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上小学的时候,姑姑在海伦农场下乡.她每次往返于海伦农场和鸡西,都要经过哈尔滨.所以,姑姑对哈尔滨是非常熟悉、非常热爱的.她经常向我讲述哈尔滨的美丽风光和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怀念冰心     
正我排在前面,进去得较早。老人静静地卧在玫瑰丛中,头发稀疏斑白,脸显得比平时胖些。灵堂的正中,挂着老人巨幅彩照。照片上方有一横幅,是老人的手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向老人三鞠躬,把手中的玫瑰轻轻放在老人身边。老人睡了,睡在她心爱的玫瑰丛中,很安详。老人说过:"我喜爱玫瑰花,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清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我缓缓地从老人身边走过,  相似文献   

3.
千禧年狮城华裔小姐进入决赛的15名佳丽,在一番争妍斗智之后,最终由明眸皓齿的22岁模特儿黄宝丽赢得桂冠。 夺得美后的黄宝丽于今年1月代表新加坡到香港参加世界华裔小姐选美赛。对于此次夺冠,黄宝丽感到相当意外。她说,她始终以平静的心情参赛,从未想过胜负。她此次参赛是志在参与。 人美心善的黄宝丽 其实,黄宝丽不但貌美,而且还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此次参赛中,当主持人问她:“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黄宝丽不加思索地回答:“是我的干妈,一位老人院里 的义工,她在4年的已经去世了。认识她以后,我开始热爱为老人服…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20日下午5时,这是一位老人去世前意识清醒的最后一刻,在病床上,她紧紧拉住儿子的手:“悠真,你要永远记住,妈妈是党的女儿。我死后,帮我代交一万元党费……”交完党费,这位老人的工资卡上便仅剩85.46元,而她一生所捐献的钱物,早已超过300万元。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著名免疫学家,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第八届常委,第七、九、十届委员,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女士。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数一数二的富国,却常有贫病老人饿死。因为靠救济金过活会受到邻居和政府官员的鄙视,老人选择饿死,也不愿求助。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富国,却时有贫病老人饿死。光是东京,过去两个月至少饿死了五个人,其中一名老妇留有日记,记录了她和缠绵病榻的儿子求生存的经过,读来令人鼻酸。老妇在日记上写道:“今早,我们的食物终于光了,明天开始,我们再也没有东西糊口。我怀疑,我们能不能光靠喝茶过活。今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牙全掉光了;我知道,这意味着有亲人要死,我很担心孩子会先我而去。恳…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在京城一个普通的院落里,我见到了任弼时同志的夫人陈琮英老人。陈琮英老人在中共党内有极好的口碑,这缘于她矢志不渝的信念,默默无闻的奉献,从不伸手向党索取的品德。她的一生就像一杯浓酽的茶,让人品呷不尽其中的滋味。  相似文献   

7.
“我爱生我养我的母亲,我爱樱花烂漫的日本,我更爱社会主义中国!”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日本少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后成了一位年逾古稀的中国老人。她的故事离奇曲折,催人泪下,她说──  相似文献   

8.
奶奶     
李丹 《新青年》2004,(4):12
我的奶奶今年80岁了,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她在我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爱,她是我最最亲爱的人。  相似文献   

9.
圣诞贺卡     
圣诞前夜,家家门前的松树上挂满了一串串彩灯,莹莹烁烁,晶亮极了,给冬雪的夜晚增添了节日的喜气和怡人的春意。一个人独坐房间,打开那刚从大陆寄来的一札圣诞贺卡,孤寂的心有了温馨的呼应,寂寥的思绪有了感情的回报。外面雪花飘飘,24摄氏度的恒温使室内温暖如春。“节日的焰火,照亮了你照亮了我,照亮了这最美的时刻。圣诞老人已经到来,他踏着柔和的星夜,将许多礼物与欢乐,送到你温馨的床头。”这是我大学时的同学,毕业后回到哈尔滨,在一家报社任副总编。临出国前,他特意从哈尔滨打来电话祝我一路平安。那一声“一路平安”使…  相似文献   

10.
我的根     
友人要我写写北京,我有点发怵;友人说:“你就写你的根嘛!”我想了想,根好像在西城。于是,就出来这么个题目。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期间,又读了一遍徐双春的书稿,久久不能平静。想写点儿什么,却发现有些话不想说,有些话不好说,有些话不能说。掂量再三,想说的,好说的,能说的话也就不多了。友人间我长假时在干啥,我说在读一部让人不能平静的书稿,她也要求看看,我说等着出书吧。我知道许多人都在等着读这部书,包括我自己。  相似文献   

