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田海军 《实践》2007,(4):38-38
2006年3月,王某与同乡的李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合同,约定王某将老家的自有房屋转让给李某。李某在签订合同前,曾请房屋评估公司对买卖房屋进行估价,并支付估价费用1000元,但双方均不知情的是该房屋已在前几天的地震中倒塌。李某得知房屋倒塌后,要求王某赔偿其房屋估价费,双方因此产生纠纷。法院经审理认为,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属于不可抗力,王某对此不承担责任。于是判令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2.
为您服务     
·生活律师·逾期交付房屋应承担违约责任背景王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0年8月5日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并根据该合同缴购房款402499.00元。合同约定开发公司应于2001年9月30日前将该物业交付原告使用,合同对延期交房、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等作了规定。2001年10月30日王某拿到房屋钥匙,同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兼职收取报酬,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新方式。如何准确认定这类案件,下面这一案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石某某,某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简称房地局)党委书记,后任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地级)。 1993年3月,房地局成立房协会,石某某兼任该会常务理事会会长。该协会办事机构设在市房地局的房政处,处长王某兼任常务理事会副会长、秘书长,房政处两个副处长分别兼任副秘书长和自管房服务部部长。1994年5月,为弥补经费不足,房协会注册成立了万象房屋咨询公司(简称万象公司),王某兼任经理,…  相似文献   

4.
[案情]王某与孙某原系夫妻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了某市采荷新村房改房一套 ,房屋权属登记所有人为孙某 ,没有登记共有人。协议离婚时双方亦未明确该房所有权的归属 ,后因此发生纠纷 ,经法院判决认定 ,此房系王某与孙某双方共同所有 ,由孙某居住使用。2002年5月29日 ,孙某未经王某同意将房屋卖给李某 ,并伪造王某签名和印章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王某遂诉至法院 ,请求确认孙某与李某之间的房屋转让合同无效。本案争议的焦点是 :房屋转让合同是否有效?李某是否可以作为善意第三人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分析]对本案的处理主要有三种不同意…  相似文献   

5.
陈秀萍 《实践》2013,(5):36
2007年4月20日至2009年4月20日期间,被告郭某将陈巴尔虎旗某小区的一个房屋租赁给被告王某使用,双方在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间该房屋发生的取暖费由王某负责承担"。被告王某未如约向原告某热力公司缴纳热力费,原告陈巴尔虎旗某热力公司将王某、郭某一同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某给付承租期间的供热费8700多元及滞纳金4000多元,并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06,(3):56-56
王某,某村委会主任,中共党员。 2001年,王某将自己80余平方米的砖墙石棉瓦房屋租给邱某开办加工厂。2003年初,某科技园区在该村征地。在征地过程中,科技园区和镇政府安排专人,分别对村民房屋和村内企业进行清理。同时,镇政府委托王某负责协调征地中出现的矛盾,代镇政府发放该村征地补偿款。王某得知其租给邱某办厂的房屋在征地范围内,便与邱某解除了租约关系。2003年3月,王某领取了该套房屋的拆迁补偿款。  相似文献   

7.
原告孙某于1983年享有其养母刘某(已故)留下两间私房的产权。1989年2月27日,孙某在其住所地办理了继承该房的公证书,但未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公证书上标明该房的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同年3月21日,孙某又在此公证处办理了将该房赠与被告王某的公证书,公证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6月29日,被告到房屋所在地的房产部门申请  相似文献   

8.
犤案情简介犦2003年1月,王女士与某公司签订了商品房认购合同。双方约定:该公司以每平方米7125元的价格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的一套房屋出售给王女士,并约定4月份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当日,王女士就支付给该公司购房定金人民币40万元。4月,当王女士按约定与该公司签订正式合同时,得知该公司已将房屋以每平方米8000元的价格转卖他人。王女士认为该公司的违约行为严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王女士把该公司告到了法院,要求按照新的司法解释解除双方协议,双倍返还定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此公司收取王女士支付的购房定…  相似文献   

9.
赵炜 《先锋队》2014,(7):46-47
案例简介王某是某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党委书记。2007年3月,王某通过关系联系到内蒙古某局家属楼工程项目后,利用职务便利将该工程项目介绍给自己任职的某国有企业的下属公司,双方约定,若该公司中标,按工程结算价的3%至5%支付给王某好处费。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金先生夫妇与开发商上海先锦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锦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的预售合同,按照事先约定,先锦公司将静安四季苑小区的一套商品房预售给了金先生夫妇,总价值达358万余元。在《认购书》上约定的交付日期为2007年12月31日前。  相似文献   

