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政府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能力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国家竞争力和国家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能力提升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我国在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应充分重视政府能力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与文化倡导能力。  相似文献   

2.
政府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在政府能力的概念及其结构要素、政府能力的评估、政府能力的提升路径等问题上已经有了较多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析现有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可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下政府危机管理对于解决"政府失效性"问题,提高社会自救助的能力和确保政府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的忽视、公民自身参与意识的淡薄以及国家缺乏相关方面政策法律的保障,使得我国公民在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许多困境。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政府、公民自身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公民参与政府的危机管理,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既是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我国数字政府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从中央到地方、从试验到运行、从管理到治理,形成了数字政府规划逐步出台、数据管理部门逐渐成熟、依托企业实施管运分离的发展格局。但是,当前我国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依旧面临着建设内容供需匹配难、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低、专业技术人才保供难、信息孤岛现象较严重等一系列挑战。未来,要从优化数字政府治理的顶层设计、运用数据治理推动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完善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制度保障等方面着手,持续为数字政府治理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既不是计划经济 ,也不是市场经济 ,而是“转型发展”经济。这一时期国家面临着双重任务 :体制转换任务和经济发展任务。政府应具有自己特殊的发展模式。因此 ,要求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保护产权 ;发展非国有经济 ;提高国家动员财力的能力 ;保障持续稳定环境 ;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高效政府 ;培养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我国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不仅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制度规范化与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改革创新能力、制度建构能力与科学发展能力。在当代中国,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国家治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善于学习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好经验,以及改革创新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等,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政民关系建设面临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多重背景,也存在着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政务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政府透明度不足和公信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政民关系亟待提升。文章认为,政府回应能力是政民关系的核心,提出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需求识别能力、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能力、建立行政问责和社会问责机制、健全政府回应能力评估体系为路径,构建平等对话、有效回应、社会监督的新型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公共权力、国家能力和政府威望统一体的国家权威是衡量国家能力强弱的尺度,它为政府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转型国家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处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所固有的脆弱性使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力和国家权威遭遇考验,甚至出现“国家权威碎裂化”的危险。作为联结政府与社会的桥梁,政党和政党政治在化解转型带来的矛盾冲突、维护国家权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合作型的政党制度融合了一党制与多党制优势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地维护了转型时期的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共权力、国家能力和政府威望统一体的国家权威是衡量国家能力强弱的尺度,它为政府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转型国家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处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所固有的脆弱性使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力和国家权威遭遇考验,甚至出现“国家权威碎裂化”的危险。作为联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政党和政党政治在化解转型带来的矛盾,中突、维护国家权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合作性的政党制度融合了一党制与多党制优势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地维护了转型时期的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在此,先从正反两个事件说起。  相似文献   

11.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由一元化向二元分化与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市民社会和民间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社会二元分化的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做到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提升政府能力,实现制度创新,服务行政,培育市民社会等五个方面,并最终把“善治”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内化为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核心要素。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公务员职业化的必然选择,是公众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要求的现实回应。我国公务员职业化的进程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提升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必须继续探索职位分类制度改革、提高考试录用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育培训的动态设计、建立科学细化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时期,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迫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还存在欠缺,如危机意识能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法治贯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动员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及调查评估能力等。适应行政环境的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应不断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建设,提升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国家治理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实践继承和创新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显著成效充分彰显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巨大优势,但有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也显露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深入总结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以科学治理理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方法,以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为重心,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能力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来说 ,也就是各国政府之间提供服务能力的竞争。本文正是适应这一需要 ,具体分析了政府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重点阐述了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明确指出创建服务型政府是提升政府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规制工具在我国政府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政府规制的历史沿革: 所谓政府规制,按照国内学者樊刚的观点是:"特指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进行某种规制或规定,如价格规制、数量规制或经营许可等等"。我国规制工具应用的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规制的目标、方式等也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纵观我国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明显地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却发展缓慢。中国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常态的现代化国家。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是要加强制度性权力建设,它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制度性权力的基础是政府的基本方针,人事构成及具体政策能反映整个社会的需求和诉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能力是解释政府有效性的关键。动态的组织能力观点为透视改革年代中国政府能力转型发展和理解中国政府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路径、中国政府能力基础的转换和中国政府运行惯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政府能力转型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活动在学术界、媒体和公众的共同推动下,呈现出日益蓬勃的发展态势。地方政府创新的实质是公共治理创新,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目前,地方政府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不佳和创新成本较高。文章从国家制度建设、地方政府的层级节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建设方面对促进与规范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从资源依附型转向创新服务型。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决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性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全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配套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