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熊庆来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研究数学,二是教书育人。在数学方面,他的函数论研究成果被誉为"熊氏无穷极"(即"熊氏定理"),并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在育人方面,他培养了华罗庚、严济慈、赵忠尧、陈省身、许宝禄、庄圻泰、钱三强、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优秀数学家,使中国数学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1949年以后他客居海外,是周恩来把他请了回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数学泰斗,却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撒手人寰。更不可理喻的是,在他去世之后,人们都不能对他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2.
陈妍娇 《前沿》2011,(22):59-61
在萨林斯之前的人类学理论传统中,功能论、结构论一统天下;萨林斯代表了一种突破结构共时性、静态的努力方向,把历史引入结构主义的方法中。在反思传统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惯例性结构与搬演性结构的概念;并指出在他的夏威夷的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当地的文化秩序呈现出搬演性结构的形式。为了把搬演性结构与历史事件实现更完美的契合,他又提出了并接结构的概念,表现了文化变迁的真实面向。  相似文献   

3.
余荣琦  田平 《求索》2013,(5):269-269,216
《心理语言学》作为英国威多逊先生的代表作闻世,在学界引起很大争论。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心理过程的探索。它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从理论上讲,心理语言学倚重于语言学各个流派提出的各种语言理论,可以为这些理论提供事实证据,促进其完善;从方法上讲,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普通语言学研究,这将语言学研究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之上。威多逊认为语言意识被看作是用于分析理解不同语言文化承载者言语句特点的工具或客体。他通过批判传统心理学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主要表现为独具一格的心理语言学方法论。并行、交叉的思维和言语关系论,社会历史的、活动的言语功能论,对立统一的言语结构论,动态发展的言语过程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际,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对我国的农业、工业和整个经济工作进行了将近半年的调查研究,通过听取各方面的汇报和召开各种座谈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于1956年4月25日发表了《论十大关系》。他吸取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的经验教训,从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查缉教学模拟训练的作用、基本结构和分类以及被模拟系统与同态系统的关系 ,说明了模拟训练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下午,中国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在日本向数学界作学术报告,刚刚讲完最后一句话,因心脏病突发于当天晚上溘然长逝了。这位数学家实践了他生前的诺言: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羣、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有一种主流观点,即“严重同构”。但是,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严重同构只存在于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这样的宏观层次上,而制造业结构这样的中观层次并没有“严重同构”,充其量只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如果深入到制造业产品结构,则这种趋同现象程度更轻。论文最后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认识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是从正面的积极作用方面予以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于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分析论中四个定理的分析,指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力图通过纯粹实践理性为意志建立法则,而对人的原则(自由)进行了追溯和确认.自由最终被封闭在康德的本体领域,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得以确立的人类学根基.  相似文献   

9.
葛洪的生命观涵盖四方面内容:在生死观上他既承认生死自然,更凸现生命的主体性;在生命论上分“形”“神”统一的结构论和气化生成的本质说两个层次;在神仙论中从三个维度论证其实有;在养生论上从“气”入手,揭示由人及仙的路径是生道合一,方略为内养外炼。葛洪的神仙理念属超验的信仰系统,有别于经验层面的现代克隆。葛洪生命观对人类生存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宁宁  许建良 《求索》2011,(1):125-127
围绕着理想人格的探索是梁启超关于个人价值追求的重要方面。综合看来,梁启超的理想人格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把"新民"看作是理想人格的核心思想,关于"新民"的人格论成为思考理想人格问题的出发点;其二,赋予理想人格以丰富的内涵,指出理想的人格是神格与兽格合一,使人之成为人;其三,理想人格所要完成的终极目的是个人人格和社会普遍人格的双重实现,达至个人人格尽性发展和社会人格共同向上的理想境界。综合而言,梁启超的理想人格论是近代关于人格思想的开拓性研究,具有超越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规制公共实施论是新比较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公共实施论的积极之处在于,强调对政府的中性态度,强调不同制度结构决定着规制实施能力的差别,强调从实施能力角度重新理解交易费用等,但在对规制的公共实施论的实践含义、认识含义与基本设定方面,却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文章就以上问题对公共实施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治党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领导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过程中,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发展了毛泽东党的管理思想,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党的建设的理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邓小平和历届党中央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治党论"主要内容包括:治党根据、治党任务、治党途径。"治党论"还强调要在治党过程中处理好几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是虚与实的辩证关系;二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三是宽与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反趋同论     
<正> 趋同论最初是由荷兰经济学家、荷兰中央计划署首任主席丁伯根1961年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经济和自由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发生一场抛弃极端成份的运动,每种制度都在采用其它制度的一些成份。丁伯根的趋同论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谐模式”的世界经济的扩展。趋同论在科学和政治讨论中都起了积极作用。它所强调的两种竞争制度的相似性这一点是有成果的,而且构成当代比较经济制度分析的基本因素之一。尽管趋同论有其积极方面,但原趋同论(指丁伯根的趋同论)仍有五个重要的消极方面,即错误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哲学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面对这一课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以意识问题为核心的认识论方法和以存在问题为核心的生存论方法。因为它们各自理论的偏颇,使这两种进路都不能够完成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的任务。马克思所开启的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地反思了认识论方法和生存论方法,它用实践的观点建构起他者的存在,同时为理解和解释他者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无悔人生──记河南医科大学青年学者孔天翰1986年11月河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孔天翰经学校选拔,以自费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从事神经解剖方面的研究。刚开始,美国导师富格教授只是让他协助一名美国实验员观察一项已进行一年半而...  相似文献   

16.
析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在文学作品评析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淑华 《理论月刊》2006,(5):130-133
长期以来,语用学被看成是与音位学、句法学和语意学处于平行地位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自己的基本分析单元,如指示语、前提、会话含意、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话语成分作动态的研究。而维索尔伦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的观点和“顺应论”。本文介绍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并运用其中的部分理论来评析英诗《他的十字架》,从而体现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在文学作品评析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他投资3.8亿元从浙江来江西创办理工学院;他毅然一次性捐款500万元,用于荒漠化和环境治理;他应邀出席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第七届改进政府工作全球论坛;他四处为江西招商引资奔走,仅杭州就去了5趟;他深深地爱上了这方红土地,铁心在江西创业、兴业,把自己的户口从浙江迁来南昌。他动情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基本政治体制出发,着眼于乡镇体制实际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乡镇人大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权力结构体系,符合我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和现实要求。乡镇体制改革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就如何推动乡镇体制改革,学术界先后提出撤销论、虚化论、实化论、转型论、相机论等观点,有代表性的改革主张有乡派镇治、乡域自治、乡政自治、乡镇自  相似文献   

19.
康德审美判断模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双荣 《求索》2005,(11):109-111
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审美判断力是联系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桥梁,三者具有同构关系。他运用纯粹理性判断的范畴体系来分析实践理性判断和审美判断,试图从纯粹理性判断的模型中映射出实践理性判断和审美判断的模型,以建立一个规整的建筑术的哲学体系。然而,由于康德在关于美的分析中只映射了纯粹理性判断模型的主干部分,没有就审美判断模型作内向的拓扑,使得他的哲学体系的建筑术结构并没有如他所预期的那样达到整齐规则。  相似文献   

20.
朱虹同志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论纲》一文(见《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4期,以下简称朱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只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并不符合马克思对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结构因素的分析。”这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社会结构理论,我认为他的这一提法是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