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如何保证新一代年轻干部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健康成长、引导和帮助年轻干部深刻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传统、加强道德修养、改进思想工作作风、妥善应对复杂局面、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摆在了各级党委的面前。根据十七大精神,要着力提高干部队  相似文献   

2.
基层一线向来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最佳练兵场,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仅是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准则,更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们河北区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切实加强从基层一线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形成了“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首先,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和合作的需要。我们的干部队伍总是新老交替,相互合作的。干部队伍一只有老干部或只有年轻干部都是不行的。而且,我们还必须看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一个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当合理…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9,(5):6-6
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与合作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坚持重在培养,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弘扬优良作风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结构,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也为了打破干部使用中论资排辈等保守意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并一直延续至今。大批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局面。然而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火箭式"违规提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3,(12):52-52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希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行列,有效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整体活力。但有的年轻干部仍存在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作风还不够务实,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等问题,而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制度机制也还不够健全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一批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改善了领导班子的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脑子"的影响.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问题上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年龄划杠子,以资历定位子"以及"按照资历往下排,一茬接着一茬来"等思想障碍,影响着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  相似文献   

8.
时下,我国干部队伍出现了年轻化的喜人局面:一些4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进入省部级领导班子,而30多岁的地厅级干部则越来越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急剧攀升,许多高校应届毕业生或者被选调到基层挂职锻炼,或者被作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后备干部来培养。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说,我们年轻干部总体上是有战斗力的,他们年富力强,开拓创新,有本事,靠得住。同时也要看到,年轻干部都是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老一辈相比,大多数没有艰难困苦的切身体验,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当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第一,干部年轻化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任务。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更为重要和紧迫。而我们的年轻干部特别是堪当正职的优秀年轻干部,数量还是偏少: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干部,现在已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在年轻干部实践锻炼、选拔使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实现干部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干部队伍又一次面临着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现实任务,着眼时代特点,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年轻干部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年轻干部本身尚存有许多不足之处,年轻干部要茁壮成长,要做好人生"加减法".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8,(2)
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新形势下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进一步促进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努力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同志指出:“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与合作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工程技术大队作为油田的基层科研单位,年轻技术干部是科研战线上的生力军,提高对其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年轻技术干部培养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要比经济效益所取得的收获更加深远.我们大队现有35周岁以下青年50人,占全大队人数的40.98%.其中有42人在专业技术岗位,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年轻技术干部100%.我们走访了这些年轻的技术干部,全面、深入了解他们的个人优势、存在问题和成长诉求,从而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强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苏东成 《奋斗》2002,(2):10-10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建设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要求,是确保我们党后继有人,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所在。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3)
<正>新《干部任用条例》明确提出,要注重对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基层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并提出要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新《干部任用条例》明确提出,要注重对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基层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并提出要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组织部门要坚持以此为指导,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破惯性思维,助推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  相似文献   

17.
官鑫  刘梦璇 《世纪桥》2024,(5):32-34
新征程上,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需要持续加强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做好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提高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业务水平、能力素质,更新职教理念、知识结构,是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通过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年轻干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所存在的问题短板,从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以期帮助高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加大了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力度,一批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乡局级领导岗位,使班子的结构改善、干部队伍的活力增强.但我们也发现,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阻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加强基层年轻干部成长培养,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思路、推动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轻干部群体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年轻干部历来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优化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环境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眼光,统筹把握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发展需要,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厚植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社会、文化环境,从把准选拔导向、夯实成长根基、矫正成长路径、激发担当精神等方面入手,优化新时代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路径,不断提升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20.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我党的一贯方针,新时期党中央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不断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整体素质的重要反映,年轻干部的作风状况如何,直接体现着年轻干部的水平和整体形象,决定着这支队伍的健康成长,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