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营口市的人口问题还存在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 ,营口市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是 :一、必须从全局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二、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新体制。三、要在控制人口的同时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四、积极调整和优化营口市的人口结构。五、高度重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中国人口问题第一大省,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贵州人口问题,全面统筹解决贵州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3.
“也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统计问题”发表后,农业人口统计资料失真后该怎么办,我国目前到底是农业人口多还是非农业人口多?这成为笔者需向同行和读者认真回答的两个问题。对前者其办法不外乎以下五种:一是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而代之以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二是继续让原有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资料滥竽充数;三是借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农业人口的资料;四是公开宣布公安系统统计的人口数据是农业户口的人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五是千方百计搞一套接近实际的中国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资料。前三种办法均不可取,第四种办法从公安系统来说,也许有一定的保留价值,但它无助于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统计问题的解决,所以,只有第五种办法才是科学合理的;对后者,如截至目前,肯定是非农业人口比农业人口多。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口和谐推动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促进社会和谐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统筹解决好人口发展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为此,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问题,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一、人口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人口发展与社会和谐有着极其密切的相关性。和谐社会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状态。这个发展过程中人成为发展的受益…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超大城市划分的依据,人口问题是影响超大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2017年新晋超大城市,成都市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口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成都工作的重要指示,成都市需要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需要依据自身人口特点、提升人口治理水平。超大城市视阈下的成都市人口治理,应当整合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理论和治理模式,分析成都市人口治理难点重点,从人口数量的科学规划、人口质量的持续提升、人口结构的合理调节以及区域人口的均衡分布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 ,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两手抓。  相似文献   

7.
江西人口存在四大问题,即人口总量受人口基数过大和人口增长惯性的双重影响问题;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存在深层结构性缺陷问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江西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问题;人口空间分布总体上的不平衡、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人口迁移流动量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问题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关键问题。贵州农村人口存在着人口数量多、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轻、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流出量大的一般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出生人口量较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等特殊问题。从人口计生工作的角度看,主要有法律法规的差异性、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脱漏性、利益导向的局限性和针对措施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存在。实现贵州人口计生事业新跨越,探索建立完善“九大机制”,要求进一步拓展利益导向政策,强化综合治理措施,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举措和逐步微调人口生育政策等措施,加快解决贵州农村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对我国社会的各方面有着深远而持续的影响。按照人口学的分类,从宪法的层面深入解读我国的人口制度,能够更好地分析宪法保障我国人口良性发展的作用。另外,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与我国国情相似的印度同样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以之为镜,在宪法层面比较两国的人口制度,能够加深对我国人口制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祥实的数据,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总量过多、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数量供给过剩、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等问题,并提出了依法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136782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10%,在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国家全面二孩政策顺应时势、彰显民意,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有利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重视将人口问题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和人口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人口结构是人口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人口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主线,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及人口导向作用,着力解决人口结构这个核心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优化人口结构是破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问题,寻求有效人口治理方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为例,梳理建国以来北京人口结构变迁历程,归纳分析当前北京人口结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北京人口结构,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专家认为:人口学意义上的21世纪,将不仅仅是人口继续膨胀的世纪,而且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的世纪,是人口迁移日趋活跃的世纪。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对人口这个中国最基本、最重大的国情没有进行深入的动态性分析与认识,任何全国性的社会经济政策都肯定不会成功。所以,对人口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研究始于世纪之交,主要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来展开,而政治发展问题却一直没有专文论及。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政治发展对于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其意义并不亚于其他方面。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发展问题研究的重点应包括内涵研究、目标模式研究及战略选择研究等方面,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也构成了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传统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需要重新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我国社会出现的新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新人口问题的解决,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促进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高是一个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影响因素有社会传统、性别差异、科学技术、计生管理因素等,其中经济贡献因素是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大趋势,是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但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来得快、来得猛。预测表明,到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3个亿,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开始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为更好地迎接中国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本文就人口老龄化对策问题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应制定一个科学和长远人口发民战略规划,把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的出现和解决需要我们以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高瞻远瞩地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和战略,严密地规划和部署,把决策建立在反复权衡的基础之上。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一个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人口政策在有效减缓人口增长的同时也积聚了相当大的人口风险,包括人口的快速老化,未来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日本已经和正在经历的,日本为应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我国规避未来风险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人口发展与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2010-2050年劳动力供求及矛盾进行了预测分析,比较了中日在人口发展与就业方面的异同点,借鉴了日本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为应对未来劳动力不足,我国应该采取的人口、就业及经济方面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