.这两种解说,都得不到逻辑和历史实践的充分支持.本文从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出发,依次证明,无论生产处在何种历史阶段,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唯一的历史依据.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个人拥有共同生产资料支配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个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广义的包括按劳分配,当它与按劳分配并列存在时,则狭义地指个人对生产资料私有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为私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的分配。从理论上弄清楚生产要素可以参加收益分配的原因,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并自觉维护生产要素贡献者的合法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之一:生产过程是各生产要素的综合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就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人的劳动或者劳动者是生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指导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笔者认为,当前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在分配中既要体现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又要体现按劳动贡献分配,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坚持按劳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卫兴华 《新视野》2003,(5):20-23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根据。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与事实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社会主义阶段劳动的特点是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是条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不表明一切生产要素都是价值的源泉。财富的源泉是劳动与自然界或自然物质。而价值的源泉不包括自然物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没有孤立地仅从道义原则去评判剥削的是非功过。只要对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有利,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合法经营与发展,即使存在一定的剥削,也是合法的,会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朱国晓 《唯实》2001,3(11):20-25
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上不能照搬西方的要素贡献分配论,否则会在国内理论界引起极大的混乱.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对收入的索取权,适用范围是劳动者与非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分配对象是产品的新增价值部分,分配标准是由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状况决定的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规律.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同按要素分配不是一回事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仅从经济现象来看,劳动要素收入和按劳分配收入,都是劳动收入。因此,容易把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看作是一回事。但从经济理论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前线》1961,(10)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个分配原则,对手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都是适用的。但是,它在各个生产部门中,表现形式却有不同;并且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具体的分配方法上又有所不同。如何正确地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以保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能够贯彻实现,充分调动每一个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关系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  相似文献   

10.
记者:卫教授您好.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人们经常提出,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另外再讲按劳分配呢?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按劳分配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者成为全部生产条件的共同主人,这决定了他们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和权力必然是平等的。但是,因为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产品还不够丰富,因而还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灭,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要求计算劳动贡献的大小和计较劳动报酬的多少。这样,社会必须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要求在劳动者之间实行等量劳动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劳分配具有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提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什么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无论以生产资料实物形态存在,还是以货币价值形态存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包括经营管理劳动),都不会自行增殖。但它们又是生产得以进行、社会财富得以增长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活劳动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是创造财富和价值增殖的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土地、  相似文献   

13.
崔朝栋 《学习论坛》2003,42(3):24-26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实际上是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这一原则使各种分配方式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价值基础 ,既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又能实现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在我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分配原则的进一步重大突破,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分配原则的新表述和新理论。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呢?在此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出租土地带来的收入;资本带来的利润或利息收入;劳动带来的工资收入等。  相似文献   

15.
一、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不是一回事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16.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个人不能凭借自己的劳动力的支出取得消费产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一样,他们在产品生产中提供的劳动量也不可能一样,所以,社会自然就要默认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劳动者的天然特权,并根据他们各自在产品生产中提供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个分配原则,是对不同等劳动能力作为他们天然特权这种关系,在经济上的一种承认。按照这个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既符合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又符合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模式应是按劳动力的价格确定个人消费品,并参与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及结果给报酬。在市场机构作用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基础只能是等价劳动力有等量的报酬,劳动者的实得报酬既可以高于劳动力价格,也可以低于劳动力的价格,根据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取得相应的报酬。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同职工的体力、技术和业务能力及工作态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职工来说,在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因此,用单纯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制很难反映出上述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劳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哲学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按劳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资分配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决不仅限于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同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包括常规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两大类,创造性劳动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发展的最积极的带头力量,对创造性劳动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中的作用,从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理论概括即为创造性劳动价值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同时,创造性劳动价值论决定了社会主义主义的分配原则必须是“按能分配和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马塘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村民的收入分配方式实现了由长期奉行唯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到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的转型。目前,村民的收入不仅来源于劳动,还有经营收入、投资收入、土地收入等。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特征。马塘村的收入分配模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按要素分配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的投入比例、贡献大小来分配国民收入。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收入的分配,而不是只有劳动才参与;二是各…  相似文献   

20.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财富的分配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国家预算计划分配,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等分配方式。我国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共同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践方式是生产要素货币化、市场化、资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