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与社区基本建设紧密联系。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2.
马明 《云南人大》2007,(1):26-27
今年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任.在行使监督权中需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缪军 《现代领导》2011,(7):24-25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根本依据。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实质上是在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六十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以及创新的实践过程,充分展现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坛》编辑部: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但是对于其意义和内涵不太了解。请问,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社会,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二是要建立能有效平衡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机制。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应该关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妇女群体。妇女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保障她们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平衡,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地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邵艾青 《淮海论坛》2009,(1):8-9,20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坎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强力推动下.这种探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进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从追求“共富”到强调“共享”的新跨越。这个跨越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工作》2007,(10):4-4
一、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更多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艺精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艺工作的重要职责。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
陈明静 《中国保安》2017,(1):129-130
完善我国保安服务业法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适应改革开放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保安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积极探索我市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2006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徐州市委党校第二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第二组全体学员对我市部分县(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赋予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是广。大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军队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更大成效,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原则.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本荣 《新重庆》2006,(9):16-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其特殊区位优势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试验示范作用。鉴此.基于实际情况就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曾经步入低潮,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和交流并没有因此沉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局部复兴和发展向世界展示了其辐射全球的独特魅力。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国际传播、对话与交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得以创新、传播和飞跃。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联合.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作用,深化理论创新。促进多边交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不仅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以及党和国家的舆论引导力带来严峻考验。加强网络监管.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先进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导向力.营造和谐网络文化环境.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元正 《半月谈》2005,(7):9-2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看到。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只有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龚强华 《世纪行》2012,(5):35-35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赵吴厚 《云南人大》2006,(12):24-25
创新就是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上创新。人类要生存、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人大工作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才能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工作。实现人大工作创新.我们的体会和认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