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来理解新农村建设?陈锡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我们党以往的文献中也曾多次提出过。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这不是对以往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首先,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国论坛》2006,(2):17-17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使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就是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党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运用这一概念。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赋予它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在于用全新的理念指导“三农”工作。50年代“新农村”的概念,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拓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助推农村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中蕴涵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种文明全面发展了,才能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孙文会  姜戈  王超 《新东方》2008,(3):12-13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健议》)。健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尽管新农村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但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能否抓住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创新,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关系我国—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能否顺利建成新农村、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这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工业反哺农业是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6,(6):1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就提出了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3):16-18
关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概念。是在2006年以来中央召开的若干次重要会议上相继提出,并由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更为完整地表述出来的,这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后,社会反响巨大。一年多来,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持续高涨。这不仅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也体现在理论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中。结合一年多来的观察与思考,谈谈对新农村建设的四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关键时期,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涵更加丰富,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综合改革的新起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目标,是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新起点。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经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要是和旧社会农村相对立、与社会主义新制度相适应的一个概念;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学恕 《群众》2006,(11):50-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对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新的课题。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不同时期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各不相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如何正确地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辩证地对待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其辩证关系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农村和农民的文明与进步。概括起来,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0,(12):24-25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包含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林毅夫说  相似文献   

15.
《湖北宣传》2006,(1):24-24
《新京报》2005年10月14日刊文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我们认为,尽管“新农村”的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但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提法。现在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这是需要在理论上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创新形势政策教育,重点是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动员亿万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地投身到这一伟大实践中来,这就要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民了解形势、掌握政策、…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对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事,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实体现。根据省委孟建柱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动员部署,结合笔者的实践和调研,我以为应该把加快农民培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来抓。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受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因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的广大农民,不仅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还应享有国家创造条件使其尽快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正在或即将涌现的新问题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角度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走中国式城镇化道路的关系、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如何在“多予少取”的基础上“放活”等问题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更加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