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网民对语言进行符号加工及创造形成了网络语言,而大量流行开来的网络语言就是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流行与网络环境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流行语反应网民的主观意识,影射出某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现象。本文在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力争加深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日益成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青年则为网络流行语生产和使用的主要群体,反映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本文力图从多学科角度对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话语的生产进行深入分析,以青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其内在和外在的生产机制和网络流行语自身内在功能及其影响等,试探究其在青年中传播的现状、特点等,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推动青年的文化话语表达,增强青年对流行语关注以及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网民评论时事、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形成的网络舆情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传播的便捷性和相对平等性等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社会舆情,能够及时快捷和相对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监督公共权力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的存在,网络舆情可能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削弱政府权威,影响政府公信力,最终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采取相应对策,引导网络舆情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反映社会身份,在语言的选择中身份得到建构,语言与身份建构具有动态的、双向的特征。在网络虚拟语境中,网民运用聊天语来表达和建构他的身份,在聊天中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不断表达自己、调整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类化自己、认同自己,即在语言建构身份的过程中,网民不断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民意、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监督政府的重要工具,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沟通、政治讨论、政治表达、政治支持、政治监督,从而也对政府行为监督,网络营造了对政府行为监督的公共空间,借助于网络人们扩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总之,网络越来越成为对政府行为监督的重要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络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见、行使监督权的平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有推动文明进步的一面,也常夹杂着谣言和不满情绪的渲泻,存在着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现状和特点,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水平的对策,对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网络热点层出不穷、各种网络现象异彩纷呈的媒介大环境下,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现象中活跃的一个分支,成为网络传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文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此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和传播驱动力,以此对基于社会公共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网络暴力是网络社会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在体现着网民的言论自由和权利张扬的同时,也扰乱了网络社会的秩序,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伤害。我们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寻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网络的匿名性与道德规范的缺失,狂欢心理与网民恶搞,从众心理与网民理性缺失,媒体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暴力倾向。以便针对其采取一些措施:实行网络实名制,建立及执行网络道德规范,呼吁网民自身的理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正>网络潮语是在网络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语言现象,通常用极简短的文字来表达深刻语义的新概念,是一种时尚、潮流的传播方式。网络潮语不受时空限制,交流便捷,更能满足年轻人及网民的个性化追求,在各类平台上、各种语境中,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10.
网络暴力是网络社会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在体现着网民的言论自由和权利张扬的同时,也扰乱了网络社会的秩序,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伤害.我们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寻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网络的匿名性与道德规范的缺失,狂欢心理与网民恶搞,从众心理与网民理性缺失,媒体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摹力倾向.以便针对其采取一些措施:实行网络实名制,建立及执行网络道德规范,呼吁网民自身的理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成为公众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新媒体传播机制,需要网民真正的提高媒介素养"软能力"。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维护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秩序。对网民个人来说,也有利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的提高,为个人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文从剖析提升青少年网民素质的时代价值着手,结合青少年网民的主要特征分析,提出了青少年网民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努力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网民,从而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协商民主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伴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出现,为适应和满足公民对民主新要求的形势之下应运而生的。我国人口众多,分布甚广,区域差距大,公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在全民范围内开展协商民主有很大的难度,而运用网络这一平台正可以网民提供公平正义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网民参与民主协商的能力,消解社会负向情绪,并使网络协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与社会层面长期接触,决定了其必然成为网络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网络舆论,公安机关采取的刚性手段由于忽视了网络社会的特殊属性而一度陷入困境。而与刚性管理相对的柔性管理,由于注重与网民有效沟通,追求网民对公安机关网络舆论管理的心理认同,故在公安机关网络舆论管理实践中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因此,在网络空间实施柔性管理,应当成为公安机关走出网络舆论管理困境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民意表达渠道.网络有偿删帖公司操纵摆弄网络舆论,不仅侵害了网民的自由表达权,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网络有偿删帖行为的特点决定了各方主体的行为和责任各不相同.网络有偿删帖行为可能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从完善立法角度出发,应将一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有偿删帖行为入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规模急剧增加,网络对舆论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网络已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网络表达既可以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又可以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使政府的行政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并对公共权力的运行产生深远影响。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特点,又使网络表达呈现出情绪化、无序性等问题,影响其健康发展。要应对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难题,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网络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网络秩序等多个层面同时入手。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网络的普及与社会问题相撞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网民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要预防并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掌握网民心理是关键。分析近五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挑选年龄、学历、职业三个主要网民属性,分别进行心理特点研究并提出疏导方法,使网络群体性事件防控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民主成为现代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民主的发展,在扩大网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伴随着"网络多数人暴政"现象的产生。"网络多数人暴政"损害了少数人的合法权益和政府的权威,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进程。面对网络政治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和复杂情形,只有联合网民、政府、网络公司与网络媒体,才能实现对"网络多数人暴政"现象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19.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舆论与社会舆论的互动日益增强,特别是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出现后,已成为大学生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网络舆论的发展给学校的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稳定。建立高校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高校网络舆论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高校稳定乃至社会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始终是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舆情形成中,不仅是在获取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是在分析和评价信息。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中存在着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监测与分析技术落后、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情导向性不强和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引导机制等问题。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提高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正确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是解决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