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区委编办以支部三个党小组为基础,成立由班子成员担任队长的争先创优工作队,把机构编制各项重点任务交到不同组队,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监管培训。第一党小组创新开设事业单位登记监管“服务讲堂”,分批次对机关事业单位登记赋码服务专列、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度报告公示和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新建模块等高频次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及时告知办理流程、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一、健全登记管理制度,夯实诚信建设基础。一是严格执行法人登记准入制度,建立完善了现场核查、财务审验、印章管理等工作制度,目前,市直420家事业单位已依法登记312家。二是制定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单位名称、住所、宗旨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和章程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三是要求事业单位每年1-3月份在事业单位监管信息系统公开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年度报告,重点  相似文献   

3.
黄翠芳 《世纪桥》2011,(21):69-70
本文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中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现状,剖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快法律建设,为会计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内外部会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扩大事业单位的涵盖范围,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应纳入事业单位的范畴;二是要将当前各类事业单位分散的登记管理体制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登记管理工作机制;三是要进行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各类事业单位的登记、监管、服务配套制度,确保各类事业单位健康良性发展。一、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鱼台县"三加强"推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事业单位登记工作职责,制订《事业单位登记流程图》,实现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对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实行"一站式"受理。二是加强依法登记。严格程序,认真做好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工作中严把"申请、受理、审核、核准、发证、公告"六关。在受理和审核阶段,认真把握审  相似文献   

6.
<正>专项检查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网上检查。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通过网络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进行检查。二是实地检查。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对未开展网上信息公开的事业单位和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检查的事业单位,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阅文件资料、查看工作现场等方式,实地查看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通过专  相似文献   

7.
《机构与行政》2023,(7):39-41
<正>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坚持登记管理和监管服务并重,聚焦构建事业单位法人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体系,不断激发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打造“四个规范化”登记管理,前移监管“关口”(一)做细“规范化登记管理”,系好事业单位发展“第一粒扣子”。一是优化登记流程,提升登记服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对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监管工作,烟台市出台工作意见,探索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入手,着力解决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能不能登记、如何登记、如何监管、如何退出四个问题. 一、明确概念和范围,解决能不能登记的问题.针对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双招双引""校地合作"的实际,尝试将政府或政府部门与高校、科研院...  相似文献   

9.
《机构与行政》2024,(1):37-38
<正>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德州市委编办创新实行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管规范、N种监管方式相结合的“1+1+N”跨区域联合监管执法模式,有力保障事业单位规范高效运行。一、统一组织实施,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上下协同。打破区域壁垒,整合市县两级事业单位监管力量,建立跨区域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实施跨区域异地交叉检查,构建全市事业单位监管“一盘棋”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研讨班上介绍了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对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和开办资金确认登记等进行了辅导;北京、山东等6省市分别就年检改年报公示和开办资金确认登记改革情况、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探索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与国有商业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现有的国有银行监管体制进行了评价分析 ,并对如何完善监管制度提出了思考 :健全监督法规 ;选择有效监管模式 ;加强对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管 ;强化外部审计。  相似文献   

12.
《机构与行政》2014,(2):38-39
泗水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起步较早,但由于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不独立,导致法人登记率较低,乡镇事业单位登记工作还未破题,登记难、监管难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为解决这一问题,县编办单设后,积极探索,以财务代管制度为突破口,激活事业单位登记和监管整盘棋。一、探索实施财务代管制度的背景泗水县属于纯山区县,经济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13.
向长艳 《学习论坛》2006,22(5):78-80
有限合伙的设立应遵循“从严登记,持续监管”的原则,并建立持续不断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形式审查对合伙人进行了资格认定和审查,排除不适格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强制登记又起到对外信息公开、对内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要求,按照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登记管理职责密切相关。因此,按照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管理、公益服务、经营服务三类进行改革的要求,登记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监管目前尚处于经验摸索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监管取得的成效(一)有效规范登记工作程序。网上监管信息系统针对各项登记业务工作,设立规范严格的登记流程和数据标准,登记机关不能随意删改或增加,工作人员也不能任意操作和随意改变数据。开展网上登记监  相似文献   

16.
<正>为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监管,莱西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全市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从财务、办公场所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升法人登记率的方法与途径。一、未进行登记的情况分类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属下属单位,依附于主管部门办公,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场所,财务与主管部门没有分离,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不符合法人登记要求,其中无负责人的44家,财务不独立的219家,无独立办公场所的171家。  相似文献   

17.
刘建平 《求贤》2006,(10):33-34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福利、救助减灾、统计调查、技术推广与实验、公用设施管理、物资仓储、监测、勘探与勘察、测绘、检验检测与鉴定、法律服务、资源管理事务、质量技术监督事务、经济监督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公证与认证、信息与咨询、人才交流、就业服务、机关后勤服务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年度报告公开、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联席会议以及日常专项监督检查五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为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一、主要做法(一)发挥信用等级评定的自身激励作用信用等级评定按照自查申报、评价主体评价、等级确定、公示备案、信用公告的程序进行。实行百分制,评定结果根据综合得分情况分为A、B、C  相似文献   

19.
《机构与行政》2023,(9):41-42
<正>近年来,桓台县在原有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模式中加入信用这一“关键变量”,建立以数据为基础、以共享为引擎、以监管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信用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注入信用活力。一、以数据为基础,着力建设完整权威的信息库。一是登记数据可靠可信可用。严把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关口,采取线下+线上审核模式,严格执行受理、审查、核准“三级”审核机制,对事业单位开办资金、办公场所、法定代表人资格确认、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滨城区委编办聚焦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变更、监管、注销等全生命周期,强化数字驱动,打造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监管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一、优化服务方式,开通准入环节“快车道”一是编制“1+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事项清单。包括法人登记、印章管理、章程、业务范围、年报公示等高频办理事项,针对每个事项编制业务流程图,细化分解申请、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