11.
[案例]2003年7月6日,A房开公司为推销该公司的商品房,在某报刊出一期广告,声称"……交房时间为2003年11月18日,届时小区绿化率达88%……"公民B受这则广告的影响,于2003年7月8日与A公司订立了购房合同,并交付了购房首期付款人民币5.8万元.2003年10月25日A公司向B交付了房屋,但此时小区无任何绿化,到处是泥土和垃圾.公民B于是持A公司的广告资料向A公司交涉,被以"拿着一张废报纸当合同"进行嘲笑,B很生气,于2003年11月1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A公司在一个月内使小区绿化率达88%,并向B支付违约金人民币5万元.  相似文献   

12.
案件事实和处理结果 原告:王某,主任医师. 被告:某省医院. 1989年8月,王某从一家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某省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工作.由于医院急需王某所学专业方面的人才,加上他勤奋努力,使医院对王某非常器重.1992年12月,王某晋升为主任医师,医院将一套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公有住宅楼房分配给王某承租居住,1993年6月.王某按照房改有关政策的规定,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房屋,并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权属登记手续,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所有权人为王某,在房屋所有权证的备注栏中注明"五年内不得买卖".  相似文献   

13.
赵炜 《先锋队》2011,(2):48-49
案例简介: 2003年11月,某市城镇开发物业管理公司(国有企业。简称某物业公司)聘请某社区居委会看管两处房屋,双方协议每月看管费1000元,约定禁止受托方对外出租两处房屋、2004年4月,  相似文献   

14.
张某是北京市昌平区居民。2011年12月,张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出租给王某,租期2年。双方约定王某不得转租.否则张某有权解除租赁合同。2013年12月,租赁合同到期,张某准备收回房屋自己居住。  相似文献   

15.
林泽工作几年后攒了点儿钱,筹划着买房结婚.2005年4月,他相中了一套三居室的二手房,与房主甄权签了<房屋转让协议>,以47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该房.双方还在协议中约定,林泽交纳15万元后即可使用该房,余款交足后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相似文献   

16.
[案情介绍]2003年8月20日,何先生从仁广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了建筑面积为146平方米的门市房一处,在交付房款130万元后,从开发商手里拿到了房屋的钥匙。当何先生进户时,发现该房已有人在使用,何先生便向房屋使用方询问,被告知使用方刘某是从该房承包商万能建筑公司那里租用的该处房屋。何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又向承包商万能公司询问,才得知由于仁广房地产开发公司拖欠万能建筑公司工程款,于2003年8月3日,以该处房产折抵拖欠的工程款,但万能公司尚未办理房屋产权证。何先生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尽管还很焦虑,焦虑的是自己花钱买到的房子不能顺利…  相似文献   

17.
杨先生与某开发商签订了房屋认购书,并付了定金。8个月后,开发商通知杨先生,称所开发的房屋被法院查封,无法与他签订房屋预售合同,建议与他解除认购书。其间,房价涨幅不小,杨先生感觉吃亏了,将开发商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8.
赵先生认购了某房产公司开发的房屋,赵先生与该房产公司签订了房屋保留单,其中约定了认购单价、所购房子的面积和具体房间号、房屋总价、保留金数额。当天赵先生就支付给房产公司1万元保留金。可两年后,正式签约时,开发商把价格提高了很多。赵先生将房产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按双方当初约定的房价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相似文献   

19.
王瑜 《党建文汇》2011,(10):36-36
崔女士将自己所有的一套房屋借给儿子王某当做婚房,结果“啃老”儿子婚后却一直拒绝搬走,导致崔女士居无定所。无奈之下她将亲生儿子起诉到法院要求讨回房屋。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当庭判决儿子王某和儿媳腾退房屋。崔女士说,王某从初中毕业后就一直闲散在家,后来因为结婚无房,她和丈夫便将位于密云县鼓楼东区的一套楼房借给王某做新房使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A看中长沙某楼盘一套商品房,该房套型、结构、朝向、环境等都不错。当时,开发商尚未取得该楼盘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因楼盘销售火爆,A便和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合同约定,开发商应最迟于2004年1月1日交房,A支付购房定金1万元。2003年12月,A又看中了另一处商品房后想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