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核试爆与重开六方会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核试爆是美朝新一轮较量的产物。朝鲜核危机的发展仍取决于美朝关系能否发生变化。重开六方会谈是相关各方的共同愿望,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很小。朝鲜将实际成为“拥核”国家,朝核危机长期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六方会谈并不因为朝鲜核试爆而减弱其历史作用,它依然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形式,也是各方为应对和消除朝鲜“拥核”而进行对话、沟通、协商的理想平台,并有可能进而成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合理载体。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朝鲜宣布发射卫星成功,继而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使多年有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成果可能化为乌有。朝鲜半岛危机的实质是美朝对抗,其走向取决于美国对朝政策能否作出根本性调整和朝鲜在美朝博弈中能否把握机遇。未来,美朝继续对峙、对抗趋于和缓和半岛发生重大事变这三种可能性都不排除。六方会谈机制对于各方来说,都是解决半岛危机不可或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第二轮朝核危机以来,中国积极斡旋促成了北京三方会谈,确立并巩固了“六方会谈”机制。通过“六方会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虽然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了缓解紧张局势、协调各方立场和出色完成会谈各项任务的重要作用,但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仍取决于朝美是否能达成妥协。正因如此,中国应继续坚持“六方会谈”框架,规劝朝美并充分发挥韩国的协调作用,协调俄、日相关国家立场,制定好应对“六方会谈”失败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扬 《国际观察》2005,(1):53-59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发生以来 ,中美之间围绕着朝核问题展开了越来越频繁的互动。这是一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关系。一开始 ,中国对美朝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是“静观其成” ;在美朝双方僵持不下时中国出面斡旋 ,促成了“四方会谈”;当“四方会谈”陷入僵局时 ,中国便与周边利益相关国家一起促成了“六方会谈”。很大程度上 ,可控的朝核危机对于中美之间关于安全合作领域交流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中美之间存在的战略层次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美朝核风波再起的实质是美国霸权与朝鲜生存权的又一次政治博弈,美朝核风波的实质看成是生存权与霸权的政治博弈。进而为此展开的六方会谈框架又成为一组多方政治博弈平台。在美朝核风波愈演愈烈、几近战争临界值之际,中国从维护地区安全出发,积极出面斡旋,经三方会谈而达成了六方会谈框架。六方会谈的达成意义重大,舒解了“战争临界”;彰显了“中国作用”;取得了可视化成果。不应否认,六方会谈框架存在某种不足,却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现实、最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六方会谈”暂时未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形成实质性的突破,但会谈毕竟为外交解决朝核争端打开了大门。从目前来看,各方如何切实履行会谈所形成的六点共识至关重要,但由于美朝双方的严重对立,六点共识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脆弱性。美国能否调整对朝政策愿意通过妥协解决问题、朝鲜是否能真正意识到“六方会谈”机制对解决平壤的安全关切等问题的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未来“六方会谈”的进程。由于“六方会谈”已经启动,近期内朝核问题可能呈现出“冷危机”的态势。但朝核问题“拖下去”的前景仍然隐伏着巨大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第四轮六方会谈后的朝核问题:新前景、老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六方会谈第四轮会议发表的《共同声明》,为政治和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努力带来了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成果,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未来的六方会谈将很快进入弃核的实质性谈判阶段。由于声明中一系列争论点还有待进一步澄清,今后的谈判进程从短期来说仍具有不确定性。随着《共同声明》的签署,六方会谈机制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能力建设上开始达到新的高度。美朝高层政治会晤的进展以及各方是否能严肃、负责地落实《共同声明》条款,将决定今后的六方会谈进程。  相似文献   

8.
朝核问题的核心是美朝关系问题,美朝之间的博弈影响并左右着六方会谈的进程。美国在既定的对朝战略目标下,在国内强硬派和务实派的政策转换中采取不断变化着的对朝策略;热衷朝美直接对话的朝鲜由于其弱势地位,不得不为应对美国变幻不定的政策措施而变换手法。六方会谈的多边性地位及其维护谈判的公正性正在受到美朝双方博弈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朝核危机管理与中国的外交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集中探讨第二次朝鲜核危机以来中国有关朝核问题的政策,认为中国之所以打破常规,积极参与朝核危机的“国际管理”,主要受历史感情、经济政治与安全等方面的多重国家利益及中国应负的“国际责任”所驱动。在参与管理朝核危机过程中,中国排除困难,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和平与多边协商解决,反对激化矛盾,促成并主持了多轮“六方会谈”,推动有关各方在朝鲜半岛无核化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方面达成了原则协议,缓和了紧张局势,外交成就有目共睹。今后随着局势发展,中国将不断适应形势,调整有关朝核问题的政策,但仍将坚持半岛无核化及和平解决等原则,并将继续推进“六方会谈”。  相似文献   

