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东方》2019,(2)
黎族的岁时节日,是黎族土地崇拜的伴生物。黎族的岁时节日非常繁杂,且同黎族土地崇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衍生了各式各样、内容相当丰富的禁忌。这些禁忌主要来源于黎族的自然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经验总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有适时生产和维护节日气氛的功能并融入黎族的节日习俗,是黎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其又有迷信和伪科学成份,具有它内在的社会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云鑫  刘敏涛 《人民论坛》2013,(2):204-205
中华舞狮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随着传统舞狮运动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华舞狮形成了南狮和北狮两大流派,重新审视二者之间的差异,旨在实现南狮和北狮融合。根据中华传统舞狮和现代舞狮运动的时代特征,现代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必将更加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并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不断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试论彝族传统禁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作为人们意识、情绪和重复规范行为的综合体系,内容丰富。本文通过对彝族传统禁忌具体分类、整理分析,探讨彝族传统文化中产生的禁忌及发展原因,并提出正确认识彝族传统文化禁忌与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旅游以来,德夯苗寨禁忌文化变迁表现出了层次性和阶段性,既有变迁,也有固守。影响禁忌文化固守的原因有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意识、传统社会结构和旅游参与度。在研究文化的变化发展中,应加强文化固守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勤学 《创造》2015,(11):52-53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工艺、美术、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教育、民族、宗教、婚姻、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医药卫生,饮食服饰、节庆崇拜,禁忌等等,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侗族以万物有灵的宗神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为主要内 容的原始宗教形态。指出侗族的原始宗教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作为传统文化的原始宗教 具有历史的制约性和现实的直接性。在建设新文化的今天要重视传统,又必须走出传统,要吸收 外来文化,又不能盲目全盘接收。  相似文献   

7.
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高桩飞狮……一只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或在高台上、或在梅花桩上腾挪跳跃,它们时而回首摆尾,时而单腿直立,时而卧居山川,时而冲向九霄,甚至还会冲观众眨眼吐舌,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整个场面既惊险又有趣,让大批驻足观看的游客在捏一把汗之际大开眼界……这是2013年4月一年一度的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在田阳敢壮山景区举办的狮王争霸赛上,田阳壮族舞  相似文献   

8.
李旭 《今日民族》2014,(8):14-15
<正>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龙阳崇拜是德昂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德昂族有崇拜"龙"的传统,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茶的后代,其龙阳崇拜源于中华民族龙文化和德昂族茶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民族龙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龙阳的形象已深入到德昂族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甚至把龙的形象穿在自己身上,跳龙阳舞、过龙阳节、祭祀龙阳这对始祖。  相似文献   

9.
刘丽敏 《桂海论丛》2008,24(6):86-88
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二者的起源可以共同追溯到人类原初的母性崇拜心理。由于社会现实、文化传统、宗教传统的差异,二者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通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文章从对女神的神性与神功的不同理解出发。分析了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郑和崇拜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单考察了郑和崇拜在东南亚的建构方式与演变,郑和崇拜生成的原因以及郑和崇拜对延续与巩固东南亚华人族群文化意识的作用。指出东南亚华侨郑和崇拜的产生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华侨传统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乡土界限,也超越了对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的肯定与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华侨的故国情结以及渴望得到封建国家保护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记忆日渐稀少,因而解决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显得日益迫切。"和合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其由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及和爱这几个基本原理构成。以此为视野探讨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从而获得更具体的生态智慧来对现今生态问题进行思考。壮族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其中主要包含火崇拜、牛崇拜和太阳崇拜;布洛陀神话传说;住房、服饰和饮食。  相似文献   

12.
佛教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宗教,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如文学、思想、艺术、建筑、天文、医药等.佛教自进入中国以来,译经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区.由于佛经在中原地区的广泛流行,并且融合进入中原地区的本土文化之中,因此,它对中原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佤族石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崇拜是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其信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梅神”石房子崇拜、牛角桩石崇拜、远古石器遗物崇拜、“相”石崇拜等等。佤族的石崇拜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石崇拜为核心,产生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其中不仅包含古老的生殖文化的含义,而且反映了佤族历史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陈刚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73-178
在纵向发展与横向传播中,语言与思想经常错位、断裂,产生语言疾病,引发或隐或显的文化变迁。在本为保护传统文化的跨语言记录、整理、传播中,《亚鲁王》中的"rangh""rangx"从苗族传统文化中脱离出来,被翻译为龙,它的心成为"龙心",而它所承载的心崇拜无意间被龙置换。"龙心"的神奇力量虽与奇特的"龙"有关,但主要源自亚鲁王流传区域的心崇拜。心崇拜应与蝴蝶妈妈密切相关,认为心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神奇事物之心往往具有神奇作用。文章力图通过厘清"rangh""rangx"的原初含义、联系其生存场域、挖掘传统文化等途径,探析紫云苗族古老的心崇拜,既加深对亚鲁王的理解,也为探析文化变迁提供了语言学视角,并探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更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巍峨秀丽的南岳衡山,在云缠雾绕的大山深处,有一位青年在海拔1100米且荒无人烟的大山中奋斗11年,开垦出上百亩锦绣茶园,并研制出名扬中外的“中国文化名茶”——狮口雪牙。 他就是被誉为青年茶王的吴汉奇。 艰难困苦,对弱者来说,是可怕的,但对于英勇顽强的拓荒者,却是一种诱惑 1983年,吴汉奇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湖南省衡山县祝融乡水桐村。那时,市场上优质茶叶走俏,他便赶到县农业局拜农艺师刘春盛为师,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又踏遍周围几座大山在海拔1100米高的狮子峰找到了一块适宜开发茶场的宝地——道子坪。 道子坪有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候有位英雄在此修炼成功,某日天上突然降下一头神狮,有人说神狮的满口银牙是无价之宝,英雄便挥起扁担去敲神狮的银牙,经过一番搏斗,双方战了七七四十九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记忆日渐稀少,因而解决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显得日益迫切。"和合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其由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及和爱这几个基本原理构成。以此为视野探讨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从而获得更具体的生态智慧来对现今生态问题进行思考。壮族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其中主要包含火崇拜、牛崇拜和太阳崇拜;布洛陀神话传说;住房、服饰和饮食。  相似文献   

17.
胡美术  饶琨 《前沿》2009,(7):105-108
土家族民居建筑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永恒的变迁过程中,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教育、礼仪禁忌等文化因子都深深地植入其中,建造过程中礼俗禁忌之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本文拟从雄凤山土家族村寨民居建筑建造禁忌视角进行剖析,试图挖掘深植于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1.鸵鸟走马上任,担任新闻中心主任。狮子大王盛赞鸵鸟能言善辩,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最难能可贵者,当公众质疑、弹劾狮大王,群情激愤时,鸵鸟能毫不犹豫地拿出看家本领,把头埋进沙子,充耳不闻,面不改色,毅然将屁股对着公众.  相似文献   

19.
从哈尼族的创始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和日常谚语中,可以看到哈尼人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亲近和爱护。图腾最初被哈尼人当作祖先崇拜,被认作保护神,延伸而来的图腾禁忌成为哈尼族地区的无形法律。哈尼图腾的原始宗教性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些社会性的实用功能,各种图腾文化日渐同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哈尼族图腾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民族聚合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宏伟  韩彦君 《前沿》2004,8(9):183-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必须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 ,肃清家长制作风 ,增强民主意识 ;从人治思想向法治思想转变 ;根治权力崇拜意识 ,培养人们权利本位的观念 ;从子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 ;从依附意识向独立自主意识转变。实现这些转变 ,把握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以开启整个政治现代化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