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生态政治本身的系统组成,其价值系统应分为自然-社会-政治价值系统、社会-政治价值系统、政治内系统价值系统。生态政治自然-社会-政治价值系统具有政治化的自然工具价值、政治化的自然享用价值、政治化的自然生态价值(有的学者认为也具有政治化的自然自价值)。在生态政治社会-政治价值系统中,“社会政治化”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社会政治化”又与“市民社会”、“政治社会”的彼此消长紧密相联。在生态政治的政治内系统价值系统中,则需着重探讨生态政治中的政治主体、政治理论、政治道德、政治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建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指个人、团体按照非强制原则和契约观念进行自主活动 ,以实现物质利益和社会交往的相对独立于国家的非政治生活领域 ,亦即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所有社会秩序和社会过程。政治国家代表“公”的领域 ,而市民社会代表“私”的领域 ,是相对于政治而言的非官方的社会结构和过程。一、市民社会在中国建构的必然性市民社会产生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 ,即将产品和劳务作为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其价值的经济。首先 ,从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 ,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民社会。“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英田 《理论文萃》2005,(6):36-41,57
从目的范畴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事实上,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坚持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原则。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李亮 《理论研究》2010,(4):51-53
政治合法性作为一个系统,其建设必须遵从其运行规则和运行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系统有效运行,功能最大化。建构我国的政治合法性体系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保持深厚的理念基础;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绩效合法性基础;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诉求,深化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基础;四是推进民主化、法治化,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基础;五是恪守以国家利益作为国际交往的最高准则,防范政治合法性的外部风险;六是保持适度开放性,不断拓展政治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5.
简论当代和谐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学馨 《探索》2007,(1):153-155
和谐精神作为整个和谐文化的价值导向,是在中华民族传统和谐精神的基础上,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和意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协调”、“有序”、“发展”、“共存”、“共荣”为特征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思想境界,它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部分。和谐精神的构建需要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系统中,并以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建设等的和谐作为重要的机制基础和机制回应。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政治道德范畴。它是包含有一系列政治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价值准则体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体现一定阶段、民族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它对  相似文献   

7.
周婷 《求实》2008,(10)
"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必不可少的具体实体范畴,"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考察点,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必要支撑.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必须建立健全以满足主体和对象基本要求为主要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必须建立健全将主流价值观与群体的感情共鸣、文化归属结合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必须建立健全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飞 《求实》1999,(11)
网络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是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以及传输系统、通信系统组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信息,达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一、网络化是思想政…  相似文献   

9.
何涛 《新长征》2011,(1):58-59
一、我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范畴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我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且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马先齐 《学习月刊》2012,(22):43-43
荆州市“两会”审议通过的《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我市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吹响了荆州市“十二五”跨越发展的号角。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范畴的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如何适应形势,为荆州社会政治稳定作出应有贡献,是摆在每个防范处理邪教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综观我市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形势,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仍在基层。开展“无邪教社区”创建活动,是强根本、同基层的有效措施。“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全面推进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11.
奚洁人 《前线》2023,(6):4-8
任何思想观点和理论范畴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我们党提出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的政治要求,有其深刻的历史语境: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历史方位,同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总结汲取历史经验联系起来,所要求的对象覆盖全体共产党员等。深刻把握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的政治逻辑在于: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旗帜鲜明讲党性,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必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战略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起点范畴,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广泛共识。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客体的认知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表现出认知基础的前提性和根本性、认知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认知内容的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认知过程的自为性和阶段性、认知目标的知行统一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意识形态的政治稳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德拉西为描述新兴的“观念学”在18世纪提出来的,本义是关于观念的发生规律和普遍原则的科学,属于认识论范畴。后来,随着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的运用,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为特定社会群体对于世界、社会的信念和信仰系统。从此,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体系成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认识论范畴变为政治学范畴。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任何性质的意识形态对其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都发挥着显著的积极功能。目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面临着社会转型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经济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毅然 《探索》2004,42(2):100-102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人性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深层制约因素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这一科学论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 :人的自然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物质需要的满足 ;人的社会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针对性的增强 ;人的主体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政党的合法性,归根到底只有从民主政治中才能获得。”民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作为价值理念的民主能够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意识形态基础;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能够为党的合法性提供制度基础;作为社会行动的民主能够为党的合法性提供有效性基础;作为社会治理体制的民主能够为党的合法性提供社会基础。民主是党的合法性的动力和资源,但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当以推进民主发展为己任。  相似文献   

16.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基础要求有一定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其不可忽视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才能出现一个诸要素协调的社会系统并走向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社会”是个综合概念,作为某种具体的社会现象,往往既涉及经济的因素也涉及政治的因素。“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设施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政治”从体现社会不同阶级或利益集团的要求和倾向方面讲,在一个国家中往往表现于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而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这便是一定的行政体…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党中央要求贯彻执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个重要论断,明确回答了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探询的问题。现仅就其“主题”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理解和认识。爱国主义主题的确定爱国主义不论作为政治规范,还是作为道德规范,总是同“祖国”这个范畴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祖国”这个范畴,不仅是指人们藉以生息、繁衍、劳动的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且主要是指人们生活实践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戈士国 《探索》2005,46(2):173-174
对“人”与“本”的把握构成理解“以人为本”的基础。“社会的人”和“总体的人”构成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主张和心理预期。在“以人为本”的命题中,“本”的范畴体现了以人为根基为归宿的真理态度、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9.
董霞 《发展论坛》2002,(7):30-31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着两个原则:一个是真理原则,一个是价值原则。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另一方面以价值为动力去追求更加完善和完备的真理。违背真理的“价值”,在实践中最终不能实现;不带任何价值的“真理”,也同实践的成功无缘。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一、真理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真理原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科学化,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98…  相似文献   

20.
“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文明规则发挥不了作用的地方和时候,野蛮的“丛林规则”必然就会发生作用,以维持社会的存续。因此,公平与正义是一个社会的文明之所在,也是对当今任何社会政治的必然要求。“政”作为“治”的目的和“治”作为“政”的实现程序必须是公平与正义的,这样的政治才会是文明、合理与合法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