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通过电视、电影、动画、摄影等非印刷媒体来获得信息,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出现以后,视觉信息更是猛增。从书店中到课堂内,琳琅满目的书都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几乎到了无图不书的地步,人类已经从"阅读时代"进入"读图时代"。从卡通漫画、动漫3D被广大青少年接受和喜爱,到视觉信息、图像信息对人们的学习方式的冲击和挑战,"读图时代"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3.
我不知道“读图时代”这个说法是怎么提出来的。这个说法具有某种武断,甚至某种横蛮。“读图时代”实际上就是在给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下断语:“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我拒绝这样的说法。当各种图象充塞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时候,对文字的阅读正愈加显得奢侈和高贵。 我们的老祖宗说,满则损,盈则亏。这是有道理的。铺天盖地的图象带来了五色迷目的效果,也带来了对我们虚构和想象能力的遮蔽。文字在我们阅读空间里的退缩,将使我们的领悟力可怕地下降。图象无论怎样具体生动,它最终构成的也只是对我们视觉的冲击力,同时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消费主义旗帜迎风招展的时代里,电视媒体越来越 跌进入时尚、通俗和拼贴的大梁缸中且乐此不疲,特别是一些女 性节目,无论是节目的制作者、参与表演者还是普通的受众,都 无一例外地用事先预设的符号家谱对当事人和叙事风格进行互 文式的镜头张扬,只要看一看各类大赛所刺激出来的“美女经 济”以及种种写实风格的电视剧、纪录片、真人秀和谈话作坊, 片中的女性符号几乎都是在男性的审视下定型完成并最终成为 精神“他者化”的文本范式。 众所周知,电视是从一幅录像图像上…  相似文献   

5.
听书的流行开辟了碎片阅读新时空,丰富了碎片阅读新体验。面对竞争激烈的阅读产品,应当通过拓展听书大众市场、致力听书产品内容创新以及加强听书版权保护等方式,为碎片阅读注入新气象新活力,促使听书成为新技术环境下碎片阅读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6.
常新 《长白学刊》2013,(4):138-142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致使当代文化出现了由"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的转向,图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文化领域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使传统的文化叙事方式及表现方式发生了剧变,传统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和神圣性遭到了颠覆,文本的意义变得愈来愈多元;在和市场机制"联姻"的过程中,视觉文化在有意和无意中产生了文化霸权的因素,同质化的倾向使得大众成为无意的被动者;在意识形态领域,前现代性意识形态问题的范式被改变,它以隐喻的方式暗含在文化中,阶级对立变成了在消费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消费一再地被视觉刺激所激活,这使得"读图时代"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概念的辩证含义与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求索》2005,(7):74-76
克里斯蒂娃极为关注个人如何介入社会历史过程、意指实践怎样对社会的改变施加影响。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包含着社会历史在内的新的文本观念。对于克里斯蒂娃来说,这个新的“文本”不再是任何意义上的被动的被分析对象,而是作为一种能动的、具有规范性质的话语形式和书写方式。在她看来,历史和社会是作者在书写时所阅读的文本,当作者重新书写历史和社会时,他也把自己嵌入其中。在这种阅读-书写的过程中,历史由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根据这一转换,具体的线性历史被抽象化。从这一介入过程来看,文本的阅读和书写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意指实践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生产和颠覆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克里斯蒂娃所致力追求的辩证的意指实践。  相似文献   