10.
朝鲜核问题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鲜核问题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使美对朝态度更趋强硬,朝核问题逐渐陷入僵局。北京六方会谈开启了伊拉克战争后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新模式,为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1.
因朝核试一度陷入僵局的六方会谈于今年2月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的共同文件,为改变美朝关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然而,当事国各方能否认真落实共同文件,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美日军事同盟的强化,将对建立东北亚永久性和平机制形成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六方会谈与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朝核危机的爆发使得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再次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为了解决朝核危机,相关各国先后举行了六轮六方会谈。六方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也推动了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设,但是作为一个问题机制而存在的六方会谈,不仅受限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还深深受限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即使最终能够成功地解决朝核问题,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还将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朝鲜于2009年7月4日连续发射7枚导弹,美、日、韩、中、俄等国对此事件均做出反应。为解决旷日持久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仍是最有效的多边机制。朝核问题以朝美为主要当事国,双方对局势的判断、政策的选择,乃至对对方意图的猜测,都对事态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六方会谈其他各国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有关各方需坚持通过协商与对话,通过外交与和平方式,推动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10月以来,朝美核危机日益升级。美要朝放弃核计划,朝要美提供安全保证。2003年8月29日,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结束。鉴于朝鲜核问题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不可能轻易实现。它的解决将经历重重困难,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本文试对美朝核问题再起的过程进行回顾,对未来美朝谈判中的核心难题进行分析,并对朝核问题对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将会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六方会谈"机制化: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求建立朝鲜半岛安全机制以取代停战机制,是实现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重大课题.六方会谈是东北亚各方经过长期艰难努力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朝核问题有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最佳模式六方会谈的意义已远超出解决朝核问题本身,对于东北亚安全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六方会谈机制化应该成为东北亚安全环境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邹德浩 《亚非纵横》2007,(3):30-34,41
朝核问题第六轮会谈发表的《主席声明》显示“各方同意继续推动六方会谈进程,重申将认真履行《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诺”。但朝核问题的核心是以朝美为主要当事国,是双方在恢复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一次较量,同时也表现为参与六方会谈的各国,根据本国利益进行的一场大博弈。美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朝美两国虽然都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灵活性,但它们之间的互不信任,使当事国依然难以跨越承诺与行动的障碍,因此六方会谈今后的道路仍不平坦。  相似文献   

17.
朝鲜半岛问题成因复杂, 各方利益交错。本次朝核危机又一次使东北亚紧张局势骤 然升级, 美朝之间敌意过深, 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考验。意识形态、国内政治、国际社会的态度都会 影响美对朝政策的制定。大选在即, 出于国内选举因素的考虑, 布什政府今后一段时间会更多地从 多边主义角度争取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朝鲜半岛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迎来了一个短暂战略机遇期。 如果双方未能抓住这一机遇达成妥协, 则美国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朝鲜半岛问题成因复杂, 各方利益交错。本次朝核危机又一次使东北亚紧张局势骤 然升级, 美朝之间敌意过深, 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考验。意识形态、国内政治、国际社会的态度都会 影响美对朝政策的制定。大选在即, 出于国内选举因素的考虑, 布什政府今后一段时间会更多地从 多边主义角度争取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朝鲜半岛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迎来了一个短暂战略机遇期。 如果双方未能抓住这一机遇达成妥协, 则美国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朝核六方会谈:从应对危机到东北亚安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自2003年8月启动以来,共召开了六次会议,终于使朝核危机的解决获得重大进展,也使六方会谈各国在围绕朝核问题展开对话的进程中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然而,朝鲜半岛安全政治局面的最终形成还要靠整个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六方会谈可能成为这种安全机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10日,朝鲜突然宣布拥有核武器并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朝鲜此举不仅是因受到布什政府的言论刺激;同时,朝鲜意在得到更多的关注,试图提高谈判地位,促成美朝双边谈判,并试探其他各方的态度。布什政府第二届任期将坚持六方会谈模式解决朝核问题,其原因是:当前形势所迫:确保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主导权;“倒金”企图难以实现;阻止朝鲜越过“核门槛”;中韩俄日四国态度制约。而六方会谈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模式已成为有关各方的共识,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是朝鲜的既定目标,因此,朝鲜不可能脱离六方会谈这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