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十年前的九月十七日,在中国东部的海面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海战——黄海大战。爱国将领丁汝昌等率领北洋水师,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最近,我在烟台采访时,适逢筹建中的北洋水师博物馆第一期工程竣工,对观众开放,即怀着浓厚的兴致,来到山东威海市的刘公岛,参观访问了这个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曾被当作“懦夫”的英雄刘景坡“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清郑观应《大东沟战争感怀》)电影《甲午风云》真实地再现了整整一百年前中日大东沟之役(又称黄海海战)这一悲壮场面,热情地沤歌了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致远号巡...  相似文献   

3.
伦敦《泰晤士报》一周一次的文学附刊可以说是英语世界层次最高的一份书评周刊,学术气味很浓,但有时也偶然会出现一篇有趣的文章。比如今年4月1日那期一篇关于三十年代曾在上海活动的一个洋和尚的文章就是如此。 这个洋和尚法名“照空”,俗名I·T·TREBITS-CH LINCOLN(1879-1943),原籍匈牙利,归化为英国公民后,曾当选为英国达林顿地区的议员,在两次大战之间替德国当过间谍。因此他于1923年初抵上海,当即受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注意和跟踪,信件受到检查,与之相识和来往的人受到盘问。 当时上海是远东最大的一个国际性城市,其繁华程度远远超过香港,甚至  相似文献   

4.
王建学 《侨园》2014,(5):10-12
中日甲午战争,海战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日本是个岛国,它要对外侵略,就必须跨海作战。因此对日本来说,夺取制海权是其达到扩张目的的重要前提。如何夺取制海权,日本政府在它的"作战大方针"中制定了三种方案。丰岛海战后,日本大本营决计实施第二种方案,即虽然不能夺取制海权,但也要使中国舰队不能驶进日本近海。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濒临黄海和渤海,面积12573平方公里;人口524万,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窗口,北方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工业城市。作为一个工业港口城市,大连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20世纪前半期,大连是帝国主义、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特别是侵略东北地区的桥头堡;是我国北方殖民地历史最长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连市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清除了殖民地的污泥浊水,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太平洋西岸黄海之滨,成为我国北方的一颗明珠。一、殖民地时期的大连大连沿海一带原为渔村。19世纪70年代末,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海军地位的提  相似文献   

6.
舒展 《瞭望》1990,(Z1)
1989年11月26日7时整,我们乘坐的班机降落在南非共和国约翰内斯堡的史末资机场。凡了解南非历史的人,很自然地便想到名噪一时的种族主义者史末资元帅。他在两次大战中都曾亲自率兵对德作  相似文献   

7.
人性回归后的忏悔──记侵华日本宪兵土屋芳雄的谢罪展览魏运亨5月中旬,辽宁省近现代史博物馆办起了一个独特的有意义的展览。说它独特.是因为全部展品是一个曾参与侵华战争的原日木宪兵提供的,是一次忏悔和谢罪;说它有意义,是因为此时正逢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5,(19)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一波接一波地掀起海外移民高潮,其中向中国东北的大规模移民尤其令人瞩目。据学者张志坤、关亚新介绍,早在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此后,日本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而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最终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长春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长春以北为沙俄势力范围。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和进一步扩大侵略,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开始提出"满洲移民论"。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竭力倡导向"满洲移民"。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称:"经营  相似文献   

9.
成虎 《瞭望》2004,(30)
在漫长的海战史上,出现过无数的海上“恐龙”,它们曾横行四海,但最终总是难逃灭亡的命运。当未来的海战系统诞生并成长起来以后,今天的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甚至现在的海上霸王——航空母舰,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恐龙”呢?  相似文献   

