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聚焦     
《瞭望》2005,(46)
中国(11月5日-11月11日)我国艾滋病疫情分布比较集中。7日消息,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全国艾滋病感染者的77%在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和广东五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2.
当前艾滋病蔓延的四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法、美两国科学家在1984年 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艾 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至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记者从刚刚在美国闭幕的泛非艾滋病问题国际会议上了解到,仅在1999年全世界就有54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使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总数达到5000万。 当前艾滋病在世界流行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蔓延速度快,全世界每天有8500多人成为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二是已从城镇蔓延到农村,例如在印度有73%的艾滋病感染者生活在农村,在全球不少地区农村的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城镇。三是…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4,(49)
今年12月1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公布的《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7%。  相似文献   

4.
曾毅 《瞭望》2000,(25)
我国艾滋病毒感染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防治工作却明显力度不够:对艾滋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艾滋病将在我国出现大流行的估计不足;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等。我们能用于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时间和机遇已经不多了,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 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人后,艾滋病迅速在全球蔓延,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地区流行十分严重。截至1999年底,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接近5000万,其中已死亡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日益复杂化下,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形势不容乐观。相较于此,美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并针对全美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借鉴美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若干有益之处,为中国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启示如下:在受众对象上,既要包括大学生,也要包括中小学生;在教育主体上,要特别发挥草根防艾组织的作用;在教育模式上,实施综合性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杨振敏 《民主》2006,(12):17-19
据报道,中国的艾滋病正在向泛滥流行方向发展,估计到2010年,中国将超过1000万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将“禁毒与艾滋病防治”问题作为2006年重点调研课题,希望通过调查、分析、研讨,形成政策性建议,为政府更长期有效地开展“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助力。不久前,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赴云南省昆明、瑞丽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吴尊友带队,来自民政、扶贫、司法、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民进会员专家参加了调研。其间,调研组与相关方面进行了6次座谈,直面戒毒人员…  相似文献   

7.
我国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艾滋病例最少的国家之一,仍然十分注重对这种“现代瘟疫”的研究与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八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在世界上已有一百二十一个国家共发现了五万六千三百二十个艾滋病例。中国大陆发现的仅有三例。 艾滋病在敲中国的大门 中国大陆发现的第一名艾滋病患者是一名美国旅游者。一九八五年六月,这名美国旅游者由上海入境后,经南京、西安飞至北京。由于高烧,他希望提前返美。民航要求他出具医院证明以办理退换机票手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底我国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9.5%的感染者年龄在19岁以下 近年在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方面,许多国际上证明是成功的措施在中国却很难为国人接受,比如公开展示性工具就被视为禁忌。同时,不少百姓都认为艾滋病属于道德问题,是个“坏人的病”。在许多社区,甚至仅仅提起“避孕套”这个词就会招惹是非。今年初,清华大学因在校园内设置了避孕套的自动售货机,还引发了一场媒体大讨论。赞成者认为此举是我国性教育的一大进步,反对者则指责学校“事实上是在鼓励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9.
吴晓琳  骆华松 《学理论》2009,(32):104-106
艾滋病自一发现就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艾滋病的出现,也逐渐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这在艾滋病高流行的地区更加明显。云南省德宏州毗邻国际毒品生产地“金山角”地带,毒品的过境和贩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正常社会安全,也使当地艾滋病问题逐渐突显,而艾滋病本身的特殊性对当地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戴廉 《瞭望》2003,(52)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出警告:中国正处于艾滋病疫情爆发的前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大声疾呼:中国的艾滋病是比SARS更严峻的危机,这一危机的特点是,艾滋病正在迅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而全社会还对此缺乏足够的警觉。  相似文献   

11.
西部边疆是中国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这一区域艾滋病疫情传播表现出来的公共卫生领域危机,必须予以高度警觉.分析和把握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控的特殊性,加大对艾滋病重灾区的防治投入和防治工作支持力度,创新公共卫生社会管理、提高公共卫生社会管理水平,是化解西部边疆艾滋病危机的重要路径,亦是防控艾滋病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经她确诊,21年前我国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患者“我国艾滋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但我们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还很不够。尤其在农村,好多人还羡慕得病的人,认为得了病国家还给补助,化验、吃药都免费。这种无知是更可怕的。我们应该像上世纪50年代防治血吸虫病一样,让防艾知识家喻户晓。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抗感染性疾病专家、中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者王爱霞教授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  相似文献   

13.
梁水源 《慈善》2021,(1):48-48
他放弃三甲医院院长职位,建起国内唯一的艾滋病患儿学校;他既是校长,也是家长,十几年如一日守护艾滋病患儿。他就是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郭小平。十几年前,作为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2003年,郭小平接触到了第一批艾滋病人,他们大多因卖血和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戴廉 《瞭望》2004,(32)
在今天的中国,至少有20%的注射是不安全的,它有可能使患者感染乙肝、丙肝或艾滋病  相似文献   

15.
裴岩 《学理论》2009,(21):94-96
当前,伴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的上升,艾滋病患者违法犯罪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对艾滋病罪犯和艾滋病吸毒人员进行保外就医的做法影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严重威胁社会秩序稳定。艾滋病患者原则上不应适用保外就医;对于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应建立专门监管场所进行集中关押和治疗。在现有条件下,对保外就医的艾滋病患者,应形成监所监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传来喜讯:中坦联合研究治疗艾滋病8年,取得可喜成果.中国一坦桑尼亚研究治疗艾滋病协作组最近完成的一份报告说,在过去两年接受中医治疗的195名坦桑尼亚艾滋病患者中,多数人体重有所增加:原有的乏力、发热、咳嗽、气短、胸痛、腹泻、盗汗、皮疹、淋巴腺肿大、口腔糜烂等10余种症状已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另外,近半数人的免疫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和艾滋病的女性化趋势,必须把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到艾滋病防治领域中。决策者在公共政策的制订及艾滋病防治项目的实施中,需要对女性给予权力并保障权利。只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公共政策的支持及法律的保障,女性才有可能逐渐摆脱艾滋病的阴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排斥和包容的角度对中国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状况和针对他们的社会保护制度进行了考察,发现:艾滋病及相关联的社会排斥对儿童权利各个方面的实现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 6月底在联合国总部闭幕。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召开以讨论艾滋病问题为主题的特别会议,显示了联合国对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艾滋病传播的坚强决心。出席会议的包括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地区,体现了他们希望早日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急迫心情,他们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向国际杜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与西方制药公司发出强烈呼吁:希望发展中国家每个艾滋病患者都能够得到价格低廉、疗效明显的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定艾滋病毒/艾滋病及性教育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全球计划介入发展和支持部委托有关人员收集的52项研究报告中有47个报告对各种介入进行了评定;25个报告指出艾滋病毒/艾滋病教育、性教育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个人性行为水平及怀孕和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毒的比率;17个研究报告指出,艾滋病毒教育或性教育使初次性活动的年龄有所延后,同时也使性伙伴的数目有所减少,或者降低了意外怀孕及感染艾滋病毒的比率,只有3项研究发现性教育与性行为的提高有关。所以,几乎没有证据支持性教育和艾滋病毒教育使人放荡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