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0多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了进京赶考的时代课题。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解答这个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赶考远未结束。当今,进京赶考课题的内涵体现在:考信仰坚不坚;考宗旨意识牢不牢;考作风实不实;考能力强不强。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是中共历史上和共和国历史上党风政风及社会风气最好的时期之一。党内干部监督制度建设在发动群众开展党内监督、倡导制度建党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和年会制、构建党内监督架构、运用重典治腐、实施舆论监督等方面,创造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时为谨防陷入“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律,增强群众对党的归趋感、发挥制度效能、健全监督网络方面,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阐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与赶考精神。在这95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赶考和第二次赶考,当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赶考。赶考精神就源于对三次赶考历程的深刻总结和分析。三次赶考的历史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挨打问题、挨饿问题,正在解决着挨骂问题。在赶考精神的历史经验之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时期的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人必定能再次交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谢娜 《人事天地》2007,(11):40-40
从选秀起家,谢娜由一个纯真的川中少女,变成青春活力的娱乐主持人。对当初努力寻找机会的过程,她始终未忘。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启示,要继续加大问责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要重视加强党性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要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6.
进京赶考理念源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黄毛窑洞对话。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作出的六条规定及入城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赶考前的准备。进城前夕,毛泽东提出了进京赶考的警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启了赶考征程。赶考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的忧患意识,廉政勤政、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忠诚履责、尽心尽责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7.
开国前夕,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反复思考如何防止出现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到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到1949年3月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发出了"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豪言。回顾当年的这段轶事,对我们今天继续保持"两个务必",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有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就已经逐步萌发了勤俭建国建设节约型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自上而下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全国性的群众性的以经济活动为主的"增产节约运动".它与新世纪开展的"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表达的对人民“幸福感”的关注,一方面反映着国民对幸福的深度思考和体味,另一方面体现着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民生期待备受重视,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追求幸福的背后,彰显着民生建设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在一开始就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粗放型发展模式特征。这一模式在“一五”计划后被继续,党虽然探索突破,但是仍然局限于旧有的模式。今天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则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新的飞跃,是对其反思的主要成就,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省第八次党代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省第八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赶考新征程,河北科学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认清河北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前  相似文献   

12.
13.
赶考精神形成于西柏坡时期,具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遵守纪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兴衰成败。赶考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赶考智慧,保持赶考意识,提高赶考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使党在赶考路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形成的赶考思维,包含了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励精图治、实干兴邦等丰富内容。其当代启示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发扬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增强自觉自警的忧患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京赶考启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赶考精神,增强执政意识,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始终保持一种赶考的精神状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执政党党员的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积极投身全面改革,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共产党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政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存型民生建设;第二个阶段(1992—2011年),90年代以后的改善型民生建设;第三个阶段(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发展型民生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主要经验包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4日和5日下午,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领导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教育管理者国际论坛”系列分论坛——“高校领导者能力建设分论坛”,与会者就当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一、阐析了当前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日本立馆大学的江源武一教授分析了日本的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后大众化以及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新形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设备和资金的缺乏成为了制约高校发展的普遍性难题。日本的…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出的号召,也是党为实现千秋伟业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三个务必”既是党和人民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需要,也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主动选择。践行“三个务必”要与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唯有如此,新时代党才能交出优质答卷。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价值观同人生观一起提到世界观范畴,作为世界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刻把握和创造性阐发.领导干部只有解决好价值观问题,才能树立完整的世界观、方法论,把握邓小平理论精髓,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才能搞清楚人生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身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