12.
拨通了冰心老人家里的电话,冰心的女婿陈恕先生告诉我,老人近年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医生嘱咐谢绝客人来访;不过,海军的人要来,她一定会很高兴的。近几年来,我有幸多次拜见、采访这位与世纪同庚的老人。  相似文献   

13.
正友人D君打来电话说,她在假日期间,任何旅游胜地都不去,所有家务杂事都没管,只与心爱的人窝在家里,泡一壶台湾冻顶,一边慢慢地浅咂品尝,一边缓缓地朗诵诗歌。我一听,不由打心中喷出一句:唉呀呀,这两口子真是浪漫到家了。如今,满世界去找如此浪漫的家伙,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到噢。若问:何谓浪漫?何处寻觅浪漫?十字街头,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浪漫吧?花前月下,一双恋人揽腰携手漫步在幽幽小径,浪漫吧?两位老人,在儿孙的簇拥下,切下  相似文献   

14.
奶奶的爱情     
奶奶如果在世的话,应该是近百岁的老人了。可惜,她老人家七十几岁的时候便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5.
飞雁 《海内与海外》2000,(12):40-42
二十七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住在北京朝内大街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大楼下一座古色古香的书阁里修改一部小说集稿,与来自哈尔滨的两位作家钟涛、毕方夫妇成了近邻,这一对夫妇从年龄上说是我的老大哥、老大姐,他们不像是修改作品而是在吵架,争论着人物、故事、性格、细节,争论得起了肝火,他指着她的嘴巴,她指着他的鼻子,一齐宣布,今生今世,再不与你合作!……就这样整整吵了一个多月,到最后吵到了一部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千重浪》,发行高达一百多万册!  二十七年的时间一忽悠就过去了,两年前,我给这两位当年的老邻居写了一封信,并…  相似文献   

16.
原来,她就是救过毛泽东的命、担任过红军总前委常委、中央巡视员、红十三军军政委、革命烈士潘心元的遗孀周坤元,她今年101岁多了。历史不会忘记:一位世纪老人,101岁的红军遗孀,她从电视上目睹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洪救灾的动人场景,老人夜不能寝,她从枕头底下,将她积蓄多年的生活费捐献出来……澳门回归之时,她的捐赠又在国内新闻媒介引起关注和热烈报道。原来,她就是救过毛泽东的命、担任过红军总前委常委、中央巡视员、红十三军军政委、革命烈士潘心元的遗孀周坤元。关于她的人生,千里寻亲,爱情故事,扑朔迷离,感人肺俯……嫁个…  相似文献   

17.
想念李敖     
正我本人竟然现在也被称为"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了!无论是每天读馈赠的上海《新民晚报》还是北京《文艺报》等报刊,常常悲见去世的友人、名人和亲人的消息出现。如今年仲春去世的台湾大作家李敖和今年荷月辞世的百多岁的文怀沙,都引起各界震动和唏嘘。实际上两位名人都有些争议,尤其是文老在国内,我的一位写传记文学的青年笔友就在《北京晚报》上整版抨击过这位银发老翁的  相似文献   

18.
子非 《新青年》2007,(7):10-11
这是一则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情故事,这是一段长达22载的至诚至爱谎言。22年前,她冒名顶替,自称外孙女,认下一位洛阳老人做外婆。而实际上,真正的外孙女已不在人世。她不为名利,只想一心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22年后,老人已90高龄,只剩孤身一人。她依然保守秘密,将老人接到身边赡养。为让老人愉快地度过晚年,她还要将这场骗局演下去。  相似文献   

19.
这个片子是朋友推荐的。立即找来看,以为是“外遇”,结果是“外欲”。乔凡娜·梅索兹殴诺主演,在片中饰演的人物也叫乔凡娜,我喜欢这样,对于观众来说省事。
  注意到乔凡娜·梅索兹殴诺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她所饰演的费尔米娜,不是那种绝世佳人,也不是不美,是不知哪里不对劲儿的美,2008年,写《霍乱时期的爱情》影评时,在国内尚且查不到多少她的资料,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关注她了。  相似文献   

20.
《新青年》2003,(6)
曾有一个好朋友雨:你好!我曾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从前一直形影不离,可是到了高中,却发生了变化。她一见到我就总很漠然,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没有忘记她。她变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真想帮帮她,我给她写了许多信,告诉她我是多么想念她,多么想帮助她,我想找她聊天,她却总躲着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办?智慧格格智慧格格:你好!你是不是应该先回忆一下,是否在某件事上无意之中得罪了她,或是你们之间出现了什么误会?找个机会,和她好好谈一下吧。相信在真诚面前,无论什么误会都会烟消云散的。细雨细曾有一个好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