8.
短信小说是新型传播媒介催生出的产物,它的开放性、速食性、互动性、娱乐性和平民性等特征迎合了新传媒时代读者阅读的需要。在读图时代冲击传统文学走向式微的当下,短信小说以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和阅读方式向传统文学回归,在读图与阅文之间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也因此在读图时代占有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与读图共同服务于多元化的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9.
舒开智 《长白学刊》2009,(2):139-143
“误读”理论的洞见和启示不在于它所倡导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而在于它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鼓励对文本进行多元化、尝试性、创造性的有效阐释,把文本的意义从那种定于一尊的独断专制中解放出来,促进文学意义增殖。误读,决不是文本阐释的本体性存在,而只是作为一种解放文本意义的策略,其意义和价值也正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军 《求索》2011,(11):200-202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突出,表现为内容误读、引述错位、标注错误等等,种种症候皆缘于忽视与疏离文本。如对“自由人文艺观”的评价不够公允、“赵树理小说”研究中的引述混乱、“《红旗谱》”的阅读定位有失客观、“新世纪乡土小说”内容的反逻辑性。对这些问题中的研究症候现象的考察,旨在构建始于文本、追求真信的学术观。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当今社会人们的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乃至很少阅读的现象值得警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静 《理论月刊》2007,(7):136-138
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直到新批评开始才逐渐认识到文学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以明确清晰取胜,文学真正的魅力在于含蓄多义。但是“多义性”的研究视野在不断转移,从新批评的文本内部的“悖论”、“反讽”、“张力”、“隐喻”等纯语义研究到巴赫金的小说的杂语性和复调研究,再到解构主义的文本之外的“互文性”的文化研究,文学文本的“多义性”从封闭走向了彻底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新书     
近年,戏说成风,让一般的读者、观众弄不懂什么是正史,什么是野史;什么是历史的真实,什么是胡编乱造。在这股胡编风中,清朝十二帝的面目被扭曲最厉害。要想了解历史真相,走出“戏说”误区,不妨读一读图文本《正说清朝十二帝》。  相似文献   

14.
图像叙事是不同历史时期某一群体或个人思想观念的视觉呈现。图像叙事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话语体系下图像证史的争论、艺术考古领域对图像风格与特征的分析,以及田野民族志为实践基础的图像阐释三个领域。从“叙事”的视域出发,将图像作为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和文化习得的“文本”进行解读,是理解图像背后社会历史情境与思想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读图时代”一词在90年代末首次提出,至今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文章,其中研究的焦点是对视觉传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本文在收集大量近现代画报研究资料的前提下,以史为证,对“读图时代”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文化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修辞是当下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基本建构法则和运行手段。作为大众审美对象的民间艺术展演文本,为有效建构其在消费主义语境中的新的审美文化姿态,不断维护文本魅力以满足大众审美想象,这种展演文本必须充分运用和施展拼贴、挪用、复制和炒作等文化修辞策略。这些文化修辞策略的运用,使得民间艺术展演文本呈现出符号的陌生化、结构的混杂性、风格的原生态和审美的娱乐化等文本个性。  相似文献   

17.
黄有东 《理论月刊》2006,(11):54-56
“:美学研究对象”即“美学对象”,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体对象;二是文本对象。传统美学把“美”作为“本体对象”基本上无疑义,而把“艺术”等作为“文本对象”却有不妥之处。美学的文本对象应该从传统的“艺术”(包括“自然”),转换到“文化”(包括相对应的“自然”)来。文化美学就是以“文化”(包括“自然”)为文本对象的美学。  相似文献   

18.
台湾漫画家几米系列作品进入大陆后,“绘本”概念正式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一股年轻人阅读几米绘本的热潮迅速掀起,几米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在这个读图的时代,除社会原因外,几米绘本如此流行于年轻人之间有何心理原因?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几米绘本流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实践是重构马克思主义魅力的重要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中,教师需要依次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解决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兴趣层次、能力层次和知识层次的问题。但就具体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方法而言,需要避免《圣经》式阅读、断章取义式阅读、应景式阅读等片面的阅读方式,原著的阅读是文本内容、使用情景和主体性之间的三维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李火秀 《前沿》2013,(17):170-172
伴随现代化通信、传播技术和数码科技迅速发展起来的视觉文化,促成了阅读媒介的多元化,使传统阅读行为受到重大影响与冲击。面对这一新语境新变化,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文学阅读形式的嬗变,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揭示视觉图像与文学文本、新媒介与阅读能力、视觉奇观与审美教育的深层次联系,进而为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探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方略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