10.
基辅专电最近一个时期,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经济关系日趋紧张。虽然两国总统今年1月在莫斯科会晤时曾明确表示,双方将尽快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复杂问题。但时至今日,两国围绕能源价格、原苏联财产分割及相互结算问题发生的争执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有可能导致一场新的“经济大战”。能源价格之争是目前乌俄经济矛盾的焦点。乌克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7,(6)
正1905年-1906年日俄战争后,作为战胜国,日本攫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南满的租借地,在今天的旅大地区建立了"关东州",仿效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南满租借地开始从事鸦片毒化活动。最初,日本在南满租借地实行的是鸦片贩卖特许制,关东州当局指定日本人石本鏆太郎为特许人,进行鸦片经营。石本鏆太郎以特许费的形式向关东州当局上交大部分鸦片经营所得利润。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时期,沙俄侵略势力开始向黑龙江流域渗透,波雅尔科夫、哈巴罗夫等相继对该区域进行侵略。康熙年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沉重打击了沙俄的侵略气焰,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的东北边界。在这相对平等的条约中,我们对于双方的态度与立场进行剖析,从中得出当时历史条件下清政府与沙俄对于边境争夺的不同态度与做法,继而去深思不同的文化体系对于疆域的看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8)
正石本鏆太郎是早期日本在"关东州"实行鸦片特许专卖制的特许专卖人,也是当时代表日本国操纵"关东州"鸦片专卖掌握实权的重要人物。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胜国,日本继承了原来沙俄在中国东北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的租借权,并在旅大地区建立了关东都督府,开始其殖民统治。受老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启发,日本殖民当局决定首先在"关东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实行鸦片侵略政策。20世纪初,鸦片毒品在国际上早已臭名昭著,为了逃避国际舆论和中国人民的谴责,日本殖民当局决  相似文献   

14.
石岩 《侨园》2020,(2):14-16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明治天皇宣称要"薙居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帝国会议发表施政纲领时,提出所谓"守卫主权线"和"保护利益线"的侵略理论,矛头直指中国和朝鲜。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4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东亚霸权,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最终沙俄战败,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南部的特殊权益,并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长期渗透和逐步侵略。  相似文献   

15.
从HDTV争霸战看科技致胜的战略韩西平在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争霸战中“举手投降”,可能是战后日本人所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失败了。而后来居上的美国人在此领域初尝胜果,不仅显示了其高水平的科技实力,也挽回了当年彩电大战中惨败于日本的一点面子。早在197...  相似文献   

16.
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闪电辞职。自去年9月12日安倍晋三抱病辞职后,不到一年内两次爆发首相撂挑子型政治地震,反映了日本政党政治的深层较量。日本经济在进入成熟期后,其政治体制迎来了模式转换的阵痛期。自1993年自民党结束一党单独执政的1955年体制后,日本政治舞台已经拉开两大政党交替掌舵的历史序幕。问题是,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深陷10年衰退的历史黑洞期,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反映在政党政治上,日本主要政党和党派朝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曾在沈阳市一些街道和社区讲党课出了名、被沈阳市委宣传部表奖的优秀理论宣讲员范龙昌,在今年1月赴日本东京探亲第三次拜谒周恩来纪念碑时,在日本"触景生情"讲了一回中国故事……1月8日,日朗天晴,范龙昌怀着激动的心情从东京乘新干线奔向京都,目的地是京都近郊的岚山龟山公园,这是他第三次来此地拜谒周恩来纪念碑。前两次是他退休前在辽宁省轻工厅担任外经处处长时因公来此瞻仰过周恩来纪念碑。  相似文献   

18.
黄海 《瞭望》1995,(11)
中国立法工作驶入“快车道”黄海1993年3月31日,乔石在当选为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就曾提出:要力争在八届全国人大任期内,初步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体系。两年来,全国人大把立法工作特别是经济立法工作放在首位以前所未有的立法速度,制定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9.
东京专电 为出席日德两国外长第14次定期协商,德国外长根舍从2月11日至13日访问了日本,这是时隔7年德国外长首次访问日本,而且也是德国统一后日德两国外长第一次就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正式会谈。 日德外长在会谈中一致认为,在东欧各国发生巨变,苏联解体后,日德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上升。在地缘政治学上,虽然日本是  相似文献   

20.
近来有关美国航母要到黄海参加美韩军演的消息传得虚虚实实,让黄海这个毗邻中国大陆外海中最小的海,成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黄海主导东北亚话语权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在东北亚大陆说话的话语权。日本军事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30多年前描写明治维新时期大战略的这句话,道出了黄海